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博弈 > 第251章 夜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宫门早已下钥,厚重的朱红宫墙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夜空无星月,只有宫墙檐角悬挂的气死风灯在微风中摇曳,投下晃动不安的光晕,如同此刻沈涵的心境。

他手持那份沉甸甸的密折,立于左顺门外。值守的锦衣卫力士认出了他,不敢怠慢,立刻层层通传。

夜叩宫门,非天大的事不敢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连夏夜的虫鸣都显得格外稀疏、压抑。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沈涵而言,每一息都如同在炭火上煎熬。

肩头的箭伤隐隐作痛,提醒着他这场斗争的残酷与真实。

他脑海中闪过暮鼓楼那道鬼魅般的黑影,闪过豫王府密室中冰冷的甲胄,闪过李文在诏狱中闪烁的眼神,最终,定格在朱元璋那双深不见底、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上。

终于,一名小内侍匆匆而来,低眉顺眼:“沈大人,陛下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请随咱家来。”

穿过一道道宫门,行走在空旷的御道上,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回响。宫禁森严,暗影幢幢,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处注视着这位深夜来访的不速之客。

沈涵能感觉到,那“蛟龙”的阴影,似乎就盘踞在这片辉煌殿宇的某个角落,冰冷地注视着一切。

乾清宫西暖阁,灯火通明。朱元璋并未身着龙袍,只是一件玄色常服,坐在御案之后,正批阅着似乎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奏章。他脸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只有眉宇间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泄露了这位铁血帝王的辛劳。

沈涵入内,大礼参拜:“臣沈涵,深夜惊扰圣驾,死罪。”

朱元璋放下朱笔,目光如电,扫过沈涵,在他肩头略微停顿了一瞬,声音平淡无波:“起来说话。伤好了?”

“谢陛下关怀,已无大碍。”沈涵起身,垂手而立。

“能让你拖着伤体夜闯宫门,想必是有了不得的发现。”朱元璋身体微微后靠,手指轻敲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说吧,让朕听听,你这把‘利剑’,又斩开了怎样的铁幕。”

沈涵深吸一口气,将手中密折高举过头:“臣,有本启奏。此乃稽核处连日所查,涉及谋逆重案之汇总,证据链已然清晰,唯其中关隘,牵涉宫禁,臣……不敢自专,伏乞圣裁!”

“牵涉宫禁?”朱元璋的眼睛微微眯起,那一瞬间,暖阁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他并未立刻去接密折,只是盯着沈涵,“沈涵,你可知,这四个字的分量?”

“臣知!”沈涵抬起头,目光坦然,与皇帝对视,“正因其分量如山,臣才不得不冒死禀报。此案,已非寻常贪腐,其志不在金银,而在社稷神器!”

朱元璋沉默片刻,终于抬手。侍立一旁的老太监王景弘立刻上前,接过沈涵手中的密折,恭敬地呈递到御案之上。

朱元璋展开密折,目光沉静地看了下去。暖阁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更梆之声。沈涵垂首站立,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搏动声。

时间一点点流逝。

朱元璋看得极慢,极仔细。

当看到豫王府密室中起出的具体兵甲数目、违制旗帜样式时,他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但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当看到失踪漕船所载军料清单时,他的嘴角似乎绷紧了一瞬。

而当看到关于暮鼓楼黑衣人出现,以及其与皇城西苑方向进行信号联络的详细描述时,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没有立刻发作,也没有询问,只是继续往下看,直到将整份密折,连同所有附件、证人口供摘要全部看完。

合上密折,朱元璋久久不语。暖阁内的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王景弘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

“物证,确凿。”良久,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人证,李文在押,孙淼已死,漕船人员落网……线索,指向宫闱。”

他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沈涵身上,那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他的五脏六腑,看清他最真实的想法:“沈涵,你这份密折,等于是在告诉朕,这大明宫城之内,朕的卧榻之侧,潜藏着一条意图倾覆江山社稷的‘蛟龙’?”

“臣,依据证据推断,确有此疑!”沈涵咬牙,再次跪倒在地,“黑衣人信号所指,李文呓语所涉,资金流转最终去向之模糊区域,皆与宫苑难脱干系。臣不敢妄断何人,但此隐患不除,如芒在背,如鲠在喉,陛下安危,江山稳固,皆系于此!”

“好一个‘依据证据推断’!”朱元璋忽然冷笑一声,笑声中听不出丝毫暖意,“你可知,若查下去,会掀起多大的风浪?这宫墙之内,牵一发而动全身!”

“臣知!”沈涵伏地,“然,毒疮不剜,终将溃体!陛下设立稽核处,授臣权柄,所求者,无非‘清明’二字!今巨恶隐于九重,若因惧风浪而止步,臣,有负圣恩!稽核处,亦有存实亡!”

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

朱元璋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他的背影在灯光下显得异常高大,也异常孤独。

“朕,给你旨意。”

朱元璋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地传入沈涵耳中。

“密查!仅限于你、蒋瓛,及你们绝对信任的核心之人。目标,锁定西苑及相关宫苑人员。一应物证、线索,直接呈报于朕,不得经手他人!”

他猛地转身,眼中寒光四射,那属于开国帝王的杀伐决断之气瞬间充斥了整个暖阁。

“记住,朕要的不是捕风捉影,是铁证!能经得起天下人审视的铁证!朕倒要看看,是哪条‘蛟龙’,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

“臣,领旨!”沈涵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同时更深的沉重感也压了上来。他知道,从这一刻起,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手持皇帝的令牌,站到了这场风暴的最中心。

“去吧。”朱元璋挥挥手,语气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等着你的铁证。”

沈涵再拜,起身,缓缓退出西暖阁。当他走出乾清宫,重新呼吸到外面微凉的空气时,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皇帝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授权,也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