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博弈 > 第185章 暗流汹涌,无声的较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5章 暗流汹涌,无声的较量

紫禁城的朱红宫墙将震怒与杀机牢牢锁在乾清宫内,但无形的冲击波已随着沈涵的离去,穿透重重宫阙,悄然渗入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夜已深,但许多府邸的书房,注定灯火长明。

沈涵回到稽核文牍处时,留守的孙书吏正焦急地等在门口,见他下马,立刻快步迎上,低声道:“大人,您可算回来了!处里……处里收到不少消息。”

沈涵脚步未停,一边往里走一边问:“什么消息?”

“宫里传出风声,说陛下雷霆震怒,已下密旨锁拿江夏侯和司礼监的王公公!”孙书吏语速极快,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悸,“还有,工部右侍郎郑大人、都察院的李御史,半个时辰前都派人送来拜帖,说是明日想登门拜访,请教……请教新则推行之事。”

沈涵脚步一顿,嘴角勾起一丝冷意。郑沧是工部旧案中倒台的郑侍郎余党,李御史则素与勋贵往来密切。这哪是请教,分明是闻风而动,前来试探,甚至施压。

“拜帖收下,回复说本官舟车劳顿,需要静养,暂不见客。”沈涵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是。”孙书吏应下,又补充道,“还有,咱们安排在几个衙门口的眼线回报,就在大人您进宫后不久,江夏侯府侧门有几辆马车悄悄离开,往几位勋贵府邸的方向去了。五军都督府那边,今晚值守的将领也换成了与江夏侯有旧谊的庞参将。”

动作真快!沈涵眼神微凝。这就是盘根错节的勋贵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帝旨意未下,他们已如嗅到危险的兽群,开始集结、躁动。

走进值房,吴愣子已抱着刀守在门外,像一尊门神。沈涵拍了拍他未受伤的肩膀,低声道:“辛苦了,去处理下伤口,好好休息,后面还有硬仗。”

吴愣子梗着脖子:“头儿,俺没事!”

“这是命令。”沈涵语气加重。吴愣子这才不情愿地挪动脚步。

值房内,烛火摇曳。沈涵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却没有丝毫睡意。他打开那个从扬州带回的、装着副本的铁匣,再次审视那些触目惊心的账目和周算盘留下的推演笔记。这些纸页,如今已不仅是罪证,更是催命符,是漩涡的中心。

他知道,从现在起,他面对的将不再是扬州盐运司那些可以抓可以杀的贪官污吏,而是一张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巨网。这张网由权势、人情、利益和恐惧编织而成,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人,”孙书吏端着一碗刚熬好的安神汤进来,面带忧色,“眼下这情形,明日早朝……”

沈涵接过汤碗,氤氲的热气暂时驱散了眉宇间的冷意。“明日?”他轻轻吹开热气,“明日不过是开场锣鼓。真正的较量,在幕后,在人心。”

他抿了一口微烫的汤水,目光再次落在那几页关于凤阳资金流向的推演上。陛下对这里的顾忌,就是那些人最大的护身符,也是他们敢于反扑的底气。

“孙书吏。”

“属下在。”

“两件事。”沈涵放下汤碗,神色肃然,“第一,将所有与扬州案、尤其是指向凤阳线索的卷宗,单独封存,加密看守,没有我的亲笔手令和半块虎符,任何人不得靠近,包括……包括部堂大人。”他说的部堂,是名义上管辖稽核处的户部尚书。

“第二,让我们的人,眼睛放亮些,耳朵竖起来。我要知道,今夜,哪些府邸彻夜未眠,哪些人往来频繁。”

“明白!”孙书吏神色一凛,知道沈涵这是要构建自己的信息网,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孙书吏退下后,沈涵独自坐在灯下。窗外万籁俱寂,但他仿佛能听到这座帝都心脏深处,那因权力更迭与利益争夺而发出的、沉闷而激烈的搏动声。

他铺开一张纸,却并非写奏章,而是开始罗列 names——可能与江夏侯利益共同体、或在王太监倒台后可能受到冲击的官员、勋贵、乃至宫内人员的名字。他需要预判,哪些人会跳出来,会以何种方式发难。

这不是他擅长的领域。数据与逻辑可以厘清账目,却难以算尽人心鬼蜮。但他别无选择,已被推至台前,便无退路。

“咚咚咚”,轻微的叩门声再次响起。

“进。”

进来的是之前派去诚意伯府送信的心腹。“大人,拜帖已送到。诚意伯府管家收下,只说……‘伯爷已知晓,风高浪急,望自珍重’。”

没有承诺,没有指点,只有一句似是而非的提醒。沈涵默然片刻,挥挥手让下属退下。刘伯温的态度,本身也是一种信号——此事牵连太大,即便如他,亦需谨慎避嫌。

风高浪急,望自珍重。

沈涵咀嚼着这句话,走到窗边,望向诚意伯府的方向,目光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