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 > 第10章 例在人心——说书人收尾巴定场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例在人心——说书人收尾巴定场诗

“我走过钟楼、卧佛、疯人院、龙脉、皇城,最后回到一条破胡同,这里没金钉、没玉佛、没龙袍,只有一张嘴、一只鼓、一串糖。我用它们给故事收个尾,也给自己的眼,点最后一盏灯。”

——燕子李三

白燕风筝飞后,京城连日“梦雨”,雨点落地成“白痕”,痕里浮“燕影”,影里一句“对不起”,百姓晨起,眼角带泪,却再不做噩梦。可我知道,故事没收尾——慧灯残魂、皇帝梦钉、银糖火、铁糖臂……这些“怪力乱神”若没处安放,就会被人添油加醋,再变新的“钉”。我要把它们装进“故事箱”,让“口”去钉,让“耳”拔钉,让“例”留在人心,再不被权势握在手心。于是,我在“晓市”废墟,搭一座“纸燕书棚”,自封“说书人”,

只说一场,说完就散,散时,故事归众,我归无名。

腊月二十三,小年,皇城放“万民灯”,灯市口百味杂陈,官家特许“夜不禁”,正是“说书”天赐良机。我支起“纸燕棚”,棚顶挂“白燕”剪纸,棚口悬“糖葫芦”招牌,招牌无字,只一串“空签”,签头系“断魂钉”改成的“小钩”,钩上悬“故事箱”,箱里装我九年所有“钉子”—— 玉髓、银瞳、铁糖、金钉影……一箱怪力,只等“口”开,让它们“活”在话里,“死”在话尾。

开讲前,棚里已挤满人,第一排,却留三个空位——夜近,来了三人:左,是“银发独眼”老头,赵和尚;中,是“碧眼哑娘”小哑;右,是“铁糖臂”的我,李三。可我又在台上,第一排的我,是谁?我抬眼,台上台下,四目相对,“影我”冲我咧嘴,左眼“铁糖瞳”烧得通红,像要把“故事”吞回肚。我这才惊:故事若只归“口”,也会成“钉”,“影我”来抢“结尾权”,他要给“例”改字——把“对不起”改成“天下无眼”。

第一场:我说“钟楼拔钉”,刚开口,“影我”拍案,案面粉碎,裂出“钟楼影”,影倒悬,把我爹倒钉在“话”里,每说一句,爹影惨叫,叫得观众捂耳,我却不能停——停,爹影就被“话”吃掉。我急中生智,咬破舌,以血为“话引”,把“话”改成“话燕”,白燕穿影,爹影化笑,笑碎“影我”第一颗牙。

第二场:我说“糖葫芦炸摊”, “影我”抬手, 观众手里“糖葫芦”全自燃, 火里浮“绿钉人”, 抱着腿往上爬, 逼得观众哭喊“救命”, 我喊:“救命在‘里’!” 把“例”喊成“燕”, 燕火反噬, 绿钉人化“白燕”, 燕啄观众心口, 却啄出“泪”, 泪落,钉散, “影我”第二颗牙崩。

第三场:我说“皇城梦话”, “影我”掀棚, 纸燕棚“噗”化金钉笼, 笼罩万人, 笼顶悬“金钉皇帝”, 要众人跪, 跪则成“眼奴”, 不跪则“无眼”。 我喊:“例在人心,不在金!” 断舌血喷“故事箱”, 箱裂, 九年“钉子”全飞起, 钉头却变“白燕”, 燕聚成“话燕风暴”, 风暴中心, “影我”被万燕啄, 啄得他“金牙”尽碎, 碎牙落地, 化“对不起”三个字, 字一出口, “影我”化“白烟”, 烟里浮爹的笑, 笑冲我点头, 点头成“归巢”, 归巢成“收尾”, 收尾成—— “例”。

“影我”散,钉子化燕, 燕要飞,却被“故事箱”吸回, 箱底,还有最后一粒“黑钉”, 钉帽写:“李三。” 我伸手,黑钉化“黑燕”, 燕冲我咧嘴:“故事讲完,说书人得归箱。” 我这才懂: “例”要完整, 得把“自己”也钉进去。 我笑,笑里带泪: “归箱就归箱,只要理在人心。” 黑燕啄我左眼, 把“铁糖瞳”叼出, 瞳化“白火”, 火里映出九年所有“面孔”: 爹、慧灯、皇帝、小哑、赵和尚…… 面孔齐喊:“对不起,谢谢你。” 火灭,我闭眼, 却“看”见自己—— 独眼、铁臂、糖骨盔, 站在“话”里,冲“话”外笑, 笑成“例”, 例称“钉”, 钉成“燕”, 燕冲出口—— “天下有眼,就能流泪, 流泪就能拔钉。”

黑燕归箱, 箱盖合, “咔哒”一声锁, 锁上刻:“例在人心。” 我却没消失—— 我成了“第一颗钉”, 钉在“话”里, 钉在“人心”里, 谁若心里长“黑钉”, 就能“听”见我: “对不起,拔吧。” 钉不再黑, 是“白燕”。

纸燕棚“噗”化万片白燕, 燕冲夜空, 拼成最后一幅“影画”—— 钟楼、糖葫芦、疯人院、龙脉、皇城, 全连成“一只燕”, 燕头冲北,燕尾冲南, 燕腹写: “天下有眼,就能流泪, 流泪就能拔钉。” 观众仰头, 泪落如雨, 雨点落地, 却成“白痕”, 痕里浮“对不起”, 对不起成“例”, 例成“人心”, 人心成“话”, 话成“传说”, 传说成—— “燕子李三”。

赵和尚、小哑、我, 三人站在“燕影”下, 同时开口,却同声: “各位看官,故事讲完,钉子归箱,例在人心。若你心里还长钉,就对自己说——对不起,拔吧,拔了,天就亮了。”我们弯腰,齐唱最后一句定场诗:“天下有眼,就能流泪,流泪就能拔钉,拔了钉——燕子归巢,人心归自己。”诗唱完,我们化“白燕”,燕冲散,片羽不留,只留下“空签”——签头小钩,钩住“例”,签尾空荡,等下一位“说书人”,也等下一位“拔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