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266章 古卷译秘启新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种子在李文掌心裂开的第三道纹路已经干涸,嫩芽抽出半寸,叶片微微卷曲,像一只试探着张开的手。

他没看那芽,而是将掌心轻轻覆在案上。案角压着一卷泛黄羊皮,边缘焦黑,像是从火里抢出来的。三天前俘虏里搜出这东西时,守卫刚碰了下封皮就倒地抽搐,眼白翻起,嘴里吐着白沫。后来才知道,那不是普通的书,是贵霜祭司贴身带的古卷,文字弯弯曲曲,像蛇缠着骨头爬过纸面。

云姬坐在案对面,指尖悬在卷轴上方半寸,没落下去。

“古梵文。”她说,“但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咬人的。谁想看,它就往脑子里钻。”

李文点头。他已经让向日葵精灵绕着案台转了一夜。那些细小的金黄色光点从叶片边缘渗出,浮在空中,形成一层薄薄的光膜,把整张桌子罩在里面。光不亮,却稳,像是把空气钉住了。

“现在能试了。”他说。

云姬闭眼,呼吸放慢。她的手指终于落下,一寸寸滑过文字。每触一个符号,指尖就轻颤一下,像是被静电打到。她的额角渗出汗,顺着鬓角滑下来,但她没擦。

李文盯着她的反应,也盯着那株向日葵。叶片的光微微波动了两次,第三次时,整株植物突然垂下头,光点散了一半。

“停。”他说。

云姬立刻抽手,睁开眼,喘了口气。

“有陷阱。”她声音有点哑,“第三行之后,文字排列是反的,读进去会触发精神反噬。得绕着走。”

李文从布袋里取出一片蒲公英绒毛,放在卷轴中央。绒毛轻轻颤了颤,静电感应启动,把整页纸的微电流分布映在空中。他用罗盘边缘轻轻一划,星图纹路投射出来,和绒毛形成的电场重叠。

“你走左边,我用植物信号压住右侧的波动。”

云姬再伸手,这次动作更慢。她跳过第三行,从第五个符号开始破译。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她嘴唇微动,无声地念着,像是在和某种东西对口令。

李文没说话,只是一直盯着向日葵。光点又暗了两回,但没再崩溃。他知道,这已经是极限。

直到第四天清晨,云姬猛地抽回手,整个人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闭着眼喘气。

“出来了。”她声音很轻,“四个字——星门共振。”

李文没动。

“什么意思?”

“不是单个门。”她睁开眼,“是网络。星门之间能互相呼应,能量可以顺着频率传过去。就像……一根线穿了几个铃铛,敲一个,别的也会响。”

李文沉默了几息。

他伸手把蒲公英绒毛捏起,放进布袋。然后取出浑天仪,摆在案上。青铜外壳冰凉,星图刻纹深浅不一。他用指尖在“玉门关星门”对应的位置轻轻一点,仪器发出低微的嗡鸣。

“能试吗?”

“能,但危险。”云姬看着他,“如果频率错,可能撕开一道口子,哪怕只开一瞬,也会吸走附近的东西。”

“不会错。”李文说,“我们有参照。”

他从布袋里取出一块青铜片,是上回从贵霜镜阵回收的。他把它放在浑天仪边缘,轻轻一推。青铜片表面残留的震荡频率被仪器捕捉,星图指针微微偏转。

“就按这个节奏来。”

云姬伸手覆在浑天仪顶部,空间感知力缓缓渗入。她调整星图角度,把玉门关星门、贵霜镜阵残片、俘虏古卷上的符号频率逐一比对。李文 meanwhile 调来蒲公英精灵,让它们在浑天仪周围织出静电网络,模拟能量传导路径。

三刻钟后,仪器嗡地一震。

星图上,几道虚线突然亮起,连接成网。玉门关星门的光点闪了两下,随即和另外三个模糊的点同步明灭。

“通了。”云姬低声说。

李文盯着那几道线,没说话。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星门不是孤立的出口,而是一张网。谁掌握频率,谁就能让能量在节点之间流动。贵霜想复制星门技术却失败,不是因为不懂造门,而是没摸到“共振”这个关键。

他正要收手,浑天仪指针忽然轻轻震了一下。

不是仪器本身的震动,是外部干扰。

他抬眼看向窗外。

夜空平静,星子稀疏。但浑天仪的指针还在颤,方向固定,指向西北——敦煌。

“你看到了?”他问。

云姬已经站起身,目光锁在指针上。“不是自然扰动。是能量反馈,和刚才的共振频率一致。”

李文抓起罗盘,快步出门。

云姬跟上。

两人登上城楼,望向敦煌方向。地平线一片漆黑,沙丘起伏如静卧的兽脊。风不大,吹不动旗角。

等了半炷香。

突然,一道光柱冲天而起。

七彩,笔直,像是从地底刺向天空。光柱持续了七息,和玉门关星门的闪烁节奏完全一致。然后戛然而止,像是被人从背后掐断。

光灭后,天地重归黑暗。

云姬呼吸一滞。

“被动激活。”她说,“不是我们这边开的,也不是贵霜。是外域——有人在另一个世界,独立触发了星门。”

李文站在城楼上,手指扣着罗盘边缘。

他知道贵霜失败了,呼衍枭没这本事,曹操也没动静。那这扇门,是谁开的?

他回想起俘虏的记忆残片——贵霜祭司曾提到“外域回响”,说有人在极西之地见过同类光柱,但无法定位,也无法回应。

原来不是传说。

“能反向追踪吗?”他问。

云姬摇头。“光柱是单向释放,没留下通道痕迹。我们连对方在哪个世界都不知道。”

李文沉默。

他低头看罗盘,星图指针还在微微震颤,像是被什么牵着。

“贵霜想抄我们的路,抄错了。”他说,“但有人,自己走通了。”

云姬看着他。“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李文声音很平,“我们不是唯一知道星门的人。也不是唯一能开的人。”

他转身走下城楼。

云姬跟在身后。

回到静室,李文从布袋里取出俘虏的审讯记录,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祭司曾言,极西有光,非日非月,现则地动,隐则风止。”

他把纸推到云姬面前。

“他们见过。”

云姬点头。“但没能力回应。我们有。”

李文合上记录,放进抽屉。然后从布袋里取出三枚种子,摆在案上。一枚是向日葵,一枚是蒲公英,最后一枚,是刚从粮仓地底采来的冰莲种子。

他没种。

只是看着。

片刻后,他开口:“传令敦煌哨站,加哨两级,所有夜间巡查加倍。发现异常光亮,立刻上报,不许声张。”

云姬没问为什么。

她知道,这种事,一旦传开,就会乱。

“还有呢?”

“封锁古卷内容。”李文说,“知道‘星门共振’的人,不超过五个。包括你我。”

他站起身,把罗盘收进袖中。

“种田的日子,快到头了。”

云姬没接话。

她看着那卷古梵文,封皮上的焦痕像是某种警告。

李文走到门口,手搭上门框,顿了一下。

“准备迎接未知。”他说。

门开,风灌进来,吹得案上羊皮卷微微翻动。

向日葵精灵的最后一丝光点,在风中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