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神豪秘书系统之百姨百顺 > 第185章 精耕细作,星罗棋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5章 精耕细作,星罗棋布

随着新晋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苏琳娜(Selina)的正式入职,这个刚刚从“一人科室”升格而来、尚且显得有些空荡和概念化的部门,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高速发展与精密架构的重塑时期。苏琳娜没有急于立刻开展轰轰烈烈的海外业务,而是秉承林羽“基础打牢、谋定后动”的指导思想,首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部门的“内功修炼”与团队搭建之上。

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与林羽和欧阳倩深入沟通,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国际业务部阶段性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提案》。核心思路便是:区域聚焦,精耕细作。

“林总,欧阳总,”苏琳娜在会议上用她那一口流利且略带异国腔调的中文阐述道,“全球市场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全面撒网。我认为,现阶段我们应该聚焦于三个最具潜力、且与集团现有业务可能存在协同效应或战略价值的区域:东南亚、欧洲(以西欧为主)、以及北美市场。 这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政策法规差异巨大,必须由不同的专业团队进行深度研究和开拓。”

她的提案是,将国际业务部下设三个清晰的区域小组:

1. 东南亚市场组: 聚焦新兴市场,利用地理和文化 proximity(邻近性),研究消费品、供应链转移、以及未来可能的旅游市场机会。

2. 欧洲市场组: 聚焦高端市场和成熟体系,研究品牌并购、技术引进、高端消费品出口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3. 北美市场组: 聚焦科技创新和巨大消费市场,研究高科技投资机会、跨境电商、以及文化Ip合作。

每个小组都需要配备熟悉当地语言、商业规则、文化习俗的资深人员,并由一位能力极强的组长(Group head)带领。

林羽和欧阳倩对此提案高度认可。方案迅速通过,人力资源部立刻获得了新的、更加精准的招聘指令:为国际业务部三大区域小组,招募组长及核心成员,薪资预算和职级待遇均对标行业顶尖水平。

新一轮的、更加精准的猎聘行动开始了。这一次,目标更加明确:不再是泛泛的国际人才,而是深根于特定区域、拥有多年实战经验、且具备战略思维和团队管理能力的精英。

与此同时,苏琳娜并没有坐等新人到来。她带着部门初期招募的几名成员(包括那位“开朝元老”),开始了疯狂的内部学习和知识梳理。他们消化着系统提供的《初级全球重点市场文化及法规禁忌速查库》,订阅了大量的海外行业报告,建立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框架。那间原本略显冷清的办公室,很快被各种地图、图表、写满分析的白板所占据,电话会议中开始频繁出现英语、德语、法语、泰语等多种语言。

面试接踵而至。由于目标极其明确,这次招聘的效率反而更高。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通过视频或亲自飞抵沪上,接受苏琳娜、欧阳倩以及相关业务线负责人的严格面试。

而结果,再次惊人地契合了林氏集团那不成文的“传统”和文化偏好。

经过层层筛选和艰难的抉择,三位光芒四射、经验丰富的女性精英,成功通过考核,即将出任三大区域小组的组长:

· 东南亚市场组组长: 宋雅琪(Song Yaqi),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生活超过十五年,曾服务于跨国快消巨头的市场总监。她精通英语和马来语,对东南亚各国的消费渠道、媒体环境和民俗风情了如指掌,笑容亲和,处事却极为干练老辣,被誉为“南洋通”。

· 欧洲市场组组长: 安娜·陈(Anna chen),一位德籍华裔,拥有柏林工业大学和伦敦商学院的复合背景,曾在慕尼黑一家顶尖的工业咨询公司担任高级顾问。她德语是母语水平,英语法语流利,逻辑严谨,对欧洲的工业标准、品牌体系和并购法律极为熟悉,气质冷静而专业。

· 北美市场组组长: 薇薇安·王(Vivian wang),一位在硅谷和纽约都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投行家。她擅长财务建模、风险投资和科技行业分析,对北美资本市场的运作和科技潮流嗅觉灵敏,性格开朗自信,极具说服力。

这三位新任区域组长,每一位都拥有耀眼的履历和强大的个人魅力,她们的加入,瞬间让国际业务部的实力和颜值都提升了数个档次。不仅如此,在她们各自麾下,还陆续招聘了多名具备目的地国家背景或留学经验的年轻骨干,团队迅速扩充至二十余人,真正形成了一个兵强马壮、人才济济的核心部门。

【叮。检测到国际业务部完成初步区域化、专业化架构搭建,核心领导团队配置优良,符合精耕细作战略。】 【系统辅助启动:‘全球视野’模块。】 【效果:1.为三个区域小组分别提供一份《初期切入领域机会清单(含潜在合作伙伴简要信息)》。2. 小幅提升跨文化团队内部的沟通协作效率。3. 解锁‘语言精通buff(初级)’(小幅提升总部与区域小组间的语言沟通准确度)。】 【奖励:获得‘寰宇布局者’称号(小幅提升国际业务初期拓展的顺利程度)。】

系统的奖励总是如此贴心实用,尤其是语言沟通上的小幅提升,对于初创的跨国团队而言,能省去不少麻烦。

林羽特意抽时间与国际业务部的新老成员开了一个简短的见面会。他看着这群几乎可以称得上“联合国军团”的精英团队,尤其是那几位气场强大的新晋“阿姨”组长,心中十分满意。

“欢迎各位,”林羽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和,“国际业务是集团面向未来的重要布局,但我不要求你们立刻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我希望你们像下围棋一样,先布子,再谋势。深度研究,建立连接,发现价值。不要怕慢,但要稳,要准。”

三位新任组长纷纷表态,她们带来的不仅是经验,更是成熟的做事方法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会议结束后,她们便立刻投入工作,带领各自的团队,按照系统提供的清单和自身的研究,开始深入梳理目标区域的产业图谱,尝试着发出第一封建立联系的邮件,拨通第一个越洋电话。

国际业务部的办公室如今变得热闹而充满活力。不同语言的讨论声、键盘敲击声、电话会议声交织在一起,世界地图上被标记出一个个重点关注的坐标。虽然距离真正的业务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个专业、高效、目标清晰的国际化前沿哨所,已然在林氏中心内部悄然成型,如同星罗棋布般,将触角谨慎却坚定地伸向了广阔的全球市场。

集团的国际化征程,就在这看似不疾不徐、实则步步为营的节奏中,正式迈出了坚实而专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