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博弈 > 第20章 转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历了勋贵账目那场心惊肉跳的“烤验”之后,沈涵感觉自己对伴君如伴虎和朝堂险恶这两个词的理解,深刻得足以写一本百科全书了。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朱元璋似乎通过这次踢皮球事件,更加确认了沈涵的用处——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把握好发现问题的度,知道什么该碰,什么该装傻,最重要的是,知道最终该把问题交给谁。

这是一种难得的、让领导放心,或者说觉得好用的品质。

于是,在某次听取关于北方水利综述进展的汇报后,朱元璋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

“你那个……什么组,现在有几个人了?”

沈涵心里一紧,赶紧报数:“回陛下,现有六人。臣,翰林院侍读沈涵;待诏钱有余;誊录吏孙丙(孙老道);文书赵四;另有刑部借调文书一名,宫内派员一名。”

“唔,”朱元璋手指敲着龙椅扶手,“六个人……干得倒是比原先那一屋子人还明白些。”

沈涵内心狂喜:“老板这是要夸我?要给我转正?要扩编?”,脸上却努力保持谦逊:“全赖陛下天威指引,刘大人从中协调,及诸位同僚齐心效力。”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似乎看穿了他那点小心思,哼了一声:“少说这些虚的。咱问你,若让你这组一直办下去,专司核查账目、梳理旧档、优化流程这些事,你可能做得更好?”

沈涵心脏砰砰跳!来了!机会来了!

他强压激动,斩钉截铁:“能!陛下!若能有固定人手,明确职权,订立章程,臣必能更高效地为陛下分忧,为朝廷厘清蠹弊,节省靡费!”反正只要给编制!给预算!给政策!我能卷出天际!

朱元璋沉吟片刻,对旁边的太监道:“拟旨。翰林院侍读沈涵,所领流程优化核验事颇有成效。即日起,设稽核文牍处,暂隶于翰林院,沈涵以侍读领处事。原工作组人等,皆划入该处。另,可再自行遴选文书两名。一应开销,由内帑支取。”

沈涵差点没当场晕过去!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稽核文牍处!虽然名字听起来像个临时机构,还是挂在翰林院下面,但!它有了正式名分!他成了领处事!有了固定编制!最重要的是——经费由皇帝的内帑直接出!绕开了户部!这意味着胡惟庸想卡他脖子难度大增!

“臣!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沈涵扑通一声跪下,声音都带着颤音。这次是真心实意的!

朱元璋似乎很满意他的反应,摆摆手:“行了,别光顾着高兴。咱给你这个名分,是要你出更多效益。若是干不出名堂,哼……”

那声“哼”里的寒意,让沈涵瞬间冷静下来。

“臣明白!定不负陛下重托!”

沈涵几乎是飘着走出宫殿的。他感觉自己的人生迎来了重大转折!从临时工、背锅侠、工具人,一跃成了有正式编制的小项目负责人!虽然官阶没变,但权力和自由度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他回到翰林院,宣布了这个消息。他的草台班子……,现在是正式编制内的稽核文牍处成员们,反应各异。

赵四激动得差点哭出来,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钱有待诏眼睛滴溜溜转,算计着自己在这新部门里的位置和前途。孙老道依旧慢悠悠,嘟囔了一句:“处?处什么处?听着像蹲号子……” 新来的两位则是一脸懵,还没搞清状况。

但无论如何,有了正式名分,大家干活的心气果然又不一样了。

沈涵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拉着所有人,重新修订和完善他那套《流程规范》, 升级为《稽核文牍处办事细则》。

第二件事,拿着皇帝的圣旨,名正言顺地去户部、刑部甚至五军都督府的档案库借阅相关资料,阻力小了很多。

第三件事,开始琢磨如何利用内帑的经费,改善一下办公条件,甚至……能不能给大家发点岗位津贴?

他这边干劲十足,春风得意,却不知朱元璋那边,有着更深的算计。

御书房内,朱元璋对刘伯温道:“伯温啊,你看沈涵这小子,用的这法子,虽然古怪,却似有些效用。”

刘伯温躬身:“陛下圣明。沈侍读之法,重在条理清晰,权责分明,查核有据。于厘清积弊,提升效率,确有益处。”

朱元璋点点头:“咱也是看他还有点小聪明,也知道分寸。所以给他个名头,让他去折腾。一来,确实能帮咱省点钱,查点问题。二来嘛……”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胡惟庸近来,是越发揽权了。六部之事,他都要插一手。咱得给他找点事做,不能让他太清闲。”

刘伯温心领神会。皇帝这是要扶持沈涵这个小卒子,去给胡惟庸添堵,搅动朝堂这潭水,平衡权力呢。沈涵的稽核文牍处,查的是账,动的可能就是胡惟庸那一派人的蛋糕。

“陛下深谋远虑。”刘伯温道,“只是沈侍读年轻气盛,恐非胡相之对手。”

朱元璋哼了一声:“所以咱才把他放在翰林院,没给他实权大的位置。让他先去碰碰,碰疼了,就知道收敛,就知道该靠着谁了。若是块材料,自然能磨出来。若不是……哼,咱也没损失什么。”

原来,在朱元璋眼里,沈涵依旧是一把用得顺手就用,用不顺手随时可以丢弃的刀,或者……一块磨刀石。

沈涵还沉浸在升职加薪的喜悦中,完全没想到自己已经从工具人进化成了帝王术的一部分。

他正踌躇满志地规划着稽核文牍处的美好未来,想着如何大展拳脚,做出更多亮眼的绩效。

“首先,得把户部那边几个明显的账目漏洞给坐实了,做出个样板工程!然后……说不定还能把审计范围扩大到军需、工程……”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人生巅峰(或者更大概率是通往更大麻烦)的康庄大道。

今晚,必须庆祝!肉臊子管够!每人……加个蛋!他沈处长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