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道临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那我该如何做?”
“首先,你需要找到洞府的入口,这入口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然后,按照特定的顺序激活洞府内的机关,这些机关会引导你通过一系列的考验。”仙灵解释道。
韩道临环顾四周,开始仔细观察洞府的每一个角落,试图找出隐藏的线索。经过一番搜寻,他终于在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壁上发现了一些细微的纹路,这些纹路似乎在指引着什么。
“是这里吗?”韩道临试探性地触摸着石壁上的纹路,按照仙灵所说的特定顺序注入灵力。
随着他的动作,石壁缓缓移动,露出了一个幽深的通道。韩道临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通道内光线昏暗,但随着他的深入,通道逐渐变得宽敞起来,最终来到了一个开阔的洞穴。
洞穴中央,摆放着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古朴的盒子。韩道临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简,玉简上刻着一些奇异的符文,还有一份羊皮卷轴和一本看着极为古老的玉符。
“这是什么?”韩道临好奇地问道。
“这是一枚上古时期的传送玉简,拥有它,你可以在特定的地点之间进行传送。这在修仙界中是极为珍贵的宝物;这份卷轴的话是对应的传送阵的地图坐标,至于最后这个玉符在上古常用来记录功法秘法之类,极为稀有。”仙灵解释道
韩道临将玉简、卷轴和玉符小心翼翼地收好。这次秘境之行不仅让他修为大进,还意外获得了如此珍贵的宝物,对他未来的修炼和探险将大有裨益。
带着满载而归的喜悦,韩道临离开了洞府。
在秘境的最后几天里,韩道临不断地挑战自己,与各种强大的妖兽交手。每一次战斗,他都能感受到自己在战斗技巧和修为上的提升。最终,在深处的一次战斗中,他成功地炼化了一只紫府期妖兽的妖丹。当韩道临从秘境中走出时,他的修为已经稳固在筑基后期,而他的战斗技巧和对灵力的运用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秘境时间到期之时,秘境入口一阵光纹波动,韩道临从中走了出来,一身气质与进秘境之时已大不相同。
当韩道临从秘境中走出时,他仿佛已经脱胎换骨。他的修为、灵魂力和炼丹技艺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学府的高层也没有闲着。在雷千秋的领导下,天衍学府与其他三大学府以及各大修仙世家的家主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应对荒域西南部异变的策略。他们分析了韩道临带回的情报,结合古籍中的记载,试图找到异变的根源和应对之法。
韩道临的出现,无疑给紧张的会议带来了新的希望。他的经历和所带回的情报,为学府高层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雷千秋在听取了韩道临亲自的汇报后,对他的表现表示了赞赏,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修炼,为学府做出更大的贡献。
“韩道临,你这次的表现非常出色,不仅探查到了异变的真相,还带回了如此重要的情报。你为学府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代表天衍学府向你表示感谢。”雷千秋的话语中充满了肯定和鼓励。
韩道临微微低头,恭敬地回答:“府主过奖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学府的安危与我息息相关,我愿意为学府尽一份力。”
雷千秋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其他学府的代表和修仙世家的家主,继续说道:“诸位,韩道临的情报已经证实了我们的猜测。荒域西南部的异变确实与更深层次的神秘力量有关。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应对策略。”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各学府和修仙世家的代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加强荒域西南部的监控,同时派出更多的探子去收集情报。此外,他们还决定联合起来,共同研究异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之道。
经过深思熟虑,雷千秋与来自各个学府和世家的代表们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提前启动上古战场的计划。他们深知,为了培养出能够肩负起未来重任的优秀弟子,必须让他们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历练成长。
上古战场,这个每百年才开启一次的神秘之地,蕴藏着上古时期大战的余威,对于意志不够坚定的修仙者来说,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心神失守,甚至走火入魔,反噬自身。尽管上一次上古战场的开启距今不过短短七十年,但为了追求力量的极致,每一次的开启都伴随着无数弟子的牺牲。然而,这是一条通往强大的必经之路,无法回避。
上古战场历来由四大顶尖学府共同掌控,只有这四大学府的弟子才有资格进入其中。但这一次,经过慎重的讨论和权衡,他们决定向其他修仙家族开放,分配一些名额,以便共同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变数和挑战。
关于进入上古战场的具体时间,他们最终敲定为半年之后。这个决定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对弟子们准备情况的考量。
为了确保弟子们的安全,进入上古战场的最低修为要求被定为紫府期。因为经验表明,筑基期的弟子在其中生存的几率极低,这几乎成为了每次开启上古战场时不成文的规矩。
在决定开启上古战场之后,雷千秋与各学府的府主以及各修仙世家的族长共同商议,决定暂时先各自组织小队,进入那片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区域。学府方面,由各真传弟子担任领队,而家族则自行组织队伍。同时,在暗中,他们将派遣金丹期的长老进行观察和监督,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此外,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每个势力都必须有元婴期的高手前往荒域西南区域联合坐镇,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