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博弈 > 第261章 金殿对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都察院十余名御史的联名弹劾,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奏疏中罗列的“十大罪”,条条诛心,字字见血,将沈涵描绘成一个倚仗皇宠、权欲熏心、祸乱朝纲的奸佞之臣。

紧随其后的数名淮西勋贵的发难,更是将气氛推向了白热化。一时间,要求罢免沈涵、解散稽核处的声浪,甚嚣尘上。

金殿之上,朱元璋高踞龙椅,面色沉静,目光扫过下方慷慨陈词的御史和情绪激动的勋贵,最后落在垂首肃立、一言不发的沈涵身上。

“沈涵,”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喧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众卿所参,你有何话说?”

沈涵出班,跪倒在地,声音清晰而平稳,并未因围攻而有丝毫慌乱:“陛下,臣,无话可说。”

此言一出,满殿皆是一愣。连那些弹劾他的御史都露出了错愕的神情,他们准备了诸多应对沈涵辩驳的说辞,却没想到他直接认栽?

朱元璋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无话可说?莫非,你承认这些罪状?”

“非也。”沈涵抬起头,目光坦然,“臣并非承认罪状,而是深知,在此情此景之下,任何自我辩白,在诸位大人口中皆可扭曲成巧言令色。臣,不屑为之。”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铿锵:“臣只问诸位大人一句,弹劾臣‘构陷勋贵’、‘动摇国本’,所指何事?何人被构陷?国本因何被动摇?若指永丰仓案、漕船军料案、豫王府密室案,乃至如今臣正在追查之宫禁谋逆案,那么,人证、物证、资金流向、往来文书,桩桩件件,皆有实据,记录在案,可供陛下与诸位大人随时查验!臣,何来构陷?”

他目光如电,扫过那几位跳得最凶的淮西勋贵:“倒是诸位大人,如此急切地欲将臣置于死地,解散稽核处,究竟是为了维护朝廷纲纪,还是……为了掩盖某些不可告人之秘密,欲阻断陛下彻查谋逆之路?!”

“沈涵!你休要血口喷人!”一位勋贵气得脸色涨红,出列怒斥。

“是否血口喷人,陛下圣心独断!”沈涵毫不退让,再次面向朱元璋,重重叩首,“陛下!臣此前已密奏,西苑茶库利用贡茶‘雨前龙井’夹带私运军械箭簇,铁证已在臣手!此乃臣昨日调查所得,尚未及禀报,便遭如此猛烈弹劾,时机之巧,不得不令臣怀疑,是否有人做贼心虚,欲借此舆论,阻止臣将真相公之于众,阻止陛下看清那深藏宫闱、意图不轨的逆贼真面目!”

“箭簇?!”

“茶库夹带军械?”

“宫闱逆贼?”

沈涵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谋逆!宫闱!这两个词所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任何指控。

先前还在鼓噪的官员们瞬间安静下来,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那几个淮西勋贵也是脸色骤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沈涵,你所言当真?”朱元璋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冷,整个金殿的温度仿佛都随之下降。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沈涵斩钉截铁,“箭簇样品及茶库异常记录、人员供词,臣已整理成册,证据链清晰可查!此刻,证据就在殿外,陛下可随时传唤验看!”

朱元璋的目光如同实质,缓缓扫过下方众臣,最后落在都察院那几位带头弹劾的御史身上:“尔等,可还要参奏沈涵‘构陷’?”

那几位御史此刻已是汗流浃背,他们接到的指令是扳倒沈涵,却万万没想到沈涵手中竟握着如此骇人听闻、直指谋逆宫闱的铁证!此刻若再坚持弹劾,无异于将自己与“逆党”绑在一起。

“臣……臣等……”为首的御史声音颤抖,已是语无伦次。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不再看他们,对殿前侍卫下令,“传!将沈涵所呈证据,即刻送上来!”

很快,一个密封的锦盒被送入殿中,当众打开。里面是几枚泛着冷光的三棱箭簇,以及厚厚的账册抄录和初步口供摘要。朱元璋亲自拿起一枚箭簇,冰冷的触感让他眼中杀机毕露。他翻看着账册上那触目惊心的涂改记录和包装物异常数据,脸色越来越沉。

“好,很好。”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却带着席卷一切的怒意,“朕的贡茶,朕的茶库,竟成了尔等私运军械、图谋不轨的通道!竟敢将手伸到朕的宫闱之内!”

他猛地将箭簇掷于御案之上,发出“铛”的一声脆响,吓得满朝文武心头一跳。

“沈涵!”

“臣在!”

“朕命你,会同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即刻查封西苑茶库!所有涉案人员,无论品级高低,一律锁拿,严加审讯!一应物证,给朕彻查到底!”

“臣,领旨!”沈涵高声应道。

“退朝!”朱元璋拂袖而起,不再看下方噤若寒蝉的百官,转身离去前,那冰冷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勋贵队列中的几人,让他们如坠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