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孔昊耐心解释:政委,这也是形势所迫。咱们兵工厂粮食储备尚可,但肉食严重匮乏,仅有腌制的腊味存货。原先特战队规模小尚可维持,如今新增五百余人,加上兵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营养需求,肉食供应捉襟见肘。周边市集的禽肉已被我们采购一空,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国外推行科学养殖,禽类五十日即可达四斤重量,蛋禽年产蛋超两百枚。大型养殖场可育养百万规模,足以供给整座城市的肉食需求。

听闻五十天就能培育出四斤重的禽类,秦政委顿时眼前一亮。若真能实现,确实可以彻底解决八路军肉食短缺的困境。

特战队物资紧缺,每天一个鸡蛋的供应已让后勤不堪重负。驻地附近的老乡们连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饲养家禽牲畜。鸡蛋不易储存,放久了就会坏掉。

要是能自己养鸡,难题就能解决。

可他还是心存疑虑:小孔,想法不错,但听说外国养鸡得用特制饲料。咱们兵工厂粮食库存紧张,哪有饲料喂鸡?光靠吃野草长得慢,不划算。

孔昊露出神秘的笑容:这个我早有准备,您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他领着秦政委来到附近的场地。这里整齐排列着二十四个一平米的水泥池——多亏兵工厂自产水泥,施工速度很快。

每个池子约十公分深,中间隔着近两米长的投料台。上方搭建了遮阳挡雨的棚子。

秦政委看着这些奇怪的设施,好奇地问:小孔同志,这些池子是做什么用的?

孔昊笑着说:您马上就能见证奇迹。随即下令:全体注意,开始作业!

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立即行动。他们用细网打捞池中生物,冲洗后装入容器。由于气味难闻,所有人都戴着简易口罩,孔昊和秦政委也站得稍远。

半小时后,负责人提着两个容器走来。秦政委仔细一看,惊讶道:这是...蛆虫?

孔昊点头确认,先让人去称重,接着解释道:政委,这是蝇蛆幼虫。国外研究显示它们富含优质蛋白,是绝佳的饲料。就是培育时会有些味道。

秦政委毫不在意:比起饿肚子,这点味道算什么?老百姓可没那么讲究。小孔,快说说具体怎么操作?产量多少?

他眼中充满期待。这种不用粮食就能生产饲料的技术,对部队和老乡都是好事。

孔昊详细说明:其实很简单。先用水泥建防渗水池,总共只用两百斤水泥。在投料台放动物内脏吸引苍蝇产卵,再推入池中。

每天添加畜禽粪便做培养基,四到八天就能收获。除了初期建设,后面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比如养鸡场的下脚料正好能利用。

我把这个系统命名为生态循环技术,虽然还需要改进。

秦政委听完赞不绝口。谁能想到讨厌的苍蝇还能这么用?更难得的是孔昊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生产流程。

这时负责人来报告:总顾问、政委,今天收获十五斤蝇蛆,比昨天还多半斤。

孔昊满意地点头,嘱咐道:要做好记录,总结经验,争取提高产量。

等负责人走后,他对秦政委说:政委,按十五斤产量计算,加些麸皮或米糠就够五百只鸡的营养。

这种饲料蛋白质丰富,养鸡养猪都合适,能加快增重。

只要在养鸡场附近挖几个小水池就行,操作很方便。

现在兵工厂已经建了几十个这样的场地,预计两个月后就能给部队提供大量肉食。

秦政委听完热烈鼓掌,由衷赞叹:太妙了,这简直就是为咱们八路军量身打造的!

小孔同志,总部准备将这套养殖技术在全军推广。若能解决部队的肉食供应问题,你就是最大的功臣。

孔昊早有准备,让助手拿来一份资料递给秦政委:政委,这是我根据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们实际情况整理的技术手册。

里面详细介绍了多批次循环养殖、豆渣血水培育、池塘吊笼养殖等多种方法。

各根据地条件不同,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家禽家畜养殖,还能用于渔业生产,原材料都很常见。

秦政委仔细翻阅手册,越看越振奋。这样实用的技术正是八路军急需的。

他郑重表示:小孔同志,我立即组织人员誊抄报送总部,越快推广效益越好。

孔昊点头回应:好的。我们会持续完善数据,及时更新补充。

要不要去养殖基地实地考察?

两人来到养殖区,只见成排的竹制鸡舍整齐排列,场面十分壮观。

秦政委虽然见过农家散养鸡,但首次见到这样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每只鸡都被限制在狭小空间,只能伸头进食。

小孔同志,老乡们养鸡都是放养,你这样集中饲养有什么讲究?

孔昊解释道:国外研究显示,散养会消耗营养在活动上,影响增重速度。

限制活动范围能加快育肥。这些竹笼通风良好,能有效预防疫病。

底部采用网格设计,粪便直接落入收集盘,便于每日清理。

这样饲养出栏周期短,唯一的不足是肉质不如散养鸡细腻。

秦政委听罢笑道:现在战士们一年到头难得吃肉,哪还讲究口感?那也太不知足了!

对了,这个区域总共饲养了多少只鸡?

目前存栏3000只,包括2000只肉鸡和1000只蛋鸡,计划扩大到8000只规模,同时在其他区域新建养殖场。

现在主要制约是雏鸡供应跟不上,等人工孵化技术完善后,就能实现批量养殖,持续为部队提供禽肉和禽蛋。

整个养殖场只需二十名工作人员,就能创造可观效益。

现在我们去蛋鸡养殖区看看,那里的场景更令人震撼。

孔昊设计的多层立体鸡笼,母鸡产蛋后会自动滚入竹制集蛋槽,与饲料槽完全隔离。

秦政委走进鸡舍,看到下方堆满了新鲜鸡蛋,洁白的蛋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工人们提着竹篮来回穿梭,将收集的鸡蛋送往仓库登记。

孔昊询问负责人:这几天的产量如何?

负责人翻开记录本汇报:

1号养殖场现有蛋鸡1120只,前天收获980枚,昨天1024枚,今天预计超过1000枚。

蛋鸡数量每天都在增加,按计划最终将饲养2000只蛋鸡和6000只肉鸡。

孔昊满意地点头,对秦政委说:

政委,我建议每天调拨600枚鸡蛋保障特战队,其余的分配给兵工厂改善伙食。

等产量提高后,可以把煮熟的鸡蛋磨成粉加入炒面,既补充营养又方便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