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庚子年的寒冬尚未完全过去,一种比倒春寒更凛冽的气息,已笼罩了整个夏国。

当江临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按下“暂停键”时,一部名为“国家动员”的庞大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轰然启动,在全国范围内构筑起一道抗击疫病的“人类长城”。

夏国:众志成城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这八个字,不再是标语,而是化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具体行动。

基建狂魔的奇迹,再现江临。

就在江临市宣布封城后数小时,一份绝密设计图纸被送入中南海。

当晚,国家电网、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央企巨头的负责人被一道紧急命令召集。

没有冗长的招标流程,没有扯皮的协调会议,有的只是斩钉截铁的命令和不顾一切的执行。

数以千计的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从全国各地连夜集结,如同钢铁洪流,奔赴江临市郊一片指定的空地。

司机们带着铺盖卷,吃住在驾驶室,轮班作业,人歇机不歇。现场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传遍四野。

这不再是建设,而是一场与病毒抢时间的战争。

他们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建成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神山医院” 和 “雷山医院”。

设计方案在24小时内出炉,60小时内施工图全部完成。

工地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们,戴着口罩,眼神里没有恐慌,只有专注和急切。他们中有人是自愿报名,有人是接到命令立刻出发,甚至来不及跟家人好好解释。

“快!再快一点!医院早一天建成,就能多救很多人!”

一个满脸尘土、嗓音沙哑的工段长对着对讲机嘶吼着。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冷风一吹,结成了薄冰,但他浑然不觉。

仅仅十天十夜!一座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编设床位1000张、配备齐全医疗设备的神山医院,拔地而起,正式交付人民军队医护队伍管理使用。

紧接着,规模更大的雷山医院也紧随其后,迅速完工。这不仅仅是建筑速度的奇迹,更是一个国家在灾难面前,调度资源、凝聚意志的奇迹。

无数通过网络“云监工”的网友,给现场的搅拌车、挖掘机起了昵称,在那段压抑的日子里,这成了连接全国人民与前线的一种独特方式,传递着信心与期盼。

与此同时,遍布全国的“方舱医院”系统以更快的速度被建立起来。体育馆、会展中心、仓库……大量公共设施在极短时间内被改造为轻症患者的收治点。

数以万计的床位、被褥、医疗物资从储备库中调出,从全国各地运来。这有效地解决了医疗资源的挤兑,实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承诺,成为了稳定江临、乃至全国疫情局势的关键一招。

社区:最后的防线,最暖的温情。

如果说医院是正面战场,那么遍布全国的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庄,就是毛细血管般的最基层防线。

“不出门,就是做贡献!”这句朴实的话,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

一夜之间,繁华的都市空了,喧闹的乡村静了。人们自觉地把自己封闭在家中,用一种近乎“自我囚禁”的方式,斩断病毒的传播链。

而在每一扇紧闭的房门之外,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构筑起的“移动长城”。

老周,一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社区书记,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就没睡过一个整觉。他管辖的老旧小区没有物业,住户情况复杂。

他带着寥寥几个社区工作人员和主动报名的党员志愿者,扛起了整个小区上千户居民的管理重任。

“张阿姨,您要的降压药买到了,我放门口了,您等下出来拿!”

“小李,你家宝宝的奶粉到了,是你要的那个牌子吧?”

“王大爷,今天体温量了吗?多少度?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每天,老周和他的伙伴们要打上百个电话,排查居民健康状况;要提着大包小包,为隔离家庭和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生活物资;要在寒冷的冬日里,守在小区出入口,测量体温、查验通行证。

他们的装备极其简陋,往往只有一个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和一瓶快要用完的消毒液。

“书记,3号楼有一家从外地回来的,是不是要上门登记一下?”一个年轻的志愿者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

“我去!”老周想都没想,戴上唯一的N95口罩,拿起登记表和测温枪就上了楼。

他知道有风险,但他更知道,这是他的责任。

疲惫、误解、甚至偶尔的抱怨,他们都默默承受。

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空荡的街巷,出现在寒冷的楼道,出现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居民家门口。他们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一个通知就让他们离开了温暖的家,在亲人的牵挂中,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排查、值守的征程。

他们是这场人民战争中最默默无闻,却也最不可或缺的基石。

科研:与时间赛跑的无声战场。

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企业的实验室里,另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同样在激烈进行。这里的“武器”是试管、测序仪和高性能计算机。

军事科学院的陈薇院士团队,在接收到病毒毒株样本后,立刻投身于疫苗的研发。他们选择了技术最成熟、但也最考验功力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路线。

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研究人员们穿着白大褂,在生物安全柜前小心翼翼地操作,进行着基因重组、病毒培养、动物实验等一系列复杂而严谨的步骤。

“第一批疫苗候选株进入动物攻毒实验阶段。”

一条简短的消息在内部通讯中传递,让所有参与者精神一振。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探索,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与此同时,多家顶尖药企的实验室也在同步发力。

有的选择了灭活疫苗路线,需要大规模培养病毒后再将其灭活,工艺相对传统,但对生产环境的安全等级要求极高;更有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押注于最新的mRNA疫苗技术,这是一种全新的平台,如果成功,将可能彻底改变疫苗研发的模式,但其稳定性和大规模生产亦是世界性难题。

这不仅仅是科学竞赛,更是一场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国家成立了科研攻关组,协调全国优势力量,信息共享,协同作战。虽然路线不同,但目标一致:尽快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终极武器。

世卫组织总部,日内瓦 —— 协调与困境

镜头转向国际。位于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气氛同样凝重。总干事谭德塞博士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上面已经被标注出越来越多出现疫情报告的红点。

“情况非常不容乐观。”一位高级官员在紧急会议上汇报,“病毒传播速度超出预期,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面临巨大压力。检测能力不足是普遍问题,这意味着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高于报告数字。”

谭德塞眉头紧锁,他不断呼吁全球团结,强调“这是全人类的敌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世卫组织尽力协调全球专家网络,分享中国的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发布诊疗指南和旅行建议。

然而,现实的困境远超一个国际组织的协调能力。就在世卫组织努力促成全球合作时,一些不和谐音已经开始出现。

全球困境:恐慌、挤兑与“孤岛”

在欧洲,意国伦巴第大区的医院首先被击穿。急诊室里挤满了咳嗽、发烧的病人,医生不得不面临着“决定谁优先使用呼吸机”的残酷抉择。

走廊里临时增加的病床上,躺着奄奄一息的老人,家属在电话里痛哭失声。医护人员在没有足够防护的情况下超负荷工作,感染比例急剧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人手短缺。

“我们需要帮助!我们需要防护装备!我们需要呼吸机!”意国一位重灾区的市长在社交媒体上声嘶力竭地呼喊。

在北美,米国的情况同样混乱。病毒检测试剂盒严重短缺,想要得到一次检测难如登天。药房里的口罩、消毒液早已被抢购一空。

股市开始出现恐慌性暴跌,接连触发熔断机制。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在防控策略上意见相左,信息混乱,加剧了公众的恐慌。一些民众开始涌入超市,大量囤积食品和日用品,货架被一扫而空,甚至发生了为争夺物资而引发的斗殴。

“这只是一个大号流感!”某位高层官员轻描淡写的言论,与医院里不断增加的死亡数字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化的链条开始断裂。各国纷纷关闭边境,取消航班,实施旅行禁令。原本顺畅的国际贸易受到严重冲击,防疫物资的全球供应链变得支离破碎。

各国开始上演“口罩争夺战”,拦截过境的他国防疫物资的新闻时有发生。国际合作的基础正在被“国家优先”的利己主义所侵蚀,世界仿佛正倒退成一个相互猜忌、各自为战的“孤岛”。

阴影浮现:“天神基因”的獠牙

就在这片全球性的混乱与恐慌中,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天神基因”,认为最佳的出手时机已经到了。

首先是在资本市场上。“天神基因”的股价开始逆市飙升,短短数周内涨幅超过百分之五十。

其发布的公告宣称,其在病毒基因组测序、中和抗体筛选以及疫苗研发平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已准备好“为全球提供解决方案”。精明的资本嗅到了巨额利润的味道,疯狂涌入。

紧接着,其商业触手开始行动。他们通过控股的多家离岸公司和分销商,以高出市场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向一些陷入绝望的欧洲国家兜售所谓的“特效药”——一种尚未经过任何严格临床实验验证的、名为“瑞德西韦”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原研药。

同时,他们也开始预售其宣称的“唯一有效”的mRNA疫苗,要求各国支付巨额预付款,并签订排他性条款。

更为卑劣的是,他们动用其掌控的媒体网络和互联网水军,在全球范围内散布谣言。

“病毒是东方实验室泄露的!”

“某大国隐瞒了真实数据和死亡率!”

“世卫组织被某大国操控了!”

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真假掺半的信息,如同毒液般在互联网上蔓延,刻意制造对立,破坏国际社会互信,试图将水搅浑,为其趁火打劫创造更好的条件。

龙魂局,指挥中心 —— 洞察危机

周天正面沉如水,看着大屏幕上汇总来的情报。屏幕上分列着几条关键信息:

“天神基因”全球资金异常流动图。其散布的谣言信息传播路径分析。

一份来自境外潜伏人员的密报:检测到经过特殊基因编辑、传播力提升约百分之三十的病毒变异株(被命名为“德尔塔”雏形),在某个与“天神基因”有关联的境外实验室被有意泄露,并已开始在某些地区悄然传播。

国际黑市上,用于疫苗生产的关键原材料(如脂质纳米粒)价格被神秘资本炒高数倍。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一位情报分析员汇报道:

“第一,利用疫情在资本市场攫取暴利;第二,利用信息战和资源垄断,打击竞争对手,特别是阻碍和诋毁我国的抗疫努力和疫苗研发;第三,通过释放和传播更强的毒株,持续制造恐慌和医疗需求,让他们手中的‘解药’和疫苗奇货可居。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生化恐怖主义’与‘资本狂欢’的结合体。”

周天正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眼神锐利:

“他们这是在玩火,试图绑架全人类的命运。我们必须做出反应。”他顿了顿,下令道:“一,将我们掌握的关于变异毒株和‘天神基因’操控市场的情报,通过秘密渠道,分享给我们的友好国家和世卫组织,提醒他们警惕。二,加强对国内所有科研机构和生物实验室的安保等级,防止任何形式的渗透和破坏。三,启动‘燧人氏’计划,加快我们自己的疫苗攻关,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抢在前面!”

云山庄园,静室,张一凡虽身处世外桃源,但他的神识对天地间气机的变化异常敏锐。

他不仅能感受到远方江临市那股悲壮而坚韧的集体气运在苦苦支撑,更能隐约察觉到,在全球范围内,一股更加阴冷、污浊、充满贪婪与恶意的气息,正如同瘟疫般伴随着病毒的扩散而弥漫开来。

这股气息,与他之前感知到的病毒内部那人为的“能量印记”同源,但更加庞大和嚣张。它不再隐藏,而是主动地、饥渴地吞噬着因疫情而产生的全球性的恐惧、绝望、愤怒与死亡的气息,并以此为养料,不断壮大。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仿佛穿透了虚空。在他的灵觉中,原本应该随着夏国举国之力抗争而逐渐清明的天地气机,此刻却被来自四面八方的这股“恶浊之气”所侵扰,变得晦暗不明。

“世界意志?天道?……。”他轻声自语。这不是针对他个人的危机,而是这片天地、这方世界本身,正在被一种外来的、系统性的邪恶所侵蚀和伤害。

他意识到,仅仅守护云山一隅,或许已经不够了。那个名为“天神基因”的组织,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可怕的存在,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不仅仅是人间的罪恶,而是在动摇这个世界的根基。

他需要做点什么。不仅仅是为了那些在至暗时刻点燃灯火、奋不顾身的人们,也是为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本身。

他站起身,走向通讯法阵,准备再次联系周天正。这一次,他要提供的不再仅仅是医学思路,而是关于“敌人”本身更本质的信息。

也就在这一刻,他体内那枚九窍金丹,似乎感应到了外界天地的剧变与那股邪恶气息的刺激,自行微微旋转起来,散发出更加璀璨的星辉,仿佛一柄即将出鞘、斩妖除魔的利剑。

人类的长城,已在东方铸就。

而暗影中的毒蛇,也已亮出了獠牙。

一场超越疫病本身、关乎文明存续的暗战,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