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博弈 > 第187章 暗夜杀机与无声的守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7章 暗夜杀机与无声的守护

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将京城彻底浸染。冬日的寒风在空寂的街道上呼啸穿梭,卷起零星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几分凄清与肃杀。白日里朝堂上的惊雷,似乎并未随着夜幕降临而平息,反而化作了无数暗流,在这座帝都的脉络中无声涌动。

稽核文牍处所在的街道,早已实行了宵禁,除了更夫偶尔敲梆报时的声音,便只剩下风声。然而,在这片看似死寂的黑暗里,却潜藏着比白日更甚的凶险。

沈涵并未入睡。他坐在值房内,油灯的光芒将他伏案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桌上摊开着京城舆图与各处汇总来的情报摘要,他的手指在几个关键节点——刑部大牢、通往京城的几条官道、以及几处勋贵府邸——缓缓划过,眉头紧锁。

“周德兴明日午后抵京……”他低声自语。这最后一段路,绝不会平静。毛骧虽已加派护卫,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方若狗急跳墙,在路上制造“意外”将周德兴灭口,也并非不可能。

“咚咚”,极轻微的叩窗声响起,是三长两短,约定的暗号。

沈涵迅速吹熄油灯,房间陷入一片黑暗。他悄无声息地挪到窗边,透过细微的缝隙向外望去。院墙的阴影里,一个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身影,对他做了几个简洁的手势——西南方向,两人,疑似携弩。

果然来了!沈涵眼神一寒。对方的目标很明确,要么是潜入处内销毁账册,要么就是……直接对他这个“祸首”进行刺杀。

他退回桌边,同样以手势回应窗外的暗哨:按计划行事,放近,再打。

命令无声地传递下去。稽核处内外,所有明岗暗哨都绷紧了神经。吴愣子带着几名好手,隐在院内的假山、廊柱之后,刀已出鞘半寸,在微弱的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幽芒。处外,毛骧派来协防的锦衣卫好手,也如同蛰伏的猎豹,锁定了黑暗中那几个不速之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中的紧张感几乎凝成了实质。寒风依旧,却仿佛带上了刀刃的锋利。

突然,西南墙角传来极其轻微的“咔哒”声,像是夜猫子踩断了枯枝,但在这些经验丰富的护卫耳中,却无异于惊雷!两道黑影如同鬼魅般翻上墙头,动作轻盈迅捷,显然身手不凡。他们伏在墙头,警惕地观察着院内动静。

院内一片死寂,只有风声。

那两个黑影似乎确认安全,相互打了个手势,便欲纵身跃下。

就在他们身体凌空,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瞬间——

“动手!”吴愣子一声暴喝,如同晴空霹雳,打破了夜的寂静!

刹那间,数道劲弩破空之声从不同方向响起!并非射向那两个黑影,而是射向他们身下的阴影区域——那里,赫然还藏着第三名接应的刺客!

“噗嗤!”利刃入肉的声音与闷哼声几乎同时响起。那名藏匿的刺客猝不及防,被数支弩箭钉在地上,瞬间毙命。

与此同时,吴愣子与几名护卫已如猛虎般扑向那两名刚刚落地的黑影!刀光闪烁,金铁交鸣之声骤然爆响!

那两名刺客身手确实了得,在遭遇突袭的瞬间,仍能挥动兵刃格挡,身形暴退,试图重新跃上墙头逃走。

“哪里走!”隐在暗处的锦衣卫也同时发动,数道身影从墙外扑入,封死了他们的退路。

一场短促而激烈的搏杀在黑暗中展开。刀锋碰撞的火星偶尔迸溅,照亮一张张狰狞或冷肃的面孔。闷哼声、利刃切割血肉的声音、身体倒地的声音不绝于耳。

沈涵依旧站在窗后的阴影里,面无表情地看着院中的厮杀。他的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但他没有动。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坐镇中枢,应对可能出现的其他变故,而不是亲自参与这种程度的搏杀。

战斗结束得很快。在内外夹击、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三名刺客两名被当场格杀,最后一人被吴愣子用刀背狠狠砸在膝弯,惨叫着跪倒在地,随即被卸掉下巴,捆成了粽子。

“搜身!检查武器!”吴愣子喘着粗气下令,他自己左臂的旧伤似乎又崩裂了,鲜血染红了绷带,但他毫不在意。

护卫们迅速行动起来。从刺客身上搜出了淬毒的匕首、飞镖、迷烟筒,以及一张绘制简单的稽核处内部布局草图,上面用朱笔标注了沈涵值房的位置。

“妈的,果然是冲着头儿你来的!”吴愣子提着那张草图,走到沈涵窗前,咬牙切齿地说道。

沈涵推开窗户,寒冷的空气混着淡淡的血腥味涌入。他看了一眼那名被生擒、满脸绝望的刺客,对吴愣子道:“做得干净。把人交给毛骧的人,他们更擅长让死人开口。”

“明白!”吴愣子挥手让锦衣卫将人拖走。

“清理现场,阵亡的弟兄……厚恤。”沈涵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尽管准备充分,但在刚才的搏杀中,仍有一名护卫不幸殉职。

“是……”吴愣子声音也低沉下去,用力点了点头。

值房的灯重新点亮。沈涵坐回案后,面上看不出喜怒,但心中却波澜起伏。刺杀,这是最直接、也最愚蠢的反扑方式,但也说明了对方已被逼到了一定的地步,或者说,某些人已经慌了神,不惜铤而走险。

这仅仅是个开始。周德兴还未到京,王太监在宫内想必也不会坐以待毙。接下来的审讯环节,才是真正的考验。对方会动用一切关系网,试图影响审判,抹平证据,甚至将水搅浑。

“孙书吏。”沈涵唤道。

一直守在门外的孙书吏立刻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未褪的惊悸。

“两件事。”沈涵语速很快,“第一,将今夜遇袭之事,以及刺客身上搜出的草图,形成详细奏报,天亮后直送通政司,呈报陛下。第二,让我们在刑部、大理寺的‘眼睛’都动起来,我要知道,明日三司衙门,谁会见哪些人,尤其是与江夏侯府、或者与宫内有过往来的。”

他要掌握主动权,就不能只被动防守。必须将对方的每一次动作,都暴露在阳光之下,或者说,暴露在皇帝的视线之下。

“是,大人!”孙书吏领命,匆匆而去。

沈涵独自坐在灯下,听着外面清理现场的细微声响,目光再次落在那张京城舆图上。敌人的反扑比他预想的更快、更狠。但这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的虚弱和恐惧。

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纸条上,写下了几个名字,都是今日朝堂上跳得最欢,或者与周德兴、王太监关系匪浅的官员。然后,他将纸条凑到烛火前,看着它缓缓卷曲、焦黑、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