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 第23章 侦察司的首次渗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三章 侦察司的首次渗透

后勤司的精准配给,如同给濒死的病人套上了呼吸机,勉强维系着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但所有人都明白,被动困守终是死路。方腊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韩冲和他的侦察司。鹰嘴岩的观察提供了宝贵的情报,但那只是静态的俯瞰。要想真正了解敌人的虚实,找到可能的破绽,必须抵近,必须“渗透”。

这个任务,被方腊命名为“窥营”,是侦察司成立以来,最具风险也最具挑战性的行动。目标:尽可能靠近敌军营地,摸清其外围哨卡布置、巡逻规律、以及……那晚夜袭后,敌军防御的薄弱环节是否依然存在。

韩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手下能用的,大多是些机灵、熟悉山林的老斥候,但面对数千大军的严密营盘,任何疏忽都意味着死亡。方腊的要求却毫不含糊:“我要的不是大概印象,是具体位置、人数、时间。侦察司的首次渗透,必须成功,也必须带回来有价值的东西。”

渗透小队由三人组成:老鬼,一个年在四十上下、皮肤黝黑如炭、在山林里摸爬滚打半辈子的老猎户,沉默寡言,嗅觉和听觉异常灵敏;山猫,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形瘦小灵活,攀爬能力极强,是韩冲从溃兵中发掘出来的;还有韩冲自己,他决定亲自带队。这不仅是为了掌握第一手情报,更是为了给侦察司立下规矩——危险的任务,主官必须身先士卒。

出发前,韩冲对着老鬼和山猫,再次强调了方腊的要求:“圣公要的是确数。哨卡几个,位置在哪,间距多少。巡逻队几人一队,从哪来到哪去,多久一趟。看清楚,记在心里,回来画出来。”

没有隆重的送行,只有夜色和沉默。三人如同融化的蜡油,悄无声息地滑入洞穴侧后方的密道,消失在浓墨般的山林里。

山林是他们的庇护所,也是危机四伏的迷宫。老鬼打头,他像真正的幽灵一样,脚步轻得听不到任何声响,依靠着多年狩猎积累的经验,避开可能发出声响的枯枝落叶,敏锐地捕捉着风中传来的任何异样气息。山猫则如同他的绰号,利用矫健的身手,时而攀上树梢远眺,时而匍匐在地聆听震动。韩冲居中策应,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但大脑却异常清醒,不断对照着脑海中简陋的舆图,修正着前进方向。

越靠近敌营,气氛越发紧张。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烟火、马粪和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的特有气味。远处营地的火光,如同野兽窥视的眼睛,在林木缝隙间隐约闪烁。

“嘘——”老鬼突然停下,打了个手势。三人立刻伏低身体,融入灌木的阴影中。前方不远处,传来清晰的脚步声和金属甲片碰撞的细响——巡逻队!

韩冲屏住呼吸,心中默数:“一、二、三……五个人。步伐整齐,间隔均匀。”他仔细观察着他们的装备、行进路线,试图找出规律。巡逻队并未发现近在咫尺的潜伏者,脚步声渐行渐远。

绕过巡逻队,他们继续向营寨边缘摸去。借助山猫攀上的一棵大树,韩冲看到了第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座木质哨塔,高出营寨栅栏约两丈,上面隐约可见一个持弓的身影。

“哨塔一座,位置……营寨西南角,距栅栏约三十步。哨兵一人,配有弓。”韩冲在心中默记。他示意山猫注意观察哨兵了望的规律。

继续潜行,他们又发现了第二座、第三座哨塔,大致摸清了其分布和视野覆盖范围。韩冲注意到,哨塔之间的空地,似乎巡逻队经过的频率较低。

“栅栏高约八尺,木质,连接处可见铁钉。外侧挖有浅壕,宽约五尺,深不明。”老鬼借着微弱的天光,眯着眼睛观察,用极低的声音报出数据。他甚至冒险靠近,用手丈量了栅栏木桩的大致间距。

就在这时,山猫突然扯了扯韩冲的衣袖,指向营寨的一个角落。那里灯火相对稀疏,栅栏似乎也有些歪斜,像是上次夜袭火攻留下的痕迹,修补得颇为仓促。更重要的是,那里的哨塔距离似乎稍远,而且巡逻队的身影很久没有出现了。

“此处……或为薄弱点。”韩冲心中一动,仔细记下了这个位置相对于其他标志物的方位和距离。

他们在敌营外围潜伏、移动了将近两个时辰,像耐心的猎人,一点点拼凑着情报。韩冲的大脑飞速运转,记忆着每一个细节:巡逻队两次经过同一地点的时间差,估算出大概的巡逻间隔;哨兵换岗时隐约传来的交谈声,判断其警惕性;甚至通过营寨内不同区域的灯火密度和声响,推测其功能区划分(如马厩、辎重区可能的位置)。

风险无处不在。有一次,他们几乎与一支突然改变路线的巡逻队迎面撞上,全靠老鬼提前嗅到了风中带来的不同气味,三人险之又险地缩进一个土坑,听着沉重的脚步声从头顶掠过,冷汗浸透了内衫。

当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林中开始响起早起的鸟鸣时,韩冲知道必须撤退了。继续滞留,暴露的风险将成倍增加。

三人沿着原路,更加小心地返回。当终于再次踏进那条隐秘的裂缝,回到相对安全的洞穴中时,韩冲才感觉那一直紧绷的弦猛地松弛下来,几乎虚脱。老鬼和山猫也是面色苍白,但眼神中却带着完成任务后的兴奋与后怕。

没有休息,韩冲立刻要求后勤司提供了一块稍大的木板和炭笔。他顾不上喝口水,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力和老鬼、山猫的补充,开始在那块木板上勾勒、标注。

他没有写一个字,全部用图形和符号表示。一个粗略的营寨轮廓,上面标注出他们确认的三座哨塔的精确位置和大致高度;用箭头和虚线标出两条主要巡逻路线和估算的时间间隔;用特殊的标记注明了那个疑似防御薄弱的区域;甚至画出了栅栏和浅壕的简图,旁边标注了估算尺寸……

当这幅虽然粗糙却信息量巨大的“敌营外围布防草图”呈现在方腊、庞万春等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庞万春看着那清晰的哨塔位置和巡逻路线,倒吸一口凉气:“若是贸然突围,无论选哪个方向,恐怕都难逃哨塔的眼睛和巡逻队的拦截!”

韩冲指着那个标记出的薄弱点,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带着一丝兴奋:“圣公,此处栅栏损坏,哨塔监视不及,巡逻稀疏,或可……加以利用。”

方腊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块木板上,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个薄弱点。他抬起头,看向韩冲、老鬼和山猫三人疲惫却坚定的面孔,缓缓点了点头。

“很好。”方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侦察司首次渗透,带回的不仅是情报,更是‘确数’,是‘可能’。韩冲,你们立了一功。”

他转向庞万春和赵普:“作战司、后勤司,依据此图,重新评估突围方案和物资准备。我们要让敌人的破绽,变成我们的生路!”

侦察司的首次渗透,如同在铁板一块的围困中,凿开了一个极其细微的观察孔。它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几张图和几个数字,更是一种可能性的微光,一种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极其宝贵的主动权。这微光,开始在绝望的洞穴中,悄然孕育着下一个行动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