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白马大祭师 > 第104章 粮道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元元年十月十五日,相州城外的唐军大营已围困城池三日。这三日来,郭子仪多次派人劝降,安庆绪却始终闭门不出,只派少量妖军在城墙上巡逻,偶尔放箭骚扰唐军,双方陷入僵持。

这天清晨,班哲刚起身整理祭师团的法器,帐帘便被猛地掀开,马泽攥着一个瘪掉的粮袋冲进来,脸色铁青得如同帐外的寒霜:“师弟!咱们的粮草被截了!方才去中军粮库领粮,只给了这么点陈米,还掺了大半沙土!”

阿彪紧随其后,手中的铁弓被攥得咯咯作响,少年人眼里满是怒火:“那些粮官说这是监军府的命令,说咱们祭师团‘来历特殊’,要先核查是否有通敌嫌疑,暂时只能按半份发粮!这分明是鱼朝恩故意刁难!”

帐内烛火尚未熄灭,映着马泽手中粮袋里倒出的东西——褐色的陈米中混着细小的沙砾,甚至还有几缕发霉的谷壳,这样的粮食别说果腹,连喂马都嫌粗糙。班哲指尖捻起一点沙土,冰凉的颗粒硌得指腹发疼,他瞬间想起三日前郭子仪叮嘱的“防宦官眼线”,如今看来,鱼朝恩不仅要盯防,更是要从根本上掣肘祭师团。

“冷静。”班哲将沙土倒回粮袋,声音比平时沉了几分,“鱼朝恩要的就是咱们乱了阵脚,若此刻去找他理论,只会落人口实。马泽师兄,你再去其他营队打探,看看只有咱们祭师团被克扣,还是全军都如此;阿彪师兄,你带两个身手好的少年祭师,悄悄去粮道方向探查,看看粮草是否真的短缺,还是被人暗中截留。”

两人听他说得有条理,焦躁的情绪稍稍平复。马泽将粮袋系在腰间,沉声道:“好,我这就去打听,若真是只针对咱们,我定要让其他营的将领知道鱼朝恩的行径!”阿彪则快步走向帐外,临走前不忘回头道:“师弟放心,若让我抓到截留粮草的人,定要他们给个说法!”

待两人离开,班哲走到帐边,撩起一角帘布望向远处的监军帐。那座装饰华丽的营帐在灰蒙蒙的晨雾中格外扎眼,帐外的神策军守卫比往日多了两倍,显然是在防备有人闹事。他摸出怀中郭子仪赠予的地图,指尖落在标注“粮道枢纽”的位置——那里是唐军粮草从魏州运往相州的必经之路,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约莫一个时辰后,马泽先回来了,脸上的怒意更甚:“师弟,查清楚了!除了郭子仪、李光弼两位大帅的嫡系营队,其余各营都被克扣了三成粮草,唯独咱们祭师团,只给了半份掺沙的陈米!我还听说,昨日有一批新到的粮草入营,全被鱼朝恩的人拉去了监军府的私库!”

“果然是他。”班哲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借口‘防通敌’,实则是想逼咱们屈服,要么主动退出相州之战,要么乖乖受他掌控。”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阿彪带着两个少年祭师冲进来,其中一个少年的衣袖还沾着血迹。“师弟!粮道真有问题!”阿彪喘着粗气,将一个刻着“监军府”字样的木牌拍在案上,“我们在粮道旁的树林里,看到几个粮官正指挥士兵把好粮往一辆隐蔽的马车里装,我上前盘问,他们还想动手,这木牌就是从领头的粮官身上搜出来的!”

那木牌是黑色檀木所制,正面刻着“监军府粮监”,背面还刻着一个小小的“鱼”字,显然是鱼朝恩的心腹。班哲拿起木牌,指腹摩挲着上面的字迹,眼神逐渐冷厉:“今夜咱们去会会这些粮官,若能拿到他们截留粮草的证据,便能让鱼朝恩百口莫辩。”

当晚三更,月色被厚重的云层遮蔽,相州城外的粮道旁一片漆黑,只有几盏灯笼在远处的粮库外摇曳。班哲率赵衡、阿彪及十名少年祭师,借着夜色的掩护,潜伏在粮库旁的树林里。赵衡早已在周围布下“隐声符”,连众人的脚步声都被隔绝在符咒之内。

“看,就是那辆马车!”阿彪指着粮库后门,一辆覆盖着黑布的马车正停在那里,几个穿着粮官服饰的人正指挥士兵将一袋袋粮草搬上车,袋口露出的白米颗粒饱满,与白日给祭师团的陈米截然不同。

班哲对赵衡使了个眼色,赵衡会意,从怀中取出几张“定身符”,指尖灵力催动,符咒化作几道黄色流光,悄无声息地落在那几个粮官身上。下一刻,正在指挥搬运的粮官突然僵在原地,嘴巴张着却发不出声音,身体也无法动弹。

“动手!”班哲低喝一声,率先冲出树林。阿彪带着少年祭师们迅速控制住搬运粮草的士兵,这些士兵本就是临时征召的民夫,见祭师团人多势众,又会些“法术”,吓得纷纷跪地求饶。

赵衡则走到被定身的粮官面前,扯下他腰间的令牌——正是与白日阿彪缴获一模一样的“监军府粮监”木牌。他解开粮官的定身符,却依旧封了他的口舌,只留下能听懂问话的能力。

“说,这些粮草要运去哪里?是谁让你们截留的?”班哲蹲在粮官面前,手中圣灵珠散发着微弱的白光,照得粮官脸上满是惊恐。

粮官浑身发抖,眼神躲闪,却不敢不答:“是……是监军大人的吩咐,让我们把新到的粮草分出一半,运去他的私库,剩下的再按‘规矩’分给各营……他说,祭师团不服管教,要多克扣些,逼你们听话……”

“证据呢?”班哲追问,“鱼朝恩有没有给你书面指令?”

粮官急忙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卷,双手奉上:“这是监军大人的手令,上面有他的印鉴……”

班哲展开纸卷,借着圣灵珠的白光,清晰地看到上面写着“截留粮草,分存私库,祭师团粮草减半,以防通敌”,落款处盖着鱼朝恩的监军印鉴,墨迹新鲜,显然是近日所写。

“好,人证物证俱在。”班哲将手令收好,对赵衡道,“把这些粮官和马车都带回咱们的营帐,明日一早,咱们去中军帐见郭大帅。”

当众人押着粮官、赶着装满粮草的马车返回营帐时,天已蒙蒙亮。马泽早已在帐外等候,见众人顺利归来,还带回了粮草和人证,脸上露出喜色:“师弟,这下鱼朝恩再也无法抵赖了!”

班哲却没有放松:“鱼朝恩势大,又有陛下宠信,仅凭这点证据,未必能扳倒他。咱们先将此事告知郭大帅,看他如何处置。若鱼朝恩执意狡辩,咱们再将证据呈给其他节度使,让全军都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清晨的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照进来,落在案上的手令和木牌上。班哲看着帐外操练的唐军士兵,心中清楚,粮道危机只是鱼朝恩掣肘的开始,接下来的相州之战,不仅要面对城外的叛军和幽荧教,还要防备营中的宦官算计。他握紧手中的圣灵珠,指尖传来的暖意让他稍稍安心——只要祭师团团结一心,再加上郭子仪的支持,总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押着粮官返回营帐时,一个身影正躲在远处的营帐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那人正是鱼朝恩安插在祭师团附近的眼线,此刻正快步走向监军帐,准备将所见所闻一一禀报给鱼朝恩。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