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云端美人 > 第35章 祝英台的妹妹3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陶渊明有意磨炼马文才,等他好不容易劈完了柴,陶渊明又会吩咐他去做别的事。

不是叫他去泡茶,就是让他去抄书。

马文才提笔抄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而后便歪头对一旁的云卿嘲弄起来:“看来陶先生这地种的不怎么样啊,他也就只能采采菊,陶冶陶冶情操了,何必学人去务什么农呢。”

对此云卿分外赞同。诗中的田园生活描写得十分令人向往,可细细想来又让人觉得违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都这么努力了,还是草盛豆苗稀,可见先生从早忙到晚,全然徒劳。

清脆的笑声响在凉亭里,也引来了陶渊明的关注。

“臭小子,不好好抄书,又在这里诋毁老夫什么呢?”

陶渊明端来一碟糕点,轻轻放在桌上,没好气道:“马文才,你要是嫌抄书不够累的话,就赶紧去给我生火做饭,眼看着要到午时了,这午饭还没有着落呢。”

马文才仰头笑道:“先生,午饭吃豆饭行吗?”

这是马文才充当杂役的第二天,头一天他还十分抗拒,说什么君子远庖厨,没想到只隔了一个晚上,他竟然转变得这么快。

陶渊明一脸怀疑地望向他,“马公子什么时候也愿意吃这平民之食了,可是转了性子?”

“豆饭味美,我和云卿兄都很喜欢吃,只是怕先生收获不丰,那稀疏的豆苗结不出太多豆子。”

“这话我怎么听着别扭啊。”

陶渊明更加疑惑了,只觉得马文才意有所指,直到他将抄好的诗摞成一沓,递了出去。

“诗文全都抄好了,还请先生品鉴,看看学生的字能否入眼。”

陶渊明接过来,一眼就扫到最上头那首田园诗。

等他回过神来,马文才和云卿早就已经离开亭子,朝厨房而去了。

凉亭里,传来一声轻叹,带着几分主人未知的笑意:“这个臭小子……”

厨房内,马文才生着火,云卿切着菜。

看着认真烧火的马文才,云卿不由笑道:“文才兄,刚刚那首诗你为什么不藏起来,陶先生瞧见了,肯定知道你在打趣他了。”

马文才一边添柴,一边笑道:“就是给他看的,谁让他总是吩咐我们做事,还故意为难我们。”

“你不怕又惹先生生气啊?”

马文才:“是他先为难我们的,我略作还击而已。”

云卿不解:“杂役就是要做杂事啊,先生哪有为难我们?”

“他就是故意为难。”

马文才道:“比如这柴,劈那么多他用得完吗,到时候他随咱们一起去尼山书院,这些柴也只能空放着,我看,他就是想借机让我难堪。”

云卿知道陶先生的良苦用心,他知道马文才生于富贵,看不起平民百姓,所以想让他体会普通百姓的不易,由此催生怜贫惜弱之心。

云卿劝解道:“文才兄,你劈了那么多柴,可觉得劈柴辛苦?”

“你在关心我?”马文才惊喜道。

云卿愣了一瞬,继而点头。

马文才笑道:“是辛苦了些,不过能让陶先生解了气,按时随我们回尼山书院,这一切都值得。”

云卿看着马文才手背上的擦伤,问:“那,你觉得以劈柴为生的贫民辛苦吗?”

马文才一愣,这个问题他从未想过。

自小到大,他生长在富贵的太守府,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侈日子,从未想过衣是怎么织成,饭是怎么煮就。

“云卿,你的意思是……”

云卿叹道:“陶先生品行高洁,为人更是孤傲,他都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如何愿意去士族聚集的尼山书院授课呢?”

马文才低头沉思:“那他为什么又答应了?”

“是我,我跟先生说让他有教无类,以自身的良好品性影响学生,教导学子们向善爱民。”

马文才略微不屑:“爱民,我只知道巩固权势,聚集财富,那些贱民跟我有什么关系。”

云卿在马文才身旁蹲下来,而后翻开他的手掌,看着那些水泡道:“你只劈了半日的柴,手上都起了水泡,那些以劈柴为生的人,手掌心里估计都是厚茧。”

“文才兄,贫民生活多艰,很多百姓日子大多穷困潦倒。正如陶先生诗文里写的那样,晨兴带月地忙碌,也换不来许多丰收。”

“可是这一点的丰收,却要被人通过权势攫取大半,剩余的可能都不够他们果腹。”

马文才不解地看了云卿一眼,道:“他们吃不饱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你我的家族都是士族,再怎么样也饿不到我们。”

云卿摇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士族皇权是舟,平民百姓是水,水若不宁,只会掀起巨浪滔天,到那时只有舟毁人亡这一个结果。”

云卿的眼睛里满是认真,马文才原本含笑的眼,也随之收敛起来。

“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掀不起什么波涛的,以后我会从军,若有动乱,一定全部铲除。”

马文才正色道:“所以,水只能是水,舟永远是舟,不会有你说的那一天。”

云卿叹息道:“这两年很不太平,各地不时爆发农民起义,匪盗横行,暴乱不断,你可知道为什么?”

马文才:“是那些平民不知足,妄想谋逆,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他们低贱的出身。”

“文才兄,你作为士族只能看见他们不知足,却看不见他们为什么不知足。”

云卿道:“正如你手心的伤,是劈柴所起,你感到疼痛不适,所以便会抱怨陶先生,并总想做些什么反抗,那些平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士族门阀我们无可改变,可是若有爱民之心,将来为官做将,便能护佑一方百姓。这才是陶先生想要让你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