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前一步,目光沉沉地看着顾言澄,没有像对待小孩子那样整理他的衣服,只是语气里带着心疼和责备:“夜里外面路况复杂,就算有徐砚舟陪着,这么晚归家也让人放心不下。我这个当老师的,平时在学校跟你们强调‘安全第一’‘做客懂礼’,不光是说给低年级学生听的,你作为高年级学长,更该以身作则。在朋友家做客,守时是最基本的尊重,要是真出了什么意外,不光咱们全家着急,还得给主人家添大麻烦,你能承担这个后果吗?”
她叹了口气,抬手轻轻拍了拍顾言澄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些,眼底的焦灼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期许和叮嘱:“好在徐砚舟稳重,把你平平安安送回来了,也算万幸。但这次的教训必须记在心里:不管是不是假期,不管在谁家做客,第一要守时,不能让别人为你熬夜等候;第二要懂礼,不给主人家添麻烦;第三要让关心你的人放心——出门在外,及时回复消息、告知行程,不是束缚,是责任。你已经是高中生了,该有自己的分寸感,不能还像小孩子一样只顾着玩,把别人的牵挂抛在脑后。”
说着,她指了指卫生间的方向,语气带着几分温和的催促:“快去吧,主人家已经给你留了热水,洗洗漱漱赶紧休息,这么晚了,熬夜影响第二天的精神。记住了,明天一早一定要跟叔叔阿姨好好道个谢,这是做客最基本的礼数,可不能马虎。”顾言澄垂着眼,双手自然垂在身侧,轻轻“嗯”了一声,转身朝着卫生间的方向走去,少年的身影在微光中显得格外挺拔,却也透着一丝被训斥后的收敛。
顾言澄洗漱完出来时,姜言已经收拾好了客厅的台灯,正站在客房门口等着他。暖黄的夜灯将她的影子映在墙上,少了几分训斥时的严肃,多了些柔和的牵挂。
“毛巾和睡衣都给你放在床头了,是叔叔阿姨提前准备的,尺寸应该合身。”她侧身让顾言澄进屋,声音放得很轻,“夜里温差大,被子盖厚点,别着凉。”
顾言澄点点头,进屋前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她:“妈,对不起,今天确实回来太晚了,让你担心,也给叔叔阿姨添了麻烦。”少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没有了平日的沉稳,多了几分坦诚。
姜言心里的那点余气瞬间消散了大半,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知道错就好。妈不是不让你玩,只是出门在外,安全和礼数不能丢。你现在是高中生了,做事该有始有终,让关心你的人放心,才是真的长大。”
“我知道了。”顾言澄垂眸,“明天一早我会亲自跟叔叔阿姨道歉,也会把行程提前跟你说清楚。”
姜言嗯了一声,看着他走进客房,才轻轻带上房门。她没有立刻回自己的房间,而是走到客厅的窗边,推开一条缝隙看向外面。夜色依旧浓重,路灯的光晕在地面铺成一片暖黄,远处偶尔传来几声车辆驶过的轻响。她想起顾言澄从小到大的模样,从蹒跚学步的小不点,长成如今挺拔的少年,心里既有欣慰,也有放不下的牵挂——做老师时,她能冷静教导无数学生,可面对自己的儿子,终究还是多了几分牵肠挂肚。
客房里,顾言澄躺在床上,没有立刻睡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影。他想起白天看电影时的热闹,想起石佳惠姐姐手腕上亮晶晶的手链,想起徐砚舟哥哥沉稳的模样,心里忽然有些恍然。他确实只顾着跟着大家一起开心,忘了时间,也忘了妈妈会担心,更忘了做客该有的分寸。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顾言澄就起了床。他没有惊动其他人,悄悄走到厨房,看见主人家的阿姨正在准备早餐,便主动上前帮忙:“阿姨,我来帮你择菜吧,昨天回来太晚,给你和叔叔添麻烦了,对不起。”
阿姨笑着摆摆手:“傻孩子,跟我们还客气什么?你们年轻人玩得开心就好。”话虽这么说,眼里却满是对这孩子懂事的赞许。
等姜言和主人家的叔叔起床时,餐桌上已经摆好了简单的早餐,顾言澄正坐在桌边,认真地帮大家分发碗筷。看到姜言进来,他抬了抬头,眼里带着一丝笃定,像是已经做好了该做的事。
早餐时,顾言澄又当着叔叔阿姨的面郑重道了谢,还主动提起昨天晚归的事,诚恳地说了句“抱歉”。叔叔阿姨连忙笑着打圆场:“孩子嘛,难得假期放松,没事的。”
姜言看着儿子沉稳有礼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扬了扬。吃完早餐,石佳惠和徐砚舟也赶了过来,说是要带大家去附近的公园走走。真红一见到顾言澄,就拉着他分享早上发现的小花,林诺晨也举着恐龙钥匙扣凑过来,叽叽喳喳的模样又让气氛热闹起来。
顾言澄跟着大家走出家门,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微风带着草木的清香。他看了眼走在前面的石佳惠和徐砚舟,两人并肩走着,偶尔相视一笑,默契又甜蜜;身边的真红和林诺晨追着蝴蝶跑,笑声清脆。他忽然觉得,妈妈昨天的训斥不是多余的——这样安稳又温暖的时光,值得被好好珍惜,而守住分寸,才能让这份美好不添遗憾。
姜言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悄悄跟在后面,心里一片踏实。她知道,成长就是这样,需要偶尔的提醒,也需要亲身的感悟。而只要孩子们能平平安安、明事理、懂分寸,那些偶尔的责备与牵挂,便都有了意义。
谁家都不想在假期遇到不好的事情。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基本的事情。现在提心吊胆点,将来便不会出现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孩子们,自己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