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博弈 > 第244章 君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雨淅沥,敲打着皇极殿的琉璃瓦,氤氲的水汽弥漫在庄严肃穆的殿堂内外,却洗不散那股无形无质、却沉重得令人窒息的压抑。

今日的常朝,因昨夜那场震动京畿的刺杀案,气氛格外不同。

沈涵来了。

他未穿官服,只着一身素色澜衫,左肩处厚厚的绷带在衣衫下透出隐约轮廓,脸色因失血而显得苍白,步伐也比平日缓慢,每一步都似乎牵动着伤口,但他腰背依旧挺得笔直,在两名宦官的小心搀扶下,一步步走入大殿,立于丹陛之下。

刹那间,所有目光,惊疑、同情、审视、忌惮、甚至幸灾乐祸,尽数聚焦于他一身。那苍白的脸色与挺直的脊梁形成的反差,无声地诉说着昨夜的危险与不屈。

朱元璋高踞御座,面容隐在十二旒玉珠之后,看不真切,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让殿中所有臣子都屏住了呼吸。

例行政务奏报草草而过,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在此处。

终于,朱元璋低沉的声音打破了令人难耐的沉寂,直接点向了风暴的中心:“沈涵。”

“臣在。”沈涵出列,微微躬身,动作因肩伤而略显滞涩。

“你身上的伤,如何而来?”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

沈涵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坦然迎向那模糊却锐利的帝王视线,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丝刻意压抑的悲愤:“回陛下,臣昨夜返家途中,遭十数名训练有素之死士伏击,幸得护卫拼死抵挡,并蒙……未知义士相助,五城兵马司及时赶到,方侥幸捡回一命。肩中一箭,幸未伤及筋骨。”

他陈述得简洁,但“训练有素之死士”、“伏击”、“侥幸捡回一命”这些词,已足够在安静的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不少官员脸色骤变,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光天化日,京畿重地,竟有此事!”一位老臣颤声惊呼。

“可知是何人所为?”朱元璋的声音依旧平稳,却让殿内的温度骤降。

“刺客皆服毒自尽或当场毙命,未能留下活口。”沈涵答道,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凝重,“然,臣愚见,此事或与臣近日奉旨核查之事有关。”

他再次躬身,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由宦官接过,高举过顶,呈送御前。

“陛下!臣自奉命核查北直隶矿场物料核销及永丰仓关联事宜以来,循迹追查,发现诸多疑点,本已整理成册,准备近日呈报。然昨夜骤逢大难,臣深感此事牵涉之广、阻力之大,远超臣之想象!歹人竟敢铤而走险,刺杀朝廷命官,此非仅欲取臣性命,更是藐视国法,挑衅天威!”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掷地有声的决绝:“臣,一介微末,死不足惜!然陛下交付之重任未竟,潜藏之蠹虫未除,臣,死不瞑目!故,臣斗胆,于君前泣血陈情,恳请陛下圣鉴!”

说着,他竟不顾肩伤,推开搀扶的宦官,撩起衣袍,便要跪下。动作牵动伤口,额角瞬间渗出细密冷汗,身形也晃了一晃。

“扶住他!”朱元璋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身旁宦官连忙将沈涵稳住。

“将奏疏,念。”皇帝下令。

当值宦官展开沈涵的奏疏,尖细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奏疏中,沈涵并未直接抛出黑石口的血书信稿那等惊天证据,而是将他与王砚之前查到的、关于几处关闭矿场物料“消失”的详细疑点、永丰仓几笔去向不明的拨款记录、以及内官监右少监李文经手的皇陵采买预算中,与可疑商号往来的异常情况,条分缕析,一一列举。证据链环环相扣,虽非直接谋逆铁证,却已足够描绘出一张触目惊心的贪墨、渎职、乃至可能盗运国资的网络!

尤其当念到李文与那几家背景复杂、资金流向存疑的商号往来时,殿中不少官员,尤其是与淮西集团或内官监有牵连者,已是面色如土,汗出如浆。

奏疏念毕,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殿外淅沥的雨声,清晰可闻。

朱元璋久久没有说话,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那一声声轻微的“嗒……嗒……”声,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众卿,都听到了?”良久,皇帝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风暴前兆,“朕的臣子,奉朕的旨意办事,竟在京城之内,险些被乱刀分尸!而他所查之事,桩桩件件,皆指向我大明之仓廪、之工政、之内廷!”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每一个被他目光触及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

“好啊,真是好得很!”朱元璋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冰刃刮过殿堂,“贪墨国资,已是死罪!如今竟敢刺杀钦差,尔等眼中,可还有朕?!可还有这大明的王法?!”

“臣等万死!”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一片,无人敢抬头。

“沈涵。”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沈涵身上。

“臣在。”

“朕再问你一次,你这伤,你这奏疏,可能保证,句句属实,绝无虚言?”皇帝的质问,如同最后的通牒。

沈涵忍着肩头剧痛,挺直身躯,目光清澈而坚定,一字一顿:“臣,以性命、以沈氏满门担保,奏疏所言,句句属实,字字有据!若有半字虚言,甘受千刀万剐之刑!”

这已是最重的誓言!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足足有十息之久,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血肉,直抵灵魂深处。

终于,皇帝缓缓站起身,玉珠晃动,露出那双深不见底、此刻却燃烧着冰冷怒火的眼眸。

“传旨!”

声音如同雷霆,炸响在皇极殿上空。

“内官监右少监李文,即刻锁拿,下诏狱严审!”

“所有奏疏提及之关联商号,一律查封,所有账册、人员,严加看管,等候审讯!”

“淮安永丰仓,即刻由锦衣卫会同户部、漕运总督衙门,进行封仓彻查!所有仓官、吏员,不得擅离,听候质询!”

“此案,着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亲自督办,稽核处沈涵协理,一应涉案人员,无论品级,无论背景,给朕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一道道霹雳,劈开了朝堂的阴霾,也彻底点燃了这场酝酿已久的风暴!

“臣等领旨!”蒋瓛与沈涵齐声应道。

沈涵忍着几乎要虚脱的眩晕,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棋局进入了最后的搏杀阶段。皇帝已经亮出了屠刀,而他,便是执刀之人之一。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心思各异地退出皇极殿。许多人走过沈涵身边时,眼神复杂,如同在看一个即将踏入修罗场的勇士,或者……一个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