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朕的大学时代 > 第36章 皇庄新绿与朝堂暗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章 皇庄新绿与朝堂暗流

京郊皇庄,远离了京城的喧嚣与朝堂的肃穆,一派田园风光。金秋的阳光洒在田野上,带着收获的暖意。张煜龙一身简单的青色常服,在冯保和几名便装侍卫的陪同下,悄然抵达。

皇庄管事早已得到消息,诚惶诚恐地跪地迎接。张煜龙摆摆手,示意不必声张,径直走向那片被划为试验田的区域。

远远地,他便看到了一片与周围金黄的粟米截然不同的景象。一片低矮的植株,枝叶繁茂,绿意盎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几名老农正在田间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木锹挖掘。

“陛下,您看!”管事激动地指着一处刚挖开的植株根部。

张煜龙快步上前,蹲下身。只见那植株的根部,赫然结满了一串串大小不一的、黄褐色的块茎!大的有拳头般,小的如鸡蛋,沾着新鲜的泥土,圆润饱满,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泥土芬芳。

土豆!真的是土豆!而且长势极好!

“收成如何?”张煜龙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沉声问道。

“回陛下!”一位负责试种的老农激动得声音发颤,“天佑我朝!天佑陛下啊!这‘土芋’……哦不,这‘土豆’,亩产……亩产怕是能有十石以上!是粟米的三四倍还多啊!而且不挑地,好养活,耐储存!”

十石!张煜龙心中一震!虽然比不上现代优育品种的产量,但在这个亩产两三石粟米就算丰年的时代,这已经是颠覆性的数字了!足以解决多少人的口粮问题!

他亲自拿起一个沉甸甸的土豆,感受着那份实实在在的重量,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作物的丰收,更是他利用现代知识改变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坚实脚印!

【叮!成功推广并收获高产新作物(土豆),验证其巨大潜力,为解决粮食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国运小幅提升。获得经验值+80。】

【叮!首次实地考察农业并取得成果,触发【初级农事优化(被动)】,获得关于土豆储存与轮作建议(地窖储存,忌连作,宜与玉米、大豆轮作)。获得经验值+20。】

【当前等级:Lv.6(258\/600)。】

系统的提示和涌入体内的暖流,更添喜悦。他仔细询问了种植过程中的细节,比如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并将在系统提示下想到的储存和轮作要点告知老农,叮嘱他们详细记录,总结经验。

“好!太好了!”张煜龙站起身,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尔等有功!重重有赏!冯保,记下,所有参与试种者,赏银百两,赐帛五匹!皇庄今年赋税全免!”

“谢陛下隆恩!”管事和老农们喜极而泣,连连叩头。

看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绿色,张煜龙心中关于大力发展农业的蓝图更加清晰。土豆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要逐步推广到北疆、到全国各地,还要想办法引进或培育更多高产作物……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思考,张煜龙返回了皇宫。然而,他刚踏入乾清宫,冯保便面色凝重地呈上了一份密奏。

“陛下,牟斌牟大人急报。”

张煜龙展开一看,眉头渐渐皱起。密奏中提到,近日京城内,关于北疆大捷的庆贺声中,开始夹杂一些不太和谐的“杂音”。有部分官员,尤其是些科举出身的清流言官,在私下场合议论,认为陛下此次御驾亲征,虽获大胜,但“有违圣天子垂拱而治之古训”,且“赏赐过厚,国库为之空虚”,甚至隐隐有指责陛下“好大喜功”、“与民争利”(指开放海禁、鼓励工商的讨论)的苗头。

这些议论目前还只是暗流,并未形成公开的奏章,但其背后,似乎有某些对权力分配不满的势力在暗中推动。牟斌怀疑,可能与之前被压制的一些保守派官员,甚至……与深居简出的摄政王李承稷的某些旧部门生有关。

张煜龙冷哼一声,将密奏放下。果然,朝堂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外部威胁刚解除,内部的争斗便又浮出水面。这些人,不敢明着反对他的武功,便开始在“文治”和“祖制”上做文章,试图用所谓的“古训”来束缚他的手脚,维护他们固有的利益和话语权。

“看来,有些人是在北疆的刀剑下躲久了,忘了朕的剑,也能斩断朝堂上的魑魅魍魉。”张煜龙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深知,要实现自己的改革蓝图,就必须牢牢掌握朝堂的话语权,绝不能允许这种暗流形成气候。

“冯保,告诉牟斌,继续盯着,摸清是哪些人在背后鼓噪,但暂时不要打草惊蛇。”张煜龙吩咐道,“另外,传朕口谕给内阁,三日后召开大朝会,朕要议一议这‘战后恢复与民生’的第一要务——农政!”

他要用实实在在的功绩,用即将推广的、能活人无数的土豆,来堵住那些悠悠之口!他要让天下人知道,他张煜龙,不仅能带领军队开疆拓土,更能让百姓吃饱穿暖!

农业,将是他回击所有质疑的第一战场。

是夜,张煜龙在翻看户部呈上的关于各地仓廪储备的奏章时,邵芸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她看到皇帝眉宇间的思虑,柔声道:“陛下还在为朝务烦心?”

张煜龙放下奏章,叹了口气,将今日皇庄见闻和朝中暗流简单说了说,末了道:“有些人,总见不得变革,恨不得天下永远一成不变,才好维持他们的地位。”

邵芸轻轻为他按摩着肩膀,温言道:“陛下何必与那些人置气。陛下心系黎民,欲行仁政,此乃天下苍生之福。臣妾听闻那土豆竟有如此高产,心中亦是欢喜。待日后推广开来,百姓得饱暖,自然知道陛下的恩德,那些闲言碎语,也就不攻自破了。”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只是,陛下也需留意,树大招风。摄政王那边……毕竟经营多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陛下如今威望正隆,他或许暂时蛰伏,但难保不会……”

张煜龙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朕明白。放心吧,朕心中有数。”他看着邵芸温柔而坚定的眼神,心中暖意融融。有她在身边,这深宫似乎也不再那么冰冷。

三日后的大朝会,必将是一场新的交锋。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