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262章 残卷溯源揭阴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木棉种子的根系在沙层下延伸,像一条无声的蛇,贴着地脉向前爬行。李文坐在玉门关地牢入口的石阶上,指尖搭在罗盘边缘,能感受到那股微弱却持续的震动——青铜片正被带往楼兰旧市方向,速度不快,但路径清晰。

他没下令追击。

这种事,急不得。

地牢里关着昨晚从粮仓外围抓到的商队随从,三根指头粗的铁链锁住肩胛,经脉被冰莲精灵冻住,连梦都做不了。李文走进去时,那人正靠着墙角喘气,嘴唇发紫,眼皮颤个不停。

“你还记得自己是谁?”李文问。

对方喉咙里滚出一声呜咽,像是想说话,又像是被什么卡住了舌头。

李文抬手,松树精灵从袖中飘出,落在俘虏头顶,细长的枝条垂下,轻轻触碰其太阳穴。紧接着,罗盘微转,星图调至“破妄”频段,一道低频震波渗入识海。

俘虏的身体猛地一挺,眼白翻起,嘴角溢出血丝。

记忆封印不是小事,尤其是用匈奴古咒设下的那种。强行破解,轻则失神,重则癫狂。但李文没得选。

三息后,震波收束。

俘虏咳出一口黑血,眼神终于有了焦点。

“谁给你的货?”李文声音没变,还是那种平平淡淡的调子。

“……每月初七。”那人喘着,“楼兰市集,换香料。”

“换给谁?”

“不知道……从来不见人,只收紫晶石粉,留下木匣。”

李文点头。和预想的一样。

他转身走出地牢,呼衍铁已经在外面等着。

“查上个月交易记录,所有用紫晶石粉换过西域香料的商队,全部列出来。”

“是。”

不到半个时辰,名单送到了书房。

七支商队,五次交易,时间全集中在残卷流出前五天。更巧的是,这些商队出发地都在匈奴控制区边缘,名义上做香料生意,实际上运的货单里从没出现过香料。

李文把名单推到一边,召来了云姬。

她进来时手里拿着那本《汜胜之书》残卷,封面已经泛黄,边角磨损,看起来像是传了好几代的老物件。

“你看看。”李文说。

云姬没说话,指尖拂过纸面,闭上眼。她的空间感知力像一张网,缓缓渗入纸张纤维。一秒,两秒,三秒——她的眉头忽然一皱。

“夹层里有东西。”

她取出一把薄如蝉翼的玉刀,轻轻划开装订线。一页纸被完整剥离,背面赫然浮现出一层暗纹——扭曲的线条交织成环,像是某种符号,又像是被刻意隐藏的阵法。

李文盯着那纹路看了片刻,从罗盘中调出一组数据,比对频率。

“是气运符纹。”他说,“缓慢吸收持有者的意志力,长期研读会让人变得迟钝、顺从,甚至无意识地传播它。”

云姬睁开眼:“这不是农书,是诱饵。”

“对。”李文站起身,“有人想让我治下的百姓依赖这些残卷,以为学了就能增产,其实是在慢慢削弱他们的判断力。等他们习惯了照本宣科,就不敢自己想办法种地了。”

这才是最狠的地方。

不是毁田,不是烧粮,而是让人自己放弃思考。

他走到窗前,远处藏书阁的轮廓清晰可见。李守诚前两天还因为族中子弟私下抄录残卷的事跟他争过,说“祖法不可弃”。现在看来,那些所谓的“祖法”,早被人动了手脚。

李文没动怒,只是叫人把残卷和交易记录一起封进木匣,送去议事堂。

一个时辰后,李守诚来了。

老头穿着旧式长袍,背有点驼,手里拄着一根乌木杖。他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木匣,抽出那页带暗纹的纸,凑到光下看了半晌。

然后他把纸拍在桌上,声音不大,却震得烛火一跳。

“这是假的。”

李文没接话。

“笔迹像,纸也像,连批注的语气都像先祖手笔。可这东西……”他指着暗纹,“根本不是我们李家的东西。这是往祖宗脸上抹黑!”

李文这才开口:“已经流入龟兹、焉耆、伊吾三个小国,那边的农官最近都开始照着这本残卷调整耕期。”

“那还等什么?”李守诚抬头,“让我带人去查族中藏书。凡不是官颁版本,一律焚毁。一个字都不能留。”

李文看了他一眼。

这个老头,从前连改一句耕法都要吵三天,现在却主动要求清理门户。

他知道,这是信任的转折点。

“可以。”他说,“但别只查李家。所有通过非官方渠道流入的农书,全部收缴。另外,从今天起,官颁农书必须加盖植物精灵印记。没有印记的,一律视为伪卷。”

李守诚点头,转身就走。

云姬留了下来。

“你觉得呼衍枭会就此罢手?”她问。

“不会。”李文摇头,“他既然敢用这种手段,就不会只放一本书。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善意’的东西流进来——药方、兵器图、甚至政令模板。表面上帮我们,实际上在根子上腐蚀我们。”

“那你打算怎么办?”

李文低头看着罗盘,星图正在缓缓旋转。

“反向追踪。既然他靠紫晶石粉传递信号,那就顺着这条线,把他的据点一个个挖出来。不过……”他顿了顿,“不能用兵。”

“为什么?”

“因为他希望我们动兵。”李文冷笑,“一开战,百姓就会慌,一慌就更容易相信‘现成的答案’。他要的就是这个节奏。”

云姬沉默片刻:“所以你打算用别的办法?”

“用种田的办法。”李文说,“他用假农书骗人,我就让真农策落地。让每一户百姓都亲眼看到,不用残卷,照样能丰收。当他们发现自己比书还懂地,那些假东西自然就没人信了。”

云姬看着他,忽然道:“你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不是知道。”李文纠正,“是猜到。从我决定以农立国那天起,就有人会觉得,这种‘软办法’好操控。他们以为,只要控制了知识,就能控制人。”

他抬手,从布袋里取出一粒种子,放在掌心。

“但他们忘了,地里的东西,从来不是谁写在纸上就归谁的。”

种子微微发芽,一根嫩绿的茎钻出表皮,迅速长成一株小苗。李文轻轻一吹,小苗化作无数光点,顺着窗缝飞了出去。

那是甘蔗精灵的分身,带着新的种植指令,飞向千亩试验田。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验证结果送到了。

三十七个村子试用了新耕法,其中二十九个实现了亩产提升。最高的,比旧法多出四成。

李文把报告看完,放进抽屉。

他知道,这场仗才刚开始。

但他也清楚,自己已经握住了最稳的一条线——

土地不会骗人,种下去什么,就长出什么。

房门被推开,云姬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块刚从楼兰方向送来的青铜残片。

“信号源停了。”她说,“就在旧市南街,一家叫‘归禾’的客栈地下。”

李文站起身,走到案前,将罗盘平放。

星图自动校准,指向东南。

“不是客栈。”他说,“是地窖。他们把中转站设在卖粮的地方,真是够会挑位置。”

云姬问:“要不要派人下去?”

李文没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张新印的农书样本,翻到末页,那里盖着一枚淡绿色的叶形印记。

“先让下一波官颁农书提前发放。”他说,“覆盖所有边境村落。等人都拿到真的了,再动手也不迟。”

云姬点头,转身要走。

“等等。”李文叫住她,“让木棉精灵准备一批种子,混在新农书的封皮里。一旦有人私藏或篡改,种子会自动发芽,标记位置。”

“你要用活体追踪?”

“对。”李文看着窗外,“他们用书来腐人,我就用书来抓人。”

云姬走了。

李文独自站在案前,手指轻敲桌面。

他知道,呼衍枭不会只靠一本书动手。这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布局。

但他不怕。

因为他手里的牌,从来不只是武力,也不是权谋。

而是——

能让每一粒种子,都长出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