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博弈 > 第15章 标准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库的差事,在刘伯温若有若无的“指点”和沈涵自身“数据掘金”技能的加持下,推进得异常……顺利。

顺利得让沈涵有点心里发毛。

他原本以为就算是个软柿子,也得费点力气捏。结果呢?他刚把那份关于南库绢帛账实略有出入的报告,通过刘伯温递上去,还没等到老朱的反馈,户部那边就火速来了个主事,态度好得近乎谄媚。

“沈侍读慧眼如炬!下官等佩服!经沈侍读提点,我等连夜核查,确是仓储小吏疏忽,漏记了江南织造局一批新到的苏缎,现已补录在册,亏空即刻填平!此乃下官等失察,万望沈侍读海涵!”

对方就差把“您高抬贵手,这点小意思咱们立马抹平,求别深究”写在脸上了。

沈涵拿着对方补交上来、做得漂漂亮亮的新账目,内心五味杂陈:“这就……完了?我这‘效益’来得也太容易了吧?感觉像是配合我演了一出戏?刘伯温这老狐狸,到底事先通过气了没有?”

但他没时间细琢磨。因为朱元璋对他的“效率”表示了……嗯,一种奇怪的嘉奖。

没有升官,没有发财,而是——扩大试点范围!

圣旨很简单:着沈涵将其整理档案、核验数据之“新法”,于翰林院、户部清吏司先行推广,务必使“条理清晰,查核便捷,杜绝蠹弊”。

换句话说,老朱觉得这“数据化管理”挺好用,让他从一个光杆司令,升级成一个小范围的“流程优化小组组长”了。

消息一出,翰林院里原本那些看热闹、躲瘟神的同僚们,脸色瞬间从“敬畏”变成了“如丧考妣”。

尤其是当沈涵拿着朱元璋的“鸡毛”,开始尝试推行他的“标准化”作业时。

“王编修,日后调阅档案,需在此登记簿上填写时间、姓名、调阅卷宗名目及编号,并签字画押。”沈涵拿出自己设计的表格,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在提供帮助,而不是找茬。

王编修看着那画满格子的纸,脸皱得像苦瓜:“沈侍读,这……以往都是说一声便可,何须如此繁琐?岂不耽误工夫?”

沈涵心里吐槽:“耽误工夫?你们以前那‘说一声’,十次有八次找不到册子在哪才叫真耽误工夫!”脸上却挤出笑:“此乃陛下旨意,只为日后查核方便,有迹可循。也是为了杜绝……嗯,‘疏忽’。”

他把“疏忽”两个字咬得微微重了点。

王编修冷汗下来了,仿佛那登记簿是认罪书,不情不愿地开始填写。

另一边,李侍读看着沈涵要求归档文件必须按时间、部门、事项分类放置,甚至还在架子上贴了标签,终于忍不住抱怨:“沈侍读,翰墨之地,自有法度,何必行此商贾仓储之事?有辱斯文!”

沈涵内心翻白眼:“斯文能当饭吃吗?斯文能帮你快速找到洪武三年的田亩记录吗?你们以前的‘法度’就是乱堆!”嘴上却道:“李大人言重了。此非商贾之事,乃效率之事。陛下日理万机,若因我等归档不清,延误政务,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一顶“延误政务”的大帽子扣下来,李侍读顿时哑火,脸憋得通红。

沈涵靠着“圣意”和“数据打脸”的余威,勉强把这套简陋的“标准化流程”推了下去。效果嘛……初期肯定是鸡飞狗跳,抱怨声四起。但不可否认,几天之后,档案库确实看起来整齐了不少,至少沈涵自己找东西快多了。

他甚至还抽空,给户部清吏司那边送了一份“账目核验常见疏漏类型及自查要点”的备忘录过去——纯属他前世职业习惯发作,顺便刷刷存在感。

他这边忙得脚不沾地,自觉为了老朱的任务和明朝的现代化建设操碎了心。

但他显然低估了胡惟庸同志的小心眼和行动力。

几天后,一件“小事”发生了。

宫里需要一份关于前元时期北方水利设施的旧档综述,任务落到了翰林院。按理说,这活不难,但需要查阅大量陈旧文档。以往这种活都是大家分摊一下,凑一凑交差。

但这次,张侍读拿着公文,直接找到了沈涵,笑容可掬:“沈侍读,陛下常赞你善于归纳整理,效率非凡。此等重任,非沈侍读不能胜任啊!我等才疏学浅,恐耽误了陛下的大事,便不添乱了。”

说完,他把那一摞相关的档案目录清单,几乎是塞进了沈涵怀里,然后拍拍屁股走了。

其他同僚也纷纷投来“能者多劳”、“期待沈侍读大作”的眼神,默契地散开,留下沈涵一个人对着那堆起来比他人都高的目录清单发呆。

这摆明了是捧杀!是把所有脏活累活都丢给他一个人!还扣上了“陛下重任”的帽子,让他拒绝都没法拒绝!

沈涵气得差点把清单摔在地上:“胡惟庸!肯定是你个老小子使绊子!不敢明着来,就在背后用这种阴招!让我累死累活,干不完就是无能,干好了也是应该的!忒损了!”

他仿佛看到胡惟庸正坐在中书省的值房里,悠闲地喝着茶,冷笑:“小子,跟老夫斗?老夫有一百种方法让你‘忙’得没空找麻烦。”

沈涵抱着那堆沉重的目录,欲哭无泪。

他就知道!那五石米不是那么好拿的!旨意的背后是无穷的锅!皇帝的“赏识”背后是明枪暗箭!

“刘伯温!说好的海阔天空呢!这特么是把我往死里坑啊!”沈涵内心哀嚎,“我这‘小组长’当的,光杆司令不说,还成了全民公敌和专门接锅的!”

看来,今晚别说肉臊子了,他能不能从这堆故纸堆里爬出来回去睡觉,都是个问题。

化悲愤为力量?他现在只想化悲愤为……一把火,把这堆目录给点了!

最终,他认命地叹了口气,磨墨,铺纸,准备开始新一轮的爆肝。

“卷吧卷吧!谁怕谁啊!等我把这些破事都搞定,做出个亮瞎你们眼的标准化流程四点零版!到时候看老朱是信我还是信你们!”

当然,狠话放得响,肝还是很痛的。他决定,明天就去跟老朱请示一下——这“优化”工作量太大,申请配两个……不,五个书吏!必须把“人力资源成本”也算进任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