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593章 未来的挑战,暗流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3章 未来的挑战,暗流涌动

掌心的热意还在,像一缕细火顺着血脉往上爬。李文站在观政台边缘,指节微微收拢,目光从远处百姓离去的方向收回。那股沉甸甸的信任尚未完全消化,可身体已经先于意识做出了反应——他转身时步伐很稳,声音压得极低:“赤奴。”

赤奴立刻上前一步,神情已不复方才的豪放,转为警觉。

“南屯村三处田垄,作物精灵停了多久?”

“不到半刻钟,但同步中断。”李文语速平缓,“没有病害,没有外力破坏,偏偏在同一时间集体停滞。这不是自然现象。”

赤奴眉头锁紧:“有人在试你的底?”

“不止是试探。”李文抬手按在栏杆上,指尖轻敲两下,“是在找农灵体系的漏洞。若只是普通灾祸,植物精灵会自发示警。可这次,它们像是被什么隔开了感知。”

他顿了顿,又问:“乌孙使者入城前,绕道去了哪里?”

“龟兹旧部驻地外围的荒庙。”赤奴低声答,“他们没进去,但在附近停留了小半个时辰,有两人中途离开,往北边沙谷去了。”

“黑纱,还是青铜铃铛?”

“其中一人袖口露出半截黑线,缠着一枚小铃。”

李文眼神微动。巫神教残余的标记,果然又冒头了。他没再说话,闭眼片刻,心神沉入植物精灵的感应网络。南屯村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田埂整齐,作物青翠,几个村民正弯腰除草,一切如常。可就在那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之下,土壤中的生命律动曾有过短暂的断裂——就像一根琴弦被人轻轻掐住,无声无息地断了一瞬。

这手段很隐蔽,若非他与植物精灵同频已久,根本察觉不到。

“呼衍铁最近在哪?”

“刚回玉门关整顿驼骑兵,昨夜还亲自巡了一趟西哨。”

李文点头,随即唤来一名侍从:“去传令,让他今夜之前赶到主城,不必惊动旁人,直接来东廊候命。”

赤奴皱眉:“你要查内线?”

“现在还不知道是外敌渗透,还是里应外合。”李文睁开眼,视线扫过城外沙丘,“但既然敢动农灵,就说明他们已经摸清了一些事——比如,运朝的根本不在刀兵,而在这片土地能养活多少人。”

赤奴沉默片刻,低声道:“要不要先把乌孙使团软禁?”

“不必。”李文摇头,“让他们住进驿馆,照常接待。你派两个亲信混进守卫队,盯住他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夜间有没有人外出。”

“明白。”

话音落下,赤奴转身便走,脚步干脆利落。李文没留他,目送其背影消失在石阶尽头,才缓缓吐出一口气。风从城外吹来,带着一丝干燥的尘味,他抬起手看了看掌心,那股热意已经退去,可皮肤下仿佛还残留着某种震动的余波。

他迈步离开观政台,沿着主道向科学院方向走去。

科学院位于主城中央偏北,是一片由石砖与木构结合的建筑群,外墙爬满了藤蔓,几株灵植在窗台边轻轻摇曳。李文穿过前庭时,正看见云姬站在实验室门口,手里拿着一块刻满纹路的石板,眉头微蹙。

“你来了。”她抬头看他,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凝重。

李文走近:“你也感觉到了?”

“空间裂隙的波动频率变了。”她将石板递过来,“过去七天,低维层出现了三次异常震荡,每次持续不到十息,位置都在南境与西漠交界。不是自然裂开,更像是……有人在尝试构筑通道。”

“单项的?”

“目前看来是。”

李文接过石板,指尖划过上面的波纹刻痕。这种手法他熟悉——消耗气运之力打开跨世界通道,本是他独有的天赋。但现在,竟有人在境外模仿这一过程?哪怕只是粗糙的仿制,也足以说明对方掌握了部分核心规律。

“是谁在背后推这件事?”

云姬摇头:“我不知道具体来源,但能量轨迹里掺杂着一种腐蚀性的暗流,和当年巫神教使用的咒术很像。”

李文眼神一冷。呼衍枭虽败,但他的影响力并未彻底清除。那些散落在西域各处的残部,或许正借着混乱局势重新集结。

“继续监测。”他将石板还给她,“一旦发现通道成型迹象,立刻通知我。”

云姬点头,正要转身,忽又停下:“还有一件事——昨夜子时,敦煌西北三十里外的一处驿站,记录到一批商队入境。领头人自称来自月氏,可登记簿上的印章模糊不清,而且……他们携带的货物清单里,列着二十枚空陶罐。”

“空罐?”

“对。没有任何内容物,却用油布层层包裹,押运方式极其谨慎。”

李文眯起眼。这不像正常贸易行为。他记得很清楚,某些古老的毒蛊仪式中,需要用特制陶罐封存气息,以规避侦测。

“把名单给我。”

“已经誊抄好了。”云姬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我会让实验室加强周边空间监控,若有隐匿行踪者靠近主城,第一时间锁定。”

李文接过纸条,折好收入怀中。“辛苦你了。”

云姬看了他一眼,轻声说:“你也不轻松。”

李文笑了笑,没接话。两人并肩走出前庭,阳光洒在石板路上,映出淡淡的影子。远处传来孩童嬉闹的声音,还有集市开张的吆喝声,一切都显得安宁有序。可他知道,这平静之下,已有暗流在涌动。

午后,他前往李守诚居所。

老族长正在院中翻晒药材,见他进来,放下竹耙,笑着招呼:“这么忙的人,怎么有空来看我?”

“有些农政上的事想请教您。”李文坐下,语气自然,“最近南屯村那边收成不错,我想推广新的轮作法,怕年轻族人不理解。”

李守诚叹了口气:“你是好意,可有些人总觉得,这些要职都给了外人,咱们自家人反倒插不上手。”

“谁说的?”

“几个后生私下议论,说赤奴掌兵,云姬管研,连呼衍铁都能统率精骑,咱们李家子弟却多在后勤打转。”老人摇摇头,“我训过他们几次,也都认错了。但人心这东西,光靠训诫压不住。”

李文静静听着,没辩解,也没生气。他知道,这类情绪不会突然爆发,但它存在,就会成为敌人利用的缝隙。

“明日我打算召集几位青年族人座谈。”他说,“不谈职位,只讲一件事——运朝为什么能活到现在?是因为我们种出了比别人多三倍的粮,是因为每一寸土地都有精灵守护,是因为边关有人肯拼死守住。这些人,不分姓李还是姓别的。”

李守诚看着他,良久才点头:“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李文起身告辞,临走前留下一句话:“血脉是我最看重的东西,但责任,必须交给扛得起的人。”

回到主城中枢,他召来文书官,吩咐准备明日座谈的材料。随后站在外廊下,望着科学院的方向。云姬的身影早已消失在门后,可那份关于空间波动的石板记录,仍在他脑中回荡。

他掏出怀中的纸条,再次展开。月氏商队,空陶罐,西北三十里……

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忽然,一阵轻微的震感从地面传来。极短,几乎难以察觉,就像远处有人重重踩了一下地。

李文低头看脚下的石板。

它没有裂。

但缝隙间,一粒细沙正缓缓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