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亮剑:我的独立崛起路 > 第85章 武器该换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学院弹药储备充足,校训说得明白:能远攻绝不近战。平日练的格斗术是保命本事,不是逞凶理由。陈旅长刚击毙一名残敌,发现战场已渐归寂静——躲藏的敌人正被掷弹筒挨个点名。

“一班警戒,其余人搜剿战利品!校长令:半颗子弹都不能遗漏!”

“是!”

陈旅长将机枪递给警卫员,踱到摆弄mp38的陈潇身旁。

“你带兵向来这么阔气?”

“嗯。”

“总打富裕仗,往后遇到苦战怎么办?八路军可没几家像你们这么阔绰。”

旅长眉头紧锁。

陈潇摩挲着枪管低语:

“我问过研究所的老先生:若我被俘,能否像烈士般咬碎牙关?哪怕被活剐!

他们说我还缺火候,但这片土地养大的人能做到。

我不懂其中玄机。

他们道破天机:若你亲眼见过父亲的头颅滚落脚边,母亲的肚肠淌满土炕,未出世的婴孩挑在刺刀尖,发妻被军刀钉在饭桌上......

你也会变成恶鬼,宁愿咬断敌人喉咙都不松口。

唯有剜心刻骨的痛,才能炼出这般血仇;只有把受苦的同胞当作至亲,才会烧起这等怒火。

他们说我还修不到这境界,但这片黄土养的儿女天生就会。

他们敢迎着机枪为陌生人赴死,能用胸膛堵住喷火的枪眼。”

我深信这些战士回到部队后,无论面对多么险恶的处境,他们都绝不会畏缩不前。因为他们的挚爱正在苍穹之上凝望着他们!

旅长神情庄重:您导师们的见解令人钦佩!他们如今身在何处?那个研究机构叫什么名字?我想请他们来给八路军讲课。

陈潇的声音仿佛从远方传来:那个机构名叫知乎,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了。从我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们就永远分隔在两个世界了。

是这样啊。旅长联想到那份关于马铃薯种子的报告,顿时明白过来,转而问道:这批学员什么时候能完成训练?他对这些精锐早已求贤若渴。

这场战斗结束后就能毕业。当初李云龙托付他们时,只要求提升他们的白刃战和炮兵技术。现在他们在刺杀、射击、掷弹筒和迫击炮运用上都已是顶尖水平。我还教授了军事地形学、日语、体能训练,以及侦察战术——这与日军刚崭露头角的特种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把自己能想起的所有军事技能、训练方法和战术要诀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他们已经达到标准了。这几天就会安排毕业事宜。

太好了!旅长开怀大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这些兵我全要了!

陈潇熟练地拆解着手中的mp38冲锋枪:这个恐怕不行。这批士兵是李云龙派来的。他说按照总部的惯例,下次让他带兵必定是遭受重创或是新组建的部队,急需军事骨干快速形成战斗力。所以除了总部指派的几个人外,其他人都会回到李云龙那里。您如果需要,可以改日派人来学习。我会留下几个优秀毕业生担任教官,培养下一批学员......

突然他神色一变,系统提示浮现:恭喜完成隐藏任务:重创山本特工队,歼灭其过半兵力。奖励:未来武器......

(^-^)这是在催促我熬夜写作吗?打字速度完全跟不上啊!

好吧好吧!晚上一定再加更一章。)

【奖励内容】

美军1942年研制并量产的m3黄油枪冲锋枪全套技术资料(中文版),包含完整生产线设备:轧钢机、冲压模具、铸造件等。

(请选择合适时空节点接收物资)

嗯?

就只有这一项奖励吗?

没有别的了?

不过m3冲锋枪......

就是那款造价仅20美元,却在二战期间生产了上百万支的美军制式武器?

现在可是1940年,这款枪连设计图纸都还没诞生呢!

如果现在交出中文版技术资料,

人类军工史上第一支m3冲锋枪的国籍恐怕就要从变成了。

最妙的是它的成本——50块大洋的造价,比进口的毛瑟手枪还便宜!

不过美军能够实现低价量产,

依靠的是完善的工业体系:精密轧钢、冲压成型、无缝焊接......

八路军现在连合格的钢材都难以保证,

但若能解决炼钢问题,这款枪绝对值得全力研发!

现在就拿出来?

太冒险了!

陈潇的身份本来就引人怀疑,

要不是靠土豆良种立下大功,早就被严加审查了......

得等待最佳时机。

正当他思索之际,刘强跑来汇报战果:

校长,旅长,共歼灭敌人67人。

缴获陌生型号冲锋枪50支、掷弹筒9具、三八式步枪9支、手枪8支。

各类弹药还未清点完毕。

陈潇突然皱眉:全部歼灭?我记得还有重伤员!

刘强委屈地说:不是您经常说鬼子宁死不降吗?

(这可是学校的传统啊!)

胡闹!陈潇看了旅长一眼,

立即将伤员处理妥当押送过来——务必绑牢固!

这些俘虏赤手空拳都能闹出事端。

遵命......

刘强阴沉着脸退下,不一会儿便架来两名关节脱位的战俘。

干得漂亮!这三个月的捕俘术没白练。

见士兵将俘虏重重摔在地上就溜走,

陈潇咬着盘算加练方案,

猛然察觉异常......

倘若独立团仍像先前那样伤亡惨重,李云龙就该现身了。只要李云龙一露面,这些士兵除去个别留下当教官的,其余都得物归原主。恐怕明日李云龙就得来电要人。

算了,饶过这群兔崽子吧!

旅长岂会察觉不到学员兵对羁留日俘的抵触?但他胸怀宽广,自不会与他们一般见识。在他眼中,这些兵个个都是心头肉。

两名日军俘虏如蠕虫般在地上挣扎,口中秽语不断。然而无论是陈潇还是旅长,都对他们的叫骂置若罔闻。听得厌烦,陈潇干脆上前卸了他们的下巴。

给我这俩废料作甚?既不能果腹,又不能御寒!旅长佯装嫌弃。

你可掂量清楚,当真不要?指不定押回总部能审出日军特战队的训练秘籍。陈潇呲牙一笑,我就不信你不动心!若真没兴趣,我这就成全他们武士道精神,让他们战死沙场!

成!既然你诚心相赠,老夫就厚颜收下了!旅长不是扭捏之人,转而关切战况:依你之见,你的学生与日军特战队相较,孰强孰弱?

陈潇斩钉截铁:自然是日军特战队更胜一筹。此番能以五十余人击毙如数敌军,主要倚仗两点。

其一,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占了伏击之利,打对方措手不及,并迅速撤离。哪怕迟疑片刻,都可能损兵折将。

其二,我们动用迫击炮与掷弹筒,预先标定射击参数,再用照明弹令其无处遁形。我们在暗,可视其动向,他们却难觅我行踪。

但若正面交锋,这五十余人怕是无一生还。敌军自动武器精良,枪法精准,掷弹筒更是迅猛狠辣。

听罢,旅长心下了然。

......

山本特工队来时趾高气昂,目空一切,仿佛整个亚洲战场都不堪为敌。可如今溃逃途中,眼见倾注心血的特种大队由八十六人骤减至十九人,山本一木满心悲怆。

他复盘战局:敌军发动三轮攻势,他回击三次。可对方击溃了他的特种大队,却连一具遗体都未留下。

侦察兵分明在五百米内巡察过,竟未发觉敌踪。待侦察兵通过,对方才在两百米处发起突袭。首轮攻击仅持续七十余秒,在他的掷弹筒还击前就已撤走。次轮亦是如此。

当他率众冲上山脊时,敌人早已遁去,连对方样貌着装都未看清。继而遭遇狂轰滥炸,八十六人仅剩十九人仓皇逃回。奇耻大辱!

如此迅捷的攻防转换,对方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会有这般强悍的精锐小队?

骤然间,他瞳孔骤缩,如遭雷击——

莫非......这就是八路军的......特种部队?

这个念头令他毛骨悚然。特种部队雏形源自德国,如今也是在德国发扬光大,亚洲地区恐唯日本具备此等军事理念。

八路军怎会拥有?

什么?八路军竟有特种部队?断无可能!

该不会是山本君为掩饰败绩编造的托辞吧!

平陆勇夫少将统领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始终对山本推崇的特种作战学说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再精锐的小股部队也抵不过钢铁洪流——飞机炸完重炮轰,炮火犁地后大军压境,哪还有啃不下的硬骨头?日军横扫大半个中国,靠的不正是这等堂堂正正之师?

望着铩羽而归的山本一木,平陆勇夫眼底闪过轻蔑。陆军省拨给最精悍的士卒,配备最尖端的武器,拨付最丰厚的军费,换来的竟是这般惨败,简直令帝国陆军蒙羞!

山本一木脖颈青筋暴起:属下甘愿领受败军之责,但此番折戟,确是栽在八路军的特种部队手中。杨村遭遇其主力团时,我军尚能且战且退,真正致命的是撤退途中遭遇的伏击——唯有专业特种部队,方能将我们逼入如此绝境!

他攥紧佩刀继续道:将军明鉴,难道您真相信寻常八路游击队能全歼我百里挑一的特攻队?他们精准卡在我军侦察间隙,在两百米绝佳射距发起突袭。轻重机枪与迫击炮组成的交叉火网仅持续六十秒,却像掐着表般在我反击前夕转移——这分明是对我部战术了如指掌!

更可疑的是,山本声音发颤,杨村守军仿佛整装待发,撤退路线上的伏击点更是提前标定诸元。种种迹象表明......他猛然收刀立正:我军情报系统已遭渗透!

指挥部内空气凝固。平陆勇夫虽鄙夷特种作战,却知山本绝非信口开河之辈。看来是该好好整顿那些墙头草般的伪军了。而筱冢义男中将凝视着作战地图,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特种部队四个字。

这位传统陆军出身的老将忽然脊背生寒。倘若八路军真练就了比山本特攻队更犀利的尖刀,哪天直插第一军司令部乃至华北方面军总指挥部......他抬头望向窗外飘落的樱花,第一次对以特种制特种的理论产生了动摇。

筱冢义男久久不语,山本挺直腰板静候指示。许久,他听见上司发问:若重组部队,多久能投入作战?此次规模不得低于二百人,山本君,务必吸取教训!

山本精神为之一振。这份振奋并非来自免于惩处,而是筱冢义男终于认可了唯有特种部队才能对抗特种部队的论断。那支歼灭他麾下精锐的无名之师,显然令将军同样忌惮。

从敌军战术判断,其撤退路线的把控与战机捕捉能力堪称顶尖。但他们有个致命缺陷——装备水平。整场交锋仅闻一门九七式曲射炮与零星掷弹筒动静。自动武器更是匮乏,机枪声至多二十挺,余者皆为杂乱栓动步枪,既有掠自我方的三八式,亦有土制中正式。足见其军火补给极其混乱,严重制约战力发挥。换言之,他们的弹药供给极不可靠,此乃我军绝对优势所在。只要规避伏击圈,再战未必不能扭转局面。我将针对性强化防伏击与反伏击训练。

故呈请三项要务:

一、自关东军及各师团遴选五百精锐受训,淘汰弱者,最终保留两百人。

二、九七式狙击步枪须配备三分之一建制。此战暴露冲锋枪短板——近战虽利,远程全然无用。原拟隐蔽渗透,直取敌首后速离,故轻视远射武器。今方知冲锋枪局限。中国古语云:经一事,长一智。真正的军人不会放任缺陷存在。

三、需大批战俘实练搏杀,无论劈刺格斗,皆需活体标靶。恳请调拨战俘营囚犯若干。夺人性命与空手操练截然不同,我要锻造的是能用牙齿撕碎对手的死士。

......

战俘营内,中央军第二十七师中士班长魏大勇因伤被囚多时。数百战俘挤在严密看守中,每日仅得一碗清可见底的稀粥续命。

听说了?瘦弱的都拉去掘壕了,咱这样的壮汉,怕是要派别的用场。有人压低嗓子道。

另一人冷哼:横竖没好下场,逮着机会就跑!

逃出去一个是一个,回头给弟兄们报仇!

这番耳语虽轻,却逃不过魏大勇的耳朵。他眯眼细听,暗自盘算。

什么主力团?屁!根本是发面团!指挥混乱,蠢不可及!

总部作战室里,老总暴怒难抑,连茶碗都掼得粉碎。

打得什么烂仗?整编团竟被小股敌人揍得找不着北!这种团长只配喂马!

随即厉声对参谋喝道:立即撤职查办!

独立团驻地距总部不足三十里。战事甫歇,战报就已呈上。此役折损远超预期。原本剧情中,战士们措手不及,冲出营房者寥寥。

但此番独立团早有戒备,众人严阵以待。反应快者增多,冲锋者亦增,牺牲自然更甚。

因防御方向误判,敌军自断崖突袭,致阵地后方门户洞开,遭山本特工队弹雨覆盖,折兵近三百。

敌军一击即走,未遗半具尸骸。

老总翻阅战报后勃然大怒。初次遭遇这类敌军的他,误判独立团战斗力衰退。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他看来,独立团的拙劣表现完全归咎于团长指挥不力。震怒中,他立即下达撤换团长的指令。

但撤职令下达后,继任人选却令指挥部陷入困境。八路军本就缺乏军事干部,营团级指挥官更是捉襟见肘。

老总向师长感慨:必须物色能将重振三旅独立团,主力部队决不能垮!

师长赞同道:选帅需谨慎,强兵先择将。

老总沉思良久,突然发问:李云龙现在何处......

......

深夜的李云龙正在被服厂酣睡,而陈潇却毫无睡意。战斗结束后的返程中,他带领部队跋涉数十公里,行军节奏却比来时从容许多。

学员们斗志昂扬。这场战役意义非凡,他们击败的是校长口中的精锐特种部队,远非往日小规模遭遇战可比。

陈潇暗自思忖:若因自己的预警使独立团损失轻微,孔捷未被撤职,李云龙是否就与独立团失之交臂?

但即便错失良机,凭借四十余名侦察兵学校的骨干力量,即便接手新编兵团也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原本萦绕心头的愧疚,此刻已荡然无存。

旅长原欲骑马先行返回新一团或旅部,却被陈潇劝阻。

山本一木残部下落不明,岂能掉以轻心?

若其怀恨在心暗中尾随又当如何?

虽无迹可寻,但潜在威胁始终存在。

谁都可以冒险,唯独旅长不能涉险!

无奈之下,旅长只得随主力部队撤回新一团驻地。东方既白,朝阳初升。

他立即接通旅部电话,详细汇报事件经过,并顺带询问独立团伤亡情况。

经精确推算,山本特工队的行动时间与路线,唯一可能遭遇的正是独立团。

旅长直指核心地询问独立团损失,想确认这支昨夜被陈潇率五十余人重创的日军特种部队真实战力。

得到的答复令他震惊:牺牲近三百战士,竟未能击毙一名敌军?

如此悬殊的对比令人骇然!

独立团在山本特工队面前溃不成军,说是突袭也不为过。

然而这支令独立团溃败的特种部队,在陈潇指挥的侦察兵学员伏击下同样不堪一击。

普通战士与侦察兵学员的差距真有这般悬殊?

得知总部已命李云龙整顿独立团提升战力,旅长当即作出决断。

......

这几个月来,李云龙是否学会绣花尚不可知,但缝制被服的手艺倒是精进不少。

此刻他正独占一台手摇缝纫机,全神贯注地缝制棉衣。

通讯兵匆忙赶来传达老总命令,要求他立即赴任独立团。

不去!老子就不去!凡事总得讲道理,当初凭什么撤我主力团长职务?

李云龙竟敢违抗老总直接命令。

李团长,这可是老总亲笔签发的调令!

李云龙倔脾气上来:就算是玉皇大帝下旨也不去!打仗立功反倒降职,天底下没这个理!不去......打死都不去!

话音未落,房门被猛地推开,来人厉声喝道:李云龙!

回头看见旅长威严的面容,李云龙瞬间变了脸色,赶忙堆笑起身:哎呀!旅长大人。

他快步上前敬礼:报告旅长!

陈旅长扬起马鞭:怎么?要我给你准备八抬大轿才肯上任?

面对旅长训斥其战场抗命,李云龙仍在耍小聪明。明知回不了原部队,仍故意提及,活像商人坐地起价。

李云龙碰了钉子后,转而想要张大彪。

他琢磨着,旅长已经驳过一次面子,总该给个台阶下。

这招对旅长向来管用——先狮子大开口,再退一步,总能讨到便宜。

可这回他失算了,完全没察觉已经落进了旅长的圈套。

「要张大彪行,但你私自留给陈潇训练的老兵,一个都不准动!」

「侦察兵学校这期毕业生,旅部全部接收!」

李云龙心里咯噔一下,暗叫糟糕,旅长怎么盯上他苦心栽培的苗子了?

原来旅长早算准李云龙还不知道昨夜那场仗,更不知晓这些学员的本事。

特意摆了这道龙门阵,就等他往里钻。

李云龙哪肯认栽?

这好比剜心头肉,怎么割都疼!

「旅长,您这不讲理啊!跟土匪抢劫有啥区别?」

旅长憋着笑,心想这小子也有吃瘪的时候,往日讨价还价的本事哪去了?

每次谈判,李云龙都先抬高要价,再假装吃亏,最后装模作样接受条件,偏生这套把戏屡试不爽。

今天也该轮到我摆你一道。

「没得商量,47个学员留7个当教官,剩40个。你拿20个,另外20个必须到旅部报到。有意见?」

最后三个字斩钉截铁,直接把话堵死。

「没意见,哪敢有意见?恶婆婆抢嫁妆,新媳妇也只能认命!」

前半句嗓门洪亮,后半句变成蚊子哼哼。

幸亏旅长耳背没听见,否则非得治他个山头主义的罪名。

等旅长走远,李云龙偷着乐,麻溜收拾铺盖准备赴任。

可到了独立团,看见战报和侦察兵学校的战绩,他肠子都悔青了。

事不宜迟,听说学员毕业,他火速派人去学校,把旅长挑剩的20个侦察兵全搂进怀里,就怕总部闻讯抢人。

果然,总部已收到消息。

独立团这边,近两千号人马虽未溃败,却折了三百,连根敌人毛都没捞着。

侦察兵学校呢?

五十号人,十分钟解决战斗,放跑十九个,活捉两个,干掉六十五个鬼子特种兵。

两相比较,简直是云泥之别。

虽说侦察兵学校打的是埋伏,可独立团不也提前得了警报做了防备?

谁成想敌人能从绝壁爬上来?

这就是轻敌的代价,战场上容不得半点疏忽。

由此可见,侦察兵学校确实有两把刷子,带出来的兵个个是尖子。

总部立刻盯上这批好苗子,听说陈旅长要走二十个,李云龙也截留二十个。

起初想从李云龙手里要人,转念一想独立团刚吃了败仗,这二十人正好重振士气,便不好开口。

于是总部转向陈旅长要人,硬生生分走十个,疼得陈旅长直嘬牙花子。

这边厢,李云龙刚替孔捷向老总说情,保住副团长位子,免了他去马厩报道的厄运。

「战报你看了,陈潇的话你也听见了。这仗输在不了解新兵种。说实话老子也不懂,但陈潇懂。这秀才,还真是个百事通。」

“他讲过了,要是把学校的学员直接拉到野外跟敌方特种部队硬碰硬,肯定占不到便宜。这次能取胜,全靠着掷弹筒和迫击炮的火力支援,再加上提前设好的埋伏。”

“老孔,吃一堑长一智嘛。我已经把剩下的那20个侦察兵学员调过来了,咱们也得弄一支这样的队伍。”

孔捷缓缓吐出一口烟,眉头紧锁:“这次是我大意了,我总觉得后山那片断崖根本没人能爬上来。可谁想得到,高手在民间啊。咱们上不去,不代表别人不行。没在那儿安排岗哨,确实是疏忽了。听说这批学员也算半支特种部队,这20个人就交给我带吧!我倒想瞧瞧,特种兵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知己知彼的道理,我懂!”

李云龙嘿嘿一笑,直接揭穿他:“孔二愣子,你小子那点心思瞒得过我?少跟我耍滑头。我准备从全团挑30个最能打的,加上这20个,组成一个加强排。这个排归我亲自指挥,按秀才的法子训练,必须练成全团最锋利的尖刀!敌人有的,咱们也不能缺。你就甭惦记了,你这个副团长指不定能干多久呢,万一你调走了,老子的尖刀排岂不是被你拐跑了?”

……

独立团操场上,20名侦察兵列队站定,向李云龙报到。

“报告团长,侦察兵学员集合完毕,应到20人,实到20人!”

李云龙目光扫过众人:“你们的事我都听说了,校长在你们每个人的档案里都记了战功。黄小庆,你小子能用一支步枪压得炮楼里的敌人抬不起头,掩护队友靠近投弹。李双全,那颗是你扔的吧?半斤多的,别人35米能进筐就算合格,你倒好,木柄60米照样进筐,小鬼子的香瓜你也能扔45米远,校长给你起的外号叫人形掷弹筒,对吧?还有你,听说你日语溜得很,最爱冒充鬼子打电话骗开炮楼,带队轻松端掉据点?你,攀岩最厉害,校长说独立团后山的断崖对你来说就跟走平路似的,山本特工队能做到的,你们也行。还有你……”

一一评点完,李云龙才说到正题:“你们都是好样的,但校长说了,光靠几个人成不了气候,得把本事教给更多人,杀更多鬼子。这话文绉绉的,我听着别扭,干脆直说了——一个人再能打,给你挺机枪能杀几个?要干就一起干!大伙说是不是?所以我从全团挑了30个精锐,跟你们组成尖刀排。以后你们就是独立团的刀刃,哪儿最难啃,哪儿就是你们的战场!明白了吗?”

“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哈哈哈!这话带劲,老子爱听!”

……

“魏和尚,转到这儿好几天了,你伤养得差不多了吧?”

战俘营换了地方,但关着的还是原来那批人,只是少了一些。现在只剩两百来号。

“你们滴,出来……”

魏大勇在战俘营的伤势早已痊愈,当初只是被爆炸震晕才被俘。日军专门挑选了他们这批身强力壮的俘虏,体弱顺从的早已被押送到各处矿井干活。

队伍行进到中途,魏大勇暗中打量着周围环境。二十多个日本兵分散警戒,炮楼上的四个鬼子正操作着九二式重机枪——这种武器通常需要四个人配合:供弹手、润滑员、装填手各司其职。

队伍停下时,魏大勇注意到前方列队站着一群特殊装束的日军。他们戴着哑光钢盔,身穿防护背心,手持德式冲锋枪,腰间别着手枪。领头的军官先用日语训话,突然改用中文问道:想要自由吗?说完扔出三把手枪。

只要你们三个人能打倒我的一个士兵。军官话音刚落,立即有战俘捡起武器站了出来。这时魏大勇发现炮楼上有人正在悄无声息地解决重机枪组的哨兵。

魏大勇快速环视四周,发现只有那个人在单独行动。那人已经干净利落地干掉了四名机枪手,正调转枪口瞄准不远处的三排怪异日军。

最先站出来的战俘找到两名同伴,立刻向面前的敌人发起攻击。三人似乎都有些身手,招式有模有样。但对手实力强劲,短短几个回合就将他们全部放倒。

看到这一幕的战俘们纷纷倒吸凉气,再没人敢上前挑战。

日军军官再次开口嘲讽:没人敢来试试吗?你们也配叫军人?简直是一群懦夫......

魏大勇挤出人群:我来!

他紧盯着军官腰间的手枪,察觉到炮楼上的人正在等待时机。如果那人发动攻击,自己有枪才更保险。

就你一个人?军官轻蔑地问,你可以再找两个帮手。

不用,我一个人就能宰了你!魏大勇压低声音道。

有意思!小泉,你来陪他玩玩。军官指派一名手下应战。

我不跟他打,就找你!魏大勇冷声道。

挑战我?有胆量。我允许你用刀。军官满脸傲慢,看着眼前高大的战俘仿佛在看待宰的牲畜。

留着你的破刀修指甲吧!我空手照样收拾你!

魏大勇余光瞥见炮楼上的人已经给重机枪装好弹链。必须速战速决拿到手枪,否则心里不踏实。

心中焦急,动作更加凌厉。军官招招直取要害,魏大勇侧身闪避,反手扣住其手臂,另一手猛掐其下巴用力一扭——咔嚓!颈椎断裂的声音清晰可闻。

他顺势将尸体作为盾牌,单手抽出军官的手枪,上膛后立即开火,最近的日军接连中弹倒地。

抢枪!魏大勇怒吼。惊慌的战俘们这才醒悟:血肉之躯怎能快过子弹?

炮楼上的九二式重机枪突然咆哮起来,弹雨像镰刀般扫向列队的日军特种兵。空旷的场地上,不论是新兵老兵,在精准的机枪火力下都像麦秆般纷纷倒下。

外围警戒的日军这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

发什么呆!抢武器!魏大勇扑向倒地的敌人,直奔冲锋枪和弹匣。炮楼上的机枪完成换弹,死亡的火舌再次喷吐。

九二式重机枪缺乏保养,才打了两排子弹就卡壳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魏大勇亲眼看见重机枪故障,他迅速翻滚夺过一支冲锋枪,抬手就是一梭子子弹,顺手从鬼子尸体上摸出两个弹匣,闪身寻找掩护。毕竟在枪林弹雨中,站在空旷地带就是活靶子。

魏大勇曾是班长,对冲锋枪的操作驾轻就熟。枪械之理,触类旁通。眨眼工夫,几具鬼子尸体已横陈脚下。三十发弹匣顷刻告罄,他在更换弹匣的间隙,三八式步枪的声响骤然传来,环顾四周,残敌已被消灭殆尽。

炮楼上那人早已丢下重机枪,转而操起步枪。瞬息之间,十发子弹呼啸而出,将敌寇悉数击毙。

其余战俘此刻才纷纷夺得冲锋枪,迅速占据要隘警戒。未获武器的战俘则利落地捆绑残余鬼子。尘埃落定,众人目光齐齐投向炮楼——一名男子正从容拾级而下。

他肤色白皙,相貌清俊,身形挺拔,约莫一米八有余。一袭文人长衫加身,辨不出所属阵营,手中步枪却与他儒雅的气质极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