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鸿蒙是我爹,洪荒任我浪 > 第346章 太荒悟道,天道如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6章 太荒悟道,天道如刀

李无恙收敛周身圣辉,化作一道不起眼的流光,悄无声息地没入那颗名为“巨梧”的古星大气层。这颗星辰体积磅礴## 第三百四十七章:太荒悟道,天道如刀

李无恙收敛气息,如同寻常陨星般坠入那颗名为“巨梧”的古星。此星体积远超寻常生命星辰,地表遍布着虬龙般盘踞、高耸入云的太古树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到化不开的先天木灵之气,却也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源自星域本源的沉重威压。这里的生灵,从山岳般的巨兽到草叶间的虫豸,其生命形态与力量体系,都深深烙印着太荒星域天道法则的痕迹——稳固、森严、等级分明,仿佛每一个存在从诞生之初,其命运轨迹、力量上限都被无形的大道锁链所规定。

他化作一青衫道人,徒步行走于莽荒山林之间。神念如丝,谨慎地探查着此方天地。所见所闻,令他道心微沉。

在一处古木参天的山谷,他见到一头修炼万载、已触及金仙门槛的“山岳巨猿”,在试图冲击更高境界时,引动了冥冥中的天道劫数。劫云并非寻常雷罚,而是由无数细密、冰冷、充满秩序排斥意味的“法则之链”交织而成!巨猿怒吼抗争,施展通天神通,却如同撞上无形壁垒,其一切变化、一切力量,仿佛早被劫云所洞悉、所克制。最终,巨猿被法则锁链生生绞碎道基,打回原形,万年苦修化为泡影,眼中只剩下绝望与麻木。天道之下,逆天而行,几无可能。

在一座濒临毁灭的古城废墟,他见到残垣断壁上铭刻着这个文明辉煌时代的史诗。其兴起、鼎盛、衰亡的轨迹,竟与周天星辰运转、地脉灵气潮汐有着惊人的契合度,仿佛一切文明更替、王朝气数,都不过是天道这台精密仪器上,一个个齿轮的必然转动。试图力挽狂澜的英雄悲歌,最终往往只是加速了既定轨迹的实现。此界生灵,似乎已习惯了在既定的“天命”框架内挣扎,鲜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超脱之念。

“此方天道……竟严密至此,近乎僵化。万物皆为其掌中棋,轨迹早定,变数几无。” 李无恙立于一座孤峰之巅,眺望云海翻腾,心中凛然。太荒天道不像古妖星域那般充满寂灭的侵略性,却更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绝对掌控力,它将一切变量都纳入其庞大的运算体系,任何超出预期的“变数”,都会引来无形而精准的“修正”。

他尝试引动一丝自身的轮回道韵,与周遭天地法则进行细微的共鸣。刹那间,便感到一股宏大、冰冷、不容置疑的意志如同天网般笼罩下来,并非攻击,而是带着一种“审视”与“规训”的意味,要将他这一丝“异质”道韵强行纳入太荒天道的运行逻辑之中,抹去其“变数”特性。李无恙立刻收敛道韵,那股意志才如潮水般退去,但一种被时刻“关注”的感觉,却萦绕不散。

“看来,在此地,任何‘出格’的举动,都会立刻引天天道关注。强行对抗,恐非上策。” 李无恙沉吟。他深知,欲超越此方天道,必先深刻理解其运行机制,找到其根基所在,乃至……其可能存在的“漏洞”或“规律之外的规律”。

他寻了一处灵气相对稀薄、人迹罕至的幽深山谷,开辟了一座简易洞府,布下层层隐匿阵法,虽知未必能完全避开天道感知,但求一份清静。随后,他盘膝而坐,并非修炼,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与太荒天道的“交感”之中。

这一次,他不再尝试引动自身道则,而是如同一个最谦卑的学子,放开身心,去“倾听”、去“感受”这片天地间无处不在的天道律动。他感悟山川地势的走向,观察星辰轨迹的偏移,推演草木枯荣的周期,体察风雨雷电的韵律……甚至深入凡人城池,观察市井百态,体悟红尘因果。

渐渐地,一幅庞大、精密、环环相扣、近乎完美的“天道运行图”,在他心间缓缓勾勒出来。时间、空间、能量、物质、因果、命运……一切要素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仿佛一部永恒运转的完美机器。这种“完美”,令人惊叹,也令人窒息。它确保了体系的极度稳定,却也扼杀了几乎所有的“可能性”与“意外”。

“完美,或许即是最大的不完美。无变之恒,近乎道殇。” 李无恙道心深处,泛起一丝明悟。太荒天道追求绝对的稳定与秩序,排斥一切变数,这本身,是否也是一种“执”?一种对“动”与“变”这一宇宙根本特性的背离?

他想起了万法源海中万法交织、生灭不息的蓬勃景象,想起了轮回大道包容变化、于动态中求平衡的真谛。与眼前这片“完美”到令人压抑的天地相比,孰高孰低,已然分明。

“此方天道,如同一柄精心打磨、锋锐无匹的‘道刀’,斩尽了世间一切枝杈,只留主干。然,刚极易折,过犹不及。其刀锋所向,或许正是其最脆弱之处……”

李无恙眼中精光一闪,捕捉到了一丝灵感。他不再试图从外部对抗这严密的天网,而是开始寻找其内部可能存在的、因过度追求“完美秩序”而产生的“内在张力”或“逻辑悖论”。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李无恙如同老僧入定,心神完全沉浸在与太荒天道的无声交锋与感悟之中。他肩头的轮回道树幼苗,在太荒天道强大的同化压力下,非但没有枯萎,反而枝叶愈发显得坚韧,流转的道韵在压制中不断纯化、内敛,隐隐与李无恙的感悟产生共鸣。

这一日,正值此星万年一度的“星轨交汇”之期,周天星辰之力波动达到顶峰,天地法则运转也最为活跃、清晰。李无恙心有所感,悄然离开洞府,登临此星最高峰“接天台”。

台上,已有不少本土修士在此观摩天象,感悟天道。李无恙隐匿身形,立于角落,抬头望天。

只见夜空之中,万千星辰按照某种玄奥无比的轨迹缓缓运行,星光交织,形成一张笼罩天地的巨大光网,每一道轨迹都精准到令人发指,仿佛由最高明的匠人精心绘制。星辰之力如潮水般涌动着,遵循着既定的规律。

然而,就在这极致“有序”的天象达到顶点的刹那,李无恙以超脱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在那无数精准运行的星辰轨迹之间,存在着一些极其细微、转瞬即逝的“缝隙”!这些缝隙,并非轨迹错误,而是因星辰运行速度、引力扰动等无数变量叠加时,在绝对秩序体系下必然产生的、无法完全消除的“计算余量”或者说“规则盲区”!如同最精密的钟表,齿轮咬合间也必有微不可察的间隙!

这些“缝隙”,在太荒天道庞大的运算体系中,或许微不足道,瞬间就会被修正。但此刻,在李无恙眼中,却如同黑夜中的萤火!

“找到了……完美之瑕,秩序之隙!此即,天道之‘漏洞’,变数之生机!”

李无恙心中豁然开朗!太荒天道并非无懈可击,其追求绝对秩序的本性,本身就创造了这些细微的“规则裂缝”!而这,正是他的轮回大道可以渗透、可以利用的关键!

他强压下立刻尝试的冲动,继续默默观摩,将这片星域的天道运行规律,尤其是那些“缝隙”出现的规律、特性,深深印入道心。

数月后,星轨交汇期过去,天地重归“平静”。李无恙回到洞府,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欲破此局,当以‘润物细无声’之法。不以力抗,而以理渗。以我轮回之‘变’,入其秩序之‘隙’,如盐入水,改其味而不显其形……”

他开始了新的推演与尝试。不再张扬地释放自身道韵,而是极其精妙地控制着一缕微弱到极致、性质近乎融入太荒灵气的轮回意念,如同最狡猾的游鱼,尝试着钻入那些天道规则运转时自然产生的细微“缝隙”之中,去感受、去适应、去……悄然施加影响。

这个过程凶险万分,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稍有不慎,引动天道警觉,便是雷霆万钧的打击。但李无恙道心通明,对轮回的掌控已臻化境,进行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时间悄然流逝。李无恙在太荒星域的历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凶险也更具深意的阶段。超越天道的征程,于无声处,悄然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