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潮汐陷落 > 第96章 孤狼出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合金气密门在身后无声滑闭,将“夜鹰”巢穴内恒定的温暖、洁净的空气和仪器低沉的嗡鸣彻底隔绝。矿坑底部特有的、混杂着尘土、铁锈和辐射尘埃的冰冷气息瞬间涌入肺叶,带着一股粗粝的真实感,刺得陆锋喉咙发痒,忍不住低咳了几声。晨雾如同粘稠的灰色纱幔,笼罩着巨大的矿坑,能见度不足五十米,嶙峋的岩壁和废弃的机械残骸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巨兽骨架。

短暂的、被圈养般的安全感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无处不在的危机感和沉重的孤独。陆锋紧了紧身上那件“夜鹰”提供的、略显宽大但保暖性不错的灰色冲锋衣,将背包带勒得更紧一些。左臂在外固定支架和药物的作用下,疼痛已转为一种深沉的酸胀和束缚感,活动仍受限,但至少不再影响基本的平衡和右手动作。体力恢复了七八成,足以支撑一场艰苦的跋涉,但远未达到巅峰。

他站在原地,花了半分钟让眼睛适应外界昏暗的光线,耳朵捕捉着雾气中的任何异响——只有风穿过岩缝的呜咽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碎石滚落声。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夜鹰”给的导航仪,屏幕上是三个被标记出的坐标点,呈扇形分布在前方西北方向的荒原深处,最近的一个也有近二十公里。下面是“夜鹰”冷冰冰的备注:“优先搜索顺序:绿洲洼地 > 废弃雷达站 > 裂谷观测点。注意辐射指数及生物信号。非必要不交战。保持通讯静默。”

绿洲洼地?这片死寂的荒原上真的还有“绿洲”存在?陆锋心中存疑,但这是目前最明确的线索。他辨明方向,将导航仪调至最低亮度,深吸一口冰冷的雾气,迈开了脚步。

脚步落在碎石地面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在寂静的雾中显得格外清晰。他尽量选择有阴影和掩体的路线,借助雾气的掩护,像幽灵一样在矿坑边缘复杂的地形中快速穿行。脑海中反复回忆着“夜鹰”提供的生存手册要点:如何利用地形起伏隐藏行踪,如何通过风声和动物(如果还有的话)的异动判断危险,如何识别“基石”巡逻队留下的痕迹……

离开相对安全的巢穴,重新踏入这片危机四伏的废土,每一步都如同行走在刀尖上。对张伟和老赵的担忧,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心头。低于百分之十的生存概率……他不敢细想,只能强迫自己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道路上:避开那片反射着不正常油光的积水洼(可能是辐射泄漏),绕开那条看似平坦实则布满松软流沙的干涸河床,警惕远处山脊线上任何可能反光的位置(狙击点?)。

两个小时后,雾气逐渐散去,惨白的日头爬上灰黄色的天空,温度开始回升。陆锋已远离矿坑区域,进入了一片更加荒凉、被洪水反复冲刷切割的戈壁地带。四下望去,除了龟裂的土地、风化的岩柱和零星枯死的灌木,别无他物。孤独感如同附骨之疽,随着体力的消耗和环境的严酷而愈发强烈。他只能靠不断确认导航仪上的坐标和缩短的距离来维持希望。

中午时分,他在一处背风的岩石阴影下短暂休息,补充水分和能量棒。干硬的压缩食物刮过喉咙,带来微不足道的饱腹感。他拿出林舒的那本日志,摩挲着粗糙的封面,仿佛能从上面汲取一丝力量和温暖。日志里那些绝望的字句和“夜鹰”透露的可怕真相,让他更加坚定了找到同伴、揭开“基石”阴谋的决心。

休息了十五分钟,他再次起身。下午的路程更加艰难,烈日曝晒,缺乏遮阴,地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水消耗得很快。他必须按照“夜鹰”指导的方法,寻找可能含水的植物根系或岩石冷凝水,但收获甚微。喉咙如同着火,嘴唇干裂起皮。

傍晚时分,当他翻过一道布满尖锐碎石的山梁时,导航仪发出轻微的震动提示——第一个目标点,“绿洲洼地”就在前方不到两公里处。

陆锋精神一振,压下疲惫和干渴,加快脚步。然而,当他靠近洼地边缘,借助望远镜观察时,心却沉了下去。

所谓的“绿洲”,早已名存实亡。洼地中央确实曾有一个小湖,但如今已完全干涸,只剩下龟裂的湖底和一片白花花的盐碱。湖边稀疏分布着一些枯死的胡杨和红柳的黑色骨架,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更令人不安的是,湖岸边散落着一些新鲜的篝火痕迹、空罐头盒和车辙印!而且不止一种车型!脚印杂乱,有军靴印,也有普通的徒步鞋印!

这里近期有人活动过!而且不止一拨人!

是敌是友?陆锋立刻伏低身体,借助枯树的掩护,仔细搜索洼地内的每一个角落。没有看到人影,但他在一处背风的断墙下,发现了有人短暂驻扎的痕迹:熄灭不久的篝火堆(灰烬还有余温)、几个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以及……一小片沾有暗红色污迹的绷带!

血迹!新鲜的血迹!

陆锋的心脏猛地揪紧!是张伟还是老赵?他们在这里遭遇了什么?是受伤了,还是……

他强压住冲下去查看的冲动,保持隐蔽,用望远镜一寸寸地扫描整个洼地。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干涸湖床对岸的一处沙地上——那里有几个模糊的、被风沙半覆盖的脚印,指向洼地外另一个方向。脚印很浅,步履蹒跚,像是受伤的人留下的!

没有犹豫,陆锋立刻沿着湖岸,小心地向对岸迂回靠近。他必须确认!

来到对岸,脚印清晰了一些。是两个人的脚印!一大一小,步履凌乱而虚弱,深一脚浅一脚,延伸向西北方一片更加崎岖的丘陵地带。看方向,似乎是朝着第二个坐标点——“废弃雷达站”而去!

希望的火苗再次燃起!是老赵和张伟!他们还活着!至少在离开这里时还活着!但老赵重伤,张伟体力不支,他们能走多远?

陆锋不敢耽搁,立刻沿着脚印追踪。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即将降临。夜间在陌生区域追踪极其危险,但他不能等!多耽搁一分钟,同伴就多一分危险!

脚印在进入丘陵地带后变得断断续续,经常被风沙掩埋或岩石隔断。陆锋不得不放慢速度,依靠微光夜视仪(“夜鹰”装备)和地上偶尔发现的刮擦痕迹、被踩断的枯枝来艰难地判断方向。追踪变得异常耗费心神和体力。

深夜,天空飘起了冰冷的雨夹雪,气温骤降。追踪变得更加困难,脚印几乎完全消失。陆锋浑身湿透,寒冷刺骨,左臂的伤口在低温下传来阵阵针扎似的痛楚。疲惫和绝望再次袭来。他靠在一块岩石后,裹紧湿冷的冲锋衣,掏出最后一点巧克力塞进嘴里,补充着快耗尽的能量。

还能找到他们吗?他们能撑过这个雨雪之夜吗?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找个地方挨到天亮时,右前方远处的黑暗中,突然隐约闪过了一星极其微弱的、摇曳的火光!

不是篝火,更像是什么东西在反射……手电筒的光?而且光线的移动方式很奇怪,时隐时现,像是在……发信号?!

摩尔斯电码?!是张伟?!他懂这个!

陆锋的心脏狂跳起来!他立刻趴下,用望远镜向火光方向望去。距离太远,光线太弱,看不真切,但那断断续续的、有规律的光点变化,极像求救信号!

他不再犹豫,立刻打开“夜鹰”给的短距离通讯器,按下通话键,压低声音急促呼叫:“张伟!老赵!是你们吗?收到回答!我是陆锋!”

耳机里只有沙沙的电流噪音。距离可能超出了五公里范围,或者有干扰。

必须靠近!

陆锋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和疲惫,像一头发现猎物的孤狼,悄无声息地向火光方向潜行而去。雨雪成了最好的掩护,也增加了行进的难度。他必须万分小心,谁也不能保证那火光就一定是同伴,万一是陷阱……

随着距离拉近,火光逐渐清晰。确实是从一个狭窄的山坳入口处发出的。光线的闪烁规律也更加明显:三短、三长、三短——标准的SoS求救信号!

就是他们!

陆锋加快脚步,冲到山坳入口,压低声音再次呼叫:“张伟!老赵!”

“……陆……陆哥?!是……是你吗?!”山坳里传来张伟带着哭腔的、难以置信的、微弱回应!

“是我!我来了!”陆锋冲进山坳。

借着手电的光柱,他看到了蜷缩在岩壁下、浑身湿透、瑟瑟发抖、脸上混杂着雨水、泪水和泥污的张伟!以及躺在张伟身边、身上盖着几件破烂衣服、双目紧闭、脸色死灰、气息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的老赵!

“陆哥!呜呜……你……你终于来了!”张伟看到陆锋,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扑过来抱住他的腿,放声大哭,语无伦次,“老赵……老赵他不行了……发烧……伤口烂了……我们没吃的了……水也快没了……”

陆锋蹲下身,快速检查老赵的情况。伤势极其严重,感染引发的败血症症状明显,高烧昏迷,生命垂危!必须立刻急救!

“别怕!我找到药了!有吃的!”陆锋立刻从背包里拿出强效抗生素和退烧针,熟练地给老赵注射,又拿出干净的水和食物递给张伟。“先吃点东西,保存体力!生火!这里不能久留!”

张伟看到药品和食物,眼中重新燃起了生机,手忙脚乱地接过,一边哽咽一边狼吞虎咽。

陆锋则迅速清理出一块地方,用找到的枯枝和固体燃料(“夜鹰”提供)升起一小堆篝火,驱散寒冷,也为老赵保暖。火光映照下,老赵的脸庞更加憔悴,但注射药物后,呼吸似乎稍微平稳了一丝。

“怎么回事?你们怎么逃出来的?那架无人机……”陆锋一边给老赵重新清理包扎伤口(比之前更加恶化),一边急促地问张伟。

张伟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他们的经历:那天被无人机追杀,他和老赵按照陆锋的指示向西北方向跑,躲进了一条地缝。无人机搜索无果后离开。但老赵伤势加重,昏迷不醒。他拖着老赵艰难跋涉,差点渴死饿死,好不容易找到那个干涸的绿洲,却发现有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活动(像是掠夺者),只好躲藏起来,等人走了才敢喝点脏水,然后继续逃。老赵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全靠他拖着走。直到今晚,他听到远处有动静,以为是追兵,绝望之下才用手电筒发了求救信号,没想到真的引来了陆锋!

“陆哥……我们还以为……以为你……”张伟说着又哭了起来。

“没事了,暂时安全了。”陆锋拍了拍他的肩膀,心中百感交集。能找到他们,已是万幸。但老赵的情况非常不乐观,必须尽快找到更安全的地方进行长期治疗和休养。这里显然不行。

“休息两小时,等雨小点,我们立刻转移。”陆锋做出决定,“去第二个坐标点,废弃雷达站。那里可能有更好的遮蔽。”

后半夜,雨势渐小。陆锋和张伟用树枝和衣物制作了一个简易担架,将老赵固定好。然后,两人抬起担架,顶着寒冷的夜风,踏着泥泞的道路,向着导航仪上标记的“废弃雷达站”方向,再次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担架很沉,道路湿滑,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但有了同伴在身边,绝望的气氛被一种同生共死的坚韧所取代。陆锋抬着担架的前端,感受着身后张伟粗重的喘息和老赵微弱的生命气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带他们活下去!无论如何!

黎明的微光再次照亮荒原时,一座建立在孤峰之上、锈迹斑斑、天线歪斜的废弃雷达站轮廓,终于出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

希望,如同风雨中摇曳的灯火,虽然微弱,却指引着他们,在绝望的荒野中,继续前行。而更大的挑战和未知,依然在前方等待着这支伤痕累累、重新聚首的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