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靖康逆转:易枫传 > 第78章 落马坡伏,烈首授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章 落马坡伏,烈首授首

长江北岸的易军大营里,帐外寒风猎猎,帐内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映在泛黄的帐壁上。林萧刚巡营回来,甲胄上还沾着江边的湿气,他掀帘而入时,易枫正对着一张荆襄地形图出神,指尖在“荆州”二字上反复摩挲。

“陛下,前线探子回报,董烈已将主力布防在荆州城外的长江渡口,还派了三万人严守粮道,看来是早有防备。”林萧躬身禀报,话音刚落,却见易枫抬眸看过来,眼神里带着一丝提醒。他猛地反应过来,连忙改口:“是,首领。”

易枫这才收回目光,指了指地图上的空位:“坐吧,说说你对攻打董烈的想法。”

林萧走到案前坐下,手指点向荆州城与周边粮道的连接点:“董烈的根基在荆襄南部,一来靠长江天险挡外敌,二来靠垄断粮道盐铁撑势力——他手下五万大军,全靠从荆州、襄阳两地调粮,若是断了他的运粮路,不出一月,他的军营必乱。到时候我们再趁机攻城,定能事半功倍。”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董烈为人多疑,我们可以派一支小队伪装成粮商,混入他的运粮队伍,里应外合烧了粮仓。只是他的粮道沿线都有重兵把守,想要得手,怕是要折损不少弟兄……”

林萧越说越细,甚至连如何分兵牵制、如何安排探子传递消息都一一提及,帐内的烛火随着他的话音轻轻晃动,而易枫始终静静听着,指尖偶尔在地图上轻点,却始终没插话。直到林萧说完,抬头等着他的决断,易枫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从容:“你想的这些,都多余了。”

林萧一愣,眼中满是疑惑:“首领?”

“对付一个董烈,还要费尽心机断粮草、搞偷袭,那日后我们面对数十万金军,又该如何?”易枫将地图轻轻一卷,目光锐利如剑,“董烈虽占着天险、握着粮道,但他的软肋,比你想的要明显得多——他自恃兵力强盛,又靠着金人撑腰,早就养成了骄纵的性子,最受不得激,也最看不起‘败军’。”

林萧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却仍有些不确定:“首领的意思是……”

“我自有办法。”易枫站起身,走到帐边,掀开帘子望向远处的荆州城方向——夜色中,那座城池的轮廓隐约可见,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他转过身,语气斩钉截铁:“你即刻点三千精兵,明日一早,去荆州城下叫阵。记住,只许败,不许胜。”

“只许败?”林萧猛地站起身,声音都提高了几分,“首领,我们刚到荆襄,若是首战就败,不仅会挫了我军锐气,还会让董烈更加轻视我们,后续攻城岂不是更难?”

“就是要让他轻视。”易枫走到林萧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董烈一直自诩‘荆襄霸主’,连南宋朝廷都敢不放在眼里,若是我们一上来就摆出强攻的架势,他定会缩在城里死守,靠着长江天险跟我们耗——那才是真的麻烦。可若是我们先输一阵,让他觉得‘易军不过如此’,他定会得意忘形,甚至会亲自带兵出城追击。”

他指着地图上荆州城外的一片开阔地,继续说道:“那片地方叫‘落马坡’,两侧都是密林,正好适合设伏。你带三千人去叫阵,只打半个时辰,然后假装不敌,往落马坡方向撤退。董烈若是真的追来,我们的主力就在那里等着他——到时候,不仅能重创他的精锐,还能趁机拿下荆州城外的渡口,断了他与长江南岸的联系。”

林萧看着地图上的落马坡,又想了想董烈平日里的嚣张行径,终于明白了易枫的计策:“首领是想引蛇出洞!”

“没错。”易枫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董烈以为我们会用常规战术跟他耗,却没想到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觉得自己厉害吗?我们就顺着他的性子,让他一步步走进我们的圈套里。”

他顿了顿,又叮嘱道:“明日叫阵时,你要演得像一点——士兵们不用真刀真枪拼杀,只要摆出慌乱的样子,让董烈的人觉得我们‘不堪一击’就行。撤退时也要注意节奏,不能太快,免得让他起疑;也不能太慢,免得真的被他追上折损兵力。”

林萧躬身领命,语气里满是信心:“请首领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明日定能把董烈的人引出来!”

“好。”易枫满意地点头,“你下去准备吧,让士兵们养精蓄锐,明日只许‘败’,不许伤。”

林萧应声离去,帐内又恢复了寂静。易枫重新展开地图,指尖落在落马坡的位置,轻轻敲击着。他知道,这场“假败”只是第一步,董烈毕竟是盘踞荆襄多年的军阀,不会轻易上当,后续还要做好应对各种变数的准备。

但他更清楚,对付董烈这种骄横跋扈的人,硬碰硬绝非上策,唯有抓住他的性子,用巧劲打破他的防线,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荆襄——这不仅是为了救回被掳的女子,更是为了打通易军南下抗金的通道,为日后与金人决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烛火渐渐燃到了尽头,天边泛起一丝微光。易枫望着帐外渐渐亮起的天色,握紧了腰间的人皇剑——明日,便是这场好戏的开始。长江北岸的晨雾还未散尽,荆州城下已响起震天的厮杀声。林萧身披铠甲,手持长枪,带着三千易军士兵列阵城下,董烈的大军则从城门涌出,黑甲如潮,刀光剑影瞬间交织在一起。

林萧按着易枫的吩咐,只让士兵们与敌军周旋,不求杀敌,只求“演得逼真”。他亲自与董烈手下的将领交手,枪尖故意避开对方要害,几个回合后便假装气力不支,往后退了两步;士兵们也配合着大喊“敌众我寡,撤啊”,阵型渐渐散乱,朝着落马坡的方向退去。董烈站在荆州城头,手按腰间弯刀,看着易军“溃逃”的背影,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易军果然不堪一击!就这点本事,也敢来攻我荆州城?”

身边的副将连忙附和:“将军英明!听说这次易枫那小子也来了,看来也不过是个浪得虚名之辈,根本不是将军的对手!”

董烈听得越发得意,目光扫过城下散落的易军旗帜,嘴角勾起一抹嘲讽:“易枫?不过是个运气好的流寇罢了!他能在金国折腾几下,在我荆襄地界,照样得认栽!”

而此时,易枫正在主营帐内等候消息。帐外传来脚步声,林萧带着一身尘土走进来,躬身道:“首领,末将……败了。”

易枫抬眸,见他虽有疲惫,却并无大碍,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干得不错,没让董烈起疑。”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指尖点向荆州城,“董烈骄纵惯了,首战告捷,定会更加轻视我们。你让士兵们好好休整一晚,养足精神,明日我亲自带兵攻城。”

“是!”林萧应声退下,帐内只剩下易枫一人。他望着地图上的荆州城,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好戏,才刚刚开始。

第二日天刚亮,易军的攻城战便准时打响。十万大军列阵城下,云梯如林,士兵们扛着粗壮的木头,一次次朝着城门撞去,“咚!咚!咚!”的撞击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城头上的董烈军则箭如雨下,滚石、热油不断砸向易军,不少士兵刚爬上云梯,就被箭矢射中,惨叫着摔了下来,城下很快积起了一层尸体。易枫骑在战马上,看着士兵们一次次冲锋,又一次次败退,眉头微微皱起。半个时辰后,他抬手喝道:“停止攻城,撤退!”

号角声响起,易军士兵们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满地的兵器和尸体。董烈站在城头,看着易军撤退的背影,再次疯狂大笑:“易枫!你也不过如此!有本事再来啊!我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他身边的将领们也跟着起哄,嘲讽声传遍了整个战场。

易枫回到营帐,并未责罚任何人,只是叫来林萧,低声吩咐道:“你即刻带十万大军,悄悄绕到落马坡两侧的密林中埋伏,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举妄动。”

林萧心中一凛,连忙领命:“末将明白!”第三日,易军再次攻城。这一次,易枫亲自率军冲锋,他骑在战马上,手持人皇剑,大喊着:“兄弟们,随我冲!拿下荆州城,救回被掳的女子!”

士兵们受到鼓舞,士气大振,再次朝着城头冲去。董烈站在城头,见易枫亲自上阵,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早就听说过易枫的事迹:拯救浣衣院的宗室女子,攻破金国上京会宁府,甚至炸了完颜阿骨打的坟墓,用雪崩活埋了十万铁浮屠。若是能抓住易枫,送给金人,定能换来无数的战马、铠甲和金银!董烈悄悄取下身后的弓箭,搭上箭矢,瞄准了战场上的易枫。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松开弓弦,箭矢如流星般朝着易枫射去!

战场上的易枫早已留意到董烈的动作,他看着箭矢飞来,非但没有躲闪,反而微微侧身,让箭矢正好射中自己的肩膀。“噗”的一声,箭矢穿透铠甲,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易枫闷哼一声,假装体力不支,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身边的士兵们连忙围上来:“首领!首领您没事吧?”易枫捂着流血的肩膀,强撑着站起身,对着士兵们喊道:“撤!快撤退!”

号角声再次响起,易军士兵们带着“受伤”的易枫,慌乱地朝着落马坡的方向撤退。董烈站在城头,见易枫中箭落马,眼中瞬间闪过狂喜:“易枫受伤了!这是抓住他的最好时机!来人啊,备马!我要亲自带兵追击,一定要抓住易枫!”

他不顾手下将领的劝阻,亲自率领三万精锐骑兵,打开城门,朝着易军撤退的方向追去。马蹄声震天动地,董烈看着前方易军“慌乱”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拿着易枫的人头,向金人邀功请赏的场景。

而此时,落马坡两侧的密林中,林萧正带着十万易军士兵严阵以待。士兵们手中的弓箭早已搭好,刀枪出鞘,只等董烈的大军进入埋伏圈。林萧望着远处渐渐逼近的骑兵,眼中闪过一丝冷冽——董烈,你终于上钩了。

长江北岸的风裹挟着尘土,在官道上卷起阵阵黄沙。董烈骑着战马,率领两万精锐骑兵,紧追在易枫身后,手中的马鞭不断抽打马臀,恨不能立刻追上前方那道“狼狈逃窜”的身影。

易枫的战马似是耗尽了力气,奔跑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与董烈的距离却始终保持着一箭之地——既让董烈看得见,又摸不着。董烈看着易枫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嘲讽:“哼,果然是怕了!先前在金国的威风呢?怎么到了我荆襄地界,就只会跑了?”

身边的副将也跟着附和:“将军,这易枫定是中箭后体力不支,咱们再加把劲,定能追上他!”

董烈点点头,再次加快速度。不多时,前方的易枫突然调转马头,朝着一片两侧密林环绕的开阔地奔去——正是落马坡。董烈心中大喜,催马紧随其后,他料定易枫已是穷途末路,这落马坡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易枫的战马在落马坡中央停下,他翻身下马,捂着仍在渗血的肩膀,目光平静地望着追来的董烈大军。董烈也勒住缰绳,带着骑兵们在坡下停下,两万铁骑列成阵型,将易枫团团围住,却没敢贸然上前——他虽骄纵,却也忌惮易枫的武力。

董烈翻身下马,提着弯刀,一步步走向易枫,脸上满是得意:“易枫,你不是挺能跑的吗?怎么不跑了?这落马坡,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易枫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反倒带着一丝耐人寻味的平静。

董烈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却很快又恢复了嚣张的姿态,继续嘲讽道:“我早听说了,你在金国倒是能耐——救了浣衣院的宗室女子,还攻破了上京会宁府,甚至胆大包天炸了完颜阿骨打的坟墓,用雪崩活埋了十万铁浮屠。”他顿了顿,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可那又如何?如今你还不是落在我手里?若是我把你绑了交给金人,你说我能换来多少战马、粮草和金银珠宝?”

他放声大笑,仿佛已经看到了金人将无数珍宝送到自己面前的场景:“你呀,就是我的财神爷!等我拿了赏,再吞并你那点易军,这荆襄乃至淮西,就都是我董烈的天下了!”

易枫听他说完,终于缓缓开口,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董烈,你倒也不算蠢——知道占着荆襄南部的好地方,靠着长江天险挡着南宋朝廷,垄断粮道盐铁当你的地头蛇。”他话锋一转,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可惜,你这里不行。”

说着,易枫抬起没受伤的右手,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动作清晰而刺眼——明摆着是说董烈脑子不够用。

董烈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脸色涨得通红,他猛地举起弯刀,怒喝道:“易枫!你他妈的死到临头了还敢嘴硬!今日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让你知道得罪我董烈的下场!”“谁死谁活,还不一定呢。”易枫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都出来吧!”

话音刚落,落马坡两侧的密林中突然响起震天的号角声!紧接着,十万易军士兵如潮水般涌了出来,手中的刀枪泛着寒光,弓箭早已搭好,箭头直指董烈的两万骑兵。他们迅速列成合围之势,将董烈的大军死死困在落马坡中央,密不透风。

董烈脸色骤变,猛地回头望去——密密麻麻的易军士兵站在山坡上,人数是自己的五倍之多,那股肃杀的气势,让他的骑兵们瞬间乱了阵脚。“怎……怎么会有这么多易军?你不是只带了八千大军来荆襄吗?怎么还留了这么多人?”董烈的声音带着颤抖,先前的嚣张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心的慌乱。

他终于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落入了易枫的圈套——首战“败退”是诱敌,次日攻城是惑敌,今日中箭是骗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将自己引到这落马坡,瓮中捉鳖!

易枫缓缓拔出腰间的人皇剑,剑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他看着慌乱的董烈大军,声音传遍了整个落马坡:“杀!”

随着一声令下,易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上去。董烈的骑兵们本就人心惶惶,此刻面对五倍于己的敌军,更是毫无还手之力。惨叫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落马坡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董烈想要上马逃跑,却被一名易军士兵缠住。他挥刀斩杀了那名士兵,刚要翻身上马,一道寒光突然朝着他的面门袭来——是易枫!

董烈慌忙举刀格挡,“当”的一声巨响,弯刀被人皇剑震得脱手而出,虎口崩裂,鲜血直流。他惊恐地看着易枫,想要后退,却被易枫一脚踹倒在地。

易枫踩着董烈的胸膛,手中的人皇剑直指他的咽喉,眼神冰冷:“董烈,你勾结金人,截杀我军,掳走百姓,作恶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董烈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求饶:“易首领,饶命!我错了!我愿意归顺你,我愿意把荆襄的粮道、盐铁都交给你,求你饶我一命!”

易枫冷笑一声:“现在才想归顺?晚了!”

话音未落,人皇剑猛地刺入董烈的咽喉。董烈瞪大了眼睛,口中涌出鲜血,身体抽搐了几下,便没了气息。

易枫拔出人皇剑,鲜血顺着剑刃滴落,他抬手大喝:“停止!”

厮杀声渐渐平息,易军士兵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易枫。董烈的两万骑兵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人都放下了武器,跪在地上,浑身颤抖。

易枫走到那些俘虏面前,声音洪亮地说道:“董烈已死,罪有应得!你们若是愿意归顺我易军,从此跟着我抗金护民,过往的罪责,我既往不咎;若是不愿归顺,我也不为难你们,可自行离去,但日后若再敢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我易军定不饶你!”

那些俘虏们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即纷纷磕头:“我等愿意归顺易首领!愿意跟着易首领抗金!”

易枫点点头,吩咐道:“林萧,你派人清点俘虏,受伤的送去医治,愿意归顺的编入队伍,好生安置。另外,即刻派人去荆州城,告知董烈已死的消息,劝降城中守军——若是他们识时务,便打开城门归顺;若是负隅顽抗,便一举拿下荆州城!”

“末将遵令!”林萧走上前来,躬身领命。他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对易枫更是敬佩——从首战诱敌到落马坡设伏,每一步都算无遗策,不仅斩杀了董烈,还收编了他的部众,拿下荆州城已是指日可待。

易枫望着远处的荆州城方向,手中的人皇剑轻轻一振,剑上的鲜血溅落在地上。他知道,斩杀董烈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拿下吴三魁和马霸山,打通抗金的通道,让易军的旗帜,在中原大地上重新飘扬。

落马坡上的风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易军士兵们坚毅的脸上。一场大胜,不仅扫除了荆襄的祸害,更让易军的士气大振——他们坚信,跟着易枫,定能早日驱逐金人,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