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神豪秘书系统之百姨百顺 > 流程细处见真章 午后闲话酝新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流程细处见真章 午后闲话酝新芽

四月的阳光,已有了几分明媚的力道,透过临时总部会议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一束束光柱中翩跹起舞,仿佛也在窥探着这家公司内部正在发生的、细腻而深刻的变革。

新架构的运行,进入了一种“微观磨合”阶段。轰轰烈烈的大刀阔斧已然过去,现在考验的是绣花般的功夫——对流程的精雕细琢,对协作接口的反复打磨,以及对那无形却至关重要的“企业文化”的渗透与传承。

上午九点半,一场关于“跨事业部项目协作流程Sop(标准操作程序)1.0版”的讨论会,正在小会议室里进行。参会者不再是清一色的“阿姨”核心层,而是多了几位新晋升的业务骨干和部门接口人。

主持会议的是苏瑶,她面前摊开着厚厚一叠流程草案。李静、秦悦也在座,她们更多是作为评审和顾问。 “好了,我们接着讨论第三章第七条,”苏瑶的声音温和却清晰,“关于联合项目组的财务报销流程。目前草案是,经项目组长签字后,需先后经由所属事业群财务初审、集团财务中心复核、最终由静总授权支付。大家看看这个环节是否有优化空间?或者存在什么实操困难?”

新提拔的科技事业群一位年轻项目经理推了推眼镜,谨慎地开口:“苏秘书长,这个流程确保合规性很好。但比如我们和数据科技中心有个联合算法优化项目,有时候需要紧急采购一些小额的云服务器资源做测试,金额可能就几百几千块,如果走完这个完整流程,可能需要两三天,可能会耽误项目进度…”

集团财务中心的一位副总监立刻回应:“我们理解业务部门的紧急需求。或许可以设置一个‘绿色通道’,针对小额、紧急、且预算内的支出,简化流程,比如项目组长和事业群财务负责人双签即可先行支付,事后报备集团备案。”

李静点了点头:“这个思路可以。但‘小额’的标准需要明确界定,‘紧急’也需要定义和事后核验机制,避免滥用。静姐,你们财务中心牵头,和各大事业群财务负责人一起,在本周内拿出一个更细致的‘紧急采购支付细则’出来,嵌入到这个Sop里。”

“好的,李总。”财务副总监迅速记下。

又有人提出:“各事业部用的项目管理软件还不统一,数据对接和报表合并很麻烦…” “信息部已经在评估统一的集团级项目管理平台了,预计下个月能给出选型方案。”一位信息部的同事答道。

会议在一个个细节的推敲中缓慢推进。枯燥吗?确实有些。但这正是将宏大架构落地的必要步骤。林羽没有参加这个会,但他透过玻璃墙看了一眼里面专注讨论的人群,心中安定。他知道,苏瑶她们正在为公司未来的高效运转,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另一间会议室里,一场画风截然不同的会议也在进行。 这是由周晓芸自发组织的“第一期林氏集团企业文化——‘家’的味道传承研讨会”。参与者主要是各位“阿姨”和新加入的、负责员工关怀与福利模块的hR同事,以及几位对餐饮管理感兴趣的新人。

会议室里没有投影仪,没有笔记本电脑,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小巧精致的瓷碟,里面盛着周晓芸亲手制作的、代表不同寓意的茶点样品。 “咱们公司的下午茶啊,不光是填肚子,更是传递一份心绪。”周晓芸系着干净的围裙,声音柔缓得像四月的风,“比如这款‘同心协力’枣泥核桃糕,枣泥甜而不腻,寓意甜美的成果,核桃酥脆香浓,代表扎实的努力,两者揉在一起,就是在说,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做出又甜又香的事业。” 她拿起另一款做成小树苗形状的抹茶饼干:“这是‘茁壮成长’饼,给新同事的,希望他们能在这里扎根、长大。” 一位新来的hR姑娘听得两眼放光,飞快地做着笔记,仿佛在记录什么绝世秘籍。

“以后各事业部、各楼层可能都会有小的茶水间,但核心的理念不能变。”周晓芸继续分享,“要知道大家最近压力大,就该上点舒缓安神的茶饮;遇到项目攻坚,就得准备提神醒脑的;有了喜事,就要有点甜滋滋的庆祝一下…这东西,得用心去感受。”

下午,阳光正好。按照不成文的传统,下午三点到三点半是雷打不动的“茶歇时光”。无论多忙,大家都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聚集到茶水间或附近的休息区。

今天,周晓芸推出的是“春光明媚”水果花茶和“厚积薄发”坚果能量棒。 林羽也端着自己的杯子,溜达了下来。他没有去主管扎堆的区域,而是凑到了一张都是年轻新员工的桌子旁。 “怎么样?还适应吗?”他笑着问几个看起来还有些生疏的面孔。 一个戴着程序员标志性格子衫的男生挠挠头:“挺好的,林总。就是系统权限申请有点复杂…” 旁边一个女孩,似乎是市场部的,接话道:“但食堂太好吃了!而且我发现内部论坛上问问题,总有大佬耐心回答,感觉不像别的公司那么冷漠。” “是啊是啊,”另一个附和,“昨天我工牌忘了带,前台赵姐不仅没说我,还帮我临时刷了门禁,让我下次记得就好,感觉挺温暖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些琐碎的印象,好的,不好的,有趣的。林羽认真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他知道,这些第一手的、细微的感受,往往比报表上的数字更能反映公司的真实状态。

喝了一口酸甜温润的水果茶,他目光扫过整个休息区。看到梁佩兰正和地产部的几位新同事指着平板电脑上的图纸讨论着什么,表情认真;看到顾清薇在用流利的英语打着电话,语速很快;看到陈婉仪在和一个新主播比划着直播时的动作手势…

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一种有序扩张、缓缓生长的生机。

傍晚,快下班时,林羽收到了一条系统提示: 【叮!日常任务完成:倾听基层声音。】 【奖励:员工归属感+5%,团队稳定性小幅提升。】 【特殊发现:新员工『张弛』(科技事业群算法工程师)在内部技术论坛分享的一个边缘算法优化思路,经系统评估,有潜力提升数据处理效率3%。建议关注。】

林羽笑了笑,打开内部系统,找到了那个帖子,默默地给点了个赞,并留言:“思路很有趣,可以深入试试看。”

他没有直接召见这位员工,也没有立刻拨款立项。就让这颗小种子,先在自己该有的土壤里,自然而然地吸收养分吧。

华灯初上,人们陆续下班。公司渐渐安静下来。周晓芸正在最后整理茶水间,将剩余的茶点细心包好,放入冰箱,准备明天继续分享。

林羽最后一个离开。他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区中央,能听到中央空调系统低沉的运行声,能闻到空气中残留的咖啡香、茶香以及一丝打印纸的清香。

进度依然不紧不慢,如同窗外的落日,从容不迫。但他知道,每一天,每一个会议,每一次讨论,每一杯茶,都在为这艘越来越大的船,增添一道铆钉,加固一块甲板,调整一丝航向。

他关掉灯,锁好门。走廊尽头,新挂上的各部门标识牌,在安全指示牌的绿光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明天,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打磨,更多的流程需要优化,更多的茶点需要创新。故事,就在这细水长流中,悄然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