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两天的统计之后,周经纬把胡家各种形式的资产账单统计出来。

陈南翻开账单一看,“赤金一万五千余两,白银两百三十万两,坊市三千余家,良田三十万亩,名贵字画一万余幅,绝版古籍两千余本……”

这些数字吓了陈南一大跳,虽远没有和珅那么夸张,但胡家一个末流世家就如此,像清河崔氏那样的五姓七望该富成什么样?绝对比和珅还富!

一个郡大约有两百万亩良田,像云水这样偏向北方的郡,估计也就一百多万亩良田,胡家有三十万亩,相当于占了云水郡五分之一的耕田,何其恐怖。

就胡家珍藏的那些名贵古籍,更是无价之宝,说不定还有躲过焚书坑儒的!

“把这些黄金送到周大人院子里,由周大人再核查一遍!”

周经纬吓了一大跳,“陈大人,这不太合适吧?”

让他核查一遍,这不是在考验他的廉洁度吗?

那么多黄金,哪个干部禁的起这种考验?

随便贪个几千两,这辈子无忧无虑了。

陈南微微一笑,“有什么不合适的,本官相信你!”

“其他的东西交给我来核对,然后重新统计账单,上报朝廷。”

你不贪我不贪,史密斯专员怎么贪?

这么多财产,全上报朝廷岂不是亏大了?

见周经纬迟迟没有反应,陈南淡淡道:“怎么,周大人不相信我?”

当官的,哪有不贪的?

陈南相信,周经纬也对这笔巨款眼红,只是没摸清自己的态度,他不敢贪。

周经纬闻言,浑身一震,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何尝不明白陈南话中的深意?这是要拉他下水,共分这笔泼天富贵。

只要收了这笔钱,以后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

他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天人交战。一边是久经官场的谨慎,一边是触手可及的荣华富贵。

最终贪婪占据了理性,反正这些钱都是要被贪的,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他呢?

“下官……下官岂敢不信陈大人。”

周经纬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多谢陈大人信任,本官一定好好核查!”

陈南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缓步走到他身边,不怕他收,就怕他不收。

以后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让他办事也好开口

“周大人,你我在北方为官,天高皇帝远。这些世家大族盘踞地方数百年,积攒的财富何止千万?如今胡家倒台,正是你我……”

陈南话未说尽,但意思再明白不过。

周经纬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本官明白了。定当仔细核查,绝不让黄金数目有分毫差错。”

“以后陈大人有什么需要,尽情吩咐”

“很好,本官没有看错你。”

陈南拍了拍他的肩膀。

二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各自忙着各自的事。

当夜,周经纬对着满屋的黄金,颤抖着提起笔,在账册上轻轻一划,将“一万五千余两”改为了“一万二千两”。

那三千两黄金,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夜色中。

终究是胆小了点,要是陈南,直接抹零,剩下的全贪了。

反正朝廷忙着对付匈奴,压根就没精力管胡家的事。

陈南直接将百余幅名贵字画和数十本绝版古籍列为“赝品”、“残卷”,暗中藏入了自己的行囊。

他是读书人,尊重文学作品,于是决定亲自保护这些孤本。

一日后,重新誊写的奏报呈送京城。账面上,胡家的财产依然惊人,却已暗中缩水了三成。

这件事由陈南全权负责,朝廷除了与匈奴勾结的世家,还白白得了巨量财产,料想他们也不会细查账单的事情。

“周大人果然是明白人。”

陈南看着最终账目,满意地点头。

周经纬躬身道:“全赖大人指点。”

“周大人,胡家有大量的田地充公,不知我能不能买一些?”

周经纬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陈大人好眼光,田地乃立身之本,是最稳妥的产业。只是……这胡家的田地如今皆是官产,按律是要发卖给百姓,或由官府招佃的。”

陈南微微颔首,“我明白,我可以按市价购买,绝不让大人为难。”

“诶,陈大人误会了。”

周经纬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田地如今在你我手中清点造册,这‘市价’嘛……自然是你我说了算。”

“胡家这三十万亩良田,分布在云水郡各处。其中上等水田约八万亩,主要集中在城南清水河畔,这些是真正的膏腴之地,旱涝保收。”

他的手指在册子上划过,停在一处:“依我之见,这些上等田,可以‘适当’提高估价,报给朝廷。而那些中下等的旱田、坡地,则可以……嗯,以‘贫瘠之地、无人问津’为由,作价低些。到时候,周大人想买哪里,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陈南听得目瞪口呆,心中暗叹陈南手段之老辣。

这不仅是贪,更是通过做账,将最好的土地以最低的价格弄到手!

“只是……”

陈南仍有顾虑,“如此大量的田地变更,户部那边若是细查……”

“陈大人不用担心,如今北方战事吃紧,朝廷眼里只有军饷和粮草。我们报上去的银钱数目只多不少,朝廷夸我们办事得力还来不及,谁会在意几块田地的具体估价?再说了,天高皇帝远,账目做得漂亮些,谁能看出端倪?”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陈南:“不过,此事你知我知。城南那八万亩水田,你我二一添作五,如何?剩下的,再拿出部分分润给郡里其他几位关键人物,大家都得了好处,这盖子……不就捂严实了?”

陈南哈哈一笑,“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刚开始周经纬还唯唯诺诺不敢贪钱,现在的他已经彻底放开了。

四万亩上等水田可比黄金白银有价值!一旦得手,就有了粮仓。

周经纬深深一揖,“本官这就去做,一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陈南满意地点点头:“好!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具体账目,还要劳烦周大人‘仔细’斟酌。至于那些坊市、店铺,操作起来更简单,找几个信得过的白手套挂名即可……”

远在京城的朝廷,收到的只会是一份“漂漂亮亮”的抄家清单,以及两位“能干”的官员再次为国库立下汗马功劳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