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逍遥兵王的战斗 > 第458章 灵田焕彩麦韵融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云宗的废灵田在初夏泛起了新绿。阿禾站在田埂上,望着万界麦的麦浪在灵风中起伏,麦穗上的金芒与山间的灵雾交织,像幅流动的丹青色画。青云宗的弟子们蹲在田边,手里捧着《万灵志》抄本,笨拙地模仿着大荒的播种手法,袖口沾着的泥土里,还缠着几根麦须。

“阿禾先生,这麦子真能让灵米增产?”负责灵田的李师兄捏着把刚收的万界麦种,眼里满是将信将疑。他守了十年废灵田,试过无数改良阵法,都没能让灵米扎根,如今看着麦浪下冒出的灵米幼苗,总觉得像在做梦。

阿禾笑着从他手里取过一粒麦种,往灵米幼苗旁一丢。麦种落地即生根,根须很快缠上灵米的根,竟将周围紊乱的灵气梳理成细密的光带。“你看,”她指着光带中舒展的灵米叶片,“万界麦的根须是‘灵脉梳’,能把乱流理顺,灵米自然长得好。”

李师兄凑近细看,果然见灵米的根系在麦根的包裹下变得粗壮,叶片上的斑点(灵煞侵蚀的痕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他忽然对着麦浪深深作揖:“以前总觉得草木无情,今日才知,它们比阵法更懂土地。”

消息传到青云宗宗主耳中,老宗主特意亲临灵田。他望着麦浪间穿插生长的灵米,又看了看弟子呈上的检测玉简——灵米的灵气纯度比往年提升三成,且不带丝毫驳杂,不由得抚掌赞叹:“此麦乃天地造化之物!以凡根调和仙灵气,实乃我宗之幸。”

他邀请阿禾一行住入青云宗的“客云院”,院里的空地上,很快被孩子们种满了各种跨界麦种。沙海麦在院角的沙地里抽出新叶,冰火麦在灵泉边结出带霜的麦穗,最神奇的是那株万界麦,竟在月光下开出了细小的白花,花瓣飘落处,地面长出了片能聚灵的苔藓。

“它们在学修仙界的灵植说话呢!”阿雪指着苔藓上的露珠,里面倒映着星斗,“译器说万界麦在向月光‘请教’,想长出能吸收月华的麦粒。”

修仙界的修士们渐渐放下了对“凡种”的轻视。丹堂的长老发现,用万界麦的秸秆作为炼丹的“引火薪”,能让丹药的杂质更少;器堂的弟子则试着用麦秆混合灵木炼器,竟炼出了柄能自动调节灵气输出的“麦叶剑”;就连平日里清修的女弟子,也喜欢采些麦花插在瓶中,说能安神静气。

“以前觉得修仙就是斩却尘缘,”有位年轻弟子捧着本《万灵志》,在麦田间看得入神,“现在才懂,连麦子都要扎根土地,我们又怎能真的脱离天地?”

阿禾趁机在青云宗开设了“麦语课”,教修士们通过译器倾听麦种的声息。当修士们第一次听到万界麦与灵米的“对话”——那是两种植物在交换养分的和谐波动,不少人眼眶微红。

“原来万物皆有灵语,”一位常年闭关的师叔感慨道,“是我们修得太久,忘了怎么去听。”

麦收时节,青云宗举办了“灵麦会”。丹堂用万界麦粉炼制了“麦香丹”,入口带着淡淡的麦甜,能温和地补充灵力;膳堂做的“麦灵糕”,竟让几位筑基期的弟子突破了卡了多年的瓶颈;最轰动的是阿凛提出的“麦灵酒”——用潮信麦与灵泉酿造,酒液泛着蓝光,喝下去竟能安抚狂暴的灵力。

老宗主捧着酒杯,望着席间欢笑的弟子与孩子们,忽然对阿禾说:“我宗立派千年,向来以‘飞升’为终极目标。今日见此麦扎根沃土而不忘本,才悟到‘仙’不在云端,在脚下这片能生长希望的土地。”

灵麦会结束后,青云宗的修士们自发组成了“护麦队”,跟着孩子们学习如何在不同的灵地播种。他们带着万界麦种去往宗门的各个分舵,将废灵田一一改良,甚至有位元婴期的长老,特意御剑前往极北的“冰封海”,试种能在冰海中生长的冰海麦。

“他说要让麦浪开在仙海之上,”阿凛转述着长老传回来的灵讯,“让修仙界的每个角落都知道,大荒的麦子来看它们了。”

阿禾站在客云院的窗前,望着青云宗后山连绵的麦浪,与远处的云海相接。麦语译器放在桌上,里面传来万界麦与修仙界灵植的合唱,那旋律里既有大荒的质朴,又有仙域的空灵,像首跨越凡仙的歌。

她在《万灵志》上写下:“仙凡之隔,非在灵气厚薄,在是否懂得共生。当麦子能在仙土扎根,当修士能俯身听麦语,界域自会相融。”

窗外的月光落在万界麦的花上,花瓣轻轻颤动,仿佛在应和这段文字。阿禾知道,他们在修仙界的脚步不会停下,就像麦种总要向更广阔的土地蔓延,他们要让大荒的麦香,与修仙界的灵韵交织成更和谐的乐章,让凡与仙,在同一片麦浪里,共享天地的馈赠,直到跨界之门不再是界限,而是连接彼此的温柔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