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 > 第349章 攻守易型,战火将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9章 攻守易型,战火将燃!

(二合一)

由超级台风及其引发的连锁天灾,如同一记沉重的闷棍,不仅摧毁了扶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彻底粉碎了其短期内不切实际的侵略野心。

冰冷的现实迫使这个伤痕累累的岛国,将战略重心完全转移到休养生息与艰难的重建上。

如何获取物资、修复安全区、维持最低限度的能源供应......

与此同时,扶桑内部的权力也迎来了重新洗牌。

在这场权力的真空与动荡中,以原本就潜伏在阴影之中,势力盘根错节黑龙会为主导。

黑龙会的核心成员及其扶持的代理人利用末世中对“强有力领导”和“内部纯洁”的扭曲需求,以“拯救民族于危亡”为口号,通过暗杀、渗透、胁迫乃至公开的武力清除,进一步占据了政界与军界的大量关键位置。

这也标志着这个组织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新的内阁中,多位大臣与黑龙会关系密切。

军队里,不少中高层指挥官被替换或主动归顺。

反对的声音,无论是在台前还是幕后,都在一系列“意外”和“必要的肃清”中,迅速消失。

在极短的时间内,黑龙会便彻底统一了扶桑内部的声音。

一种基于极端民族主义、生存至上主义和绝对服从的新秩序,在扶桑的废土之上被强行建立起来。

多元化的讨论被彻底压制,任何质疑黑龙会路线或权威的言论都被视为叛国。

整个扶桑幸存者社会,被强行拧成了一根充斥着军国主义回响与极端生存主义的独弦。

整个国家机器如同上紧了发条,开始为生存而全力运转。

这一点,倒是完全没有被王霖这个重生者的重生所影响。

在他前世,扶桑大致也是在经历了这场毁灭性台风天灾后,走上了这条权力极端集中、内部高度统一的道路。

这是其在特定历史条件、民族性格和末世压力下,必然走向的时代大势。

王霖的重生,如同投入洪流的一颗石子,或许改变了舟山群岛一隅的细节,却并未能扭转这股源自扶桑社会深处的必定走势。。

前世的血腥更迭,在今世以几乎同样的剧本再次上演。

唯一的区别或许在于,今世的黑龙会在掌控绝对权力后,其目光在舔舐伤口的同时,是否会因为之前在华夏东海遭遇的挫败,而沉淀下更深的怨毒与更偏执的执念。

然而,局势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

扶桑现在是迫于现实,不得不选择休养生息,放弃对华夏开战。

但经历了接连挑衅、早已将扶桑视为心腹大患的华夏那边却不乐意了。

高层战略会议上,一种强硬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寇可往,我亦可往!岂有只许他扶桑上门挑衅,不许我华夏兴师问罪之理?】

诚然,这次超级台风引发的一系列自然天灾来得迅猛异常,但其破坏力主要集中在华夏沿海一带。

对于幅员辽阔的华夏内陆地区而言,影响相对有限,许多地区甚至只是经历了十几天的强降雨而已。

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多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山区,而大部分城市早在永夜初期就已沦为被丧尸占据的无人区,实际损失反而被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除了那些防御薄弱、在台风和“空投丧尸”双重打击下损失惨重的中小型民间安全区外,由军方和官方强力控制的、拥有完善防御工事和应急体系的壁垒安全区,其实并未受到太大的根本性影响。

它们的根基尚在,秩序依然能正常维持。

而本应处于风口浪尖的华夏海军,更是凭借精准的预警和高效的执行力,提前将主力舰艇疏散,开进了东北一带受到群岛屏障、风浪相对较小的北海海湾进行避难。

大量的岸基航空兵也驾驶战斗机提前转场,开往纵深内陆的西南战区和西北战区的备用机场停放。

尽管台风依然对部分港口设施、未能及时转移的辅助舰船以及沿海雷达站等造成了破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华夏海军的核心战力得以最大程度的保存,三大舰队的基本骨架仍在,其整体实力依然强劲。远非遭到近乎毁灭性打击的扶桑国可比。

在此背景下,华夏方面的应对策略呈现出清晰的两手抓态势:

一方面,全力进行抗灾重建和维修工作。

调动工程力量和物资,修复被摧毁的沿海防线,清理安全区内部的丧尸,安抚民众,恢复生产......确保大后方的稳定与恢复。

而另一方面,在最高指挥部的作战地图上,与扶桑打国战的相关事宜,不仅没有被搁置,反而进入了更具体、更深入的准备阶段。

参谋人员日夜推演着各种进攻方案,后勤部门开始大规模集结、调运作战物资。

各大战区以及海空军部队接到了进一步强化战备的命令。

一种“趁你病,要你命”的战略意图,在高层已然形成共识。

当然,华夏方面之所以在自身也遭受天灾重创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将对扶桑的国战准备提升到如此高度,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扶桑方面一系列花样作死的挑衅行为。

永夜天灾降临,全球秩序崩塌,世界各国就如同身处一座危机四伏的黑暗森林。

彼此隐藏,互相警惕。

最初的华夏,在灾难中损失惨重,其国家战略的核心是内敛和生存。

只想着如何进行灾后重建,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华夏文明的火种,并积蓄力量以期在遥远的未来能够肃清丧尸,光复河山。

对于外部的纷争,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并无意主动卷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华夏埋头于自救与恢复之时,扶桑这个一衣带水却始终包藏祸心的坏种邻居,却冷不伶仃地派出了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编队悍然闯入华夏东海的舟山群岛海域,进行军事勘探和挑衅。

这一行动不仅是对华夏领土主权赤裸裸的侵犯,更是彻底暴露了其即便在末世之中,也从未放弃觊觎华夏国土的狼子野心。

这就好比在黑暗森林中,华夏本想隐藏自己,默默疗伤,却突然被扶桑这个邻居用手电筒照了个正着,并且对方还亮出了刀子,试图在自家院子里偷窃甚至抢劫。

*现在,是扶桑率先开了这“第一枪”(无论是军事上的试探还是战略上的挑衅)。

它的行动,让原本可能并未将其列为最优先应对目标的华夏,清晰地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和其巨大的威胁性。

无论是为了扞卫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主权,还是为了消除这个卧榻之侧的致命威胁,防范于未然。

对于如今的华夏而言,这一战都已非打不可!

这不是出于简单的报复,而是基于最冷酷、最现实的生存逻辑?

在黑暗森林里,一旦被具有敌意的对手发现并视为目标,就必须在其变得更强大或与其他势力勾结之前,果断出手,将其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简单的说就是:我只想种地,你要是不让我安心种地,我就把你种地里!

高层会议上,一位肩扛将星的老将军用指节敲打着桌面,声音斩钉截铁: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一字一顿,声音回荡在指挥室内: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更何况,是这么一个近在咫尺、贼心不死的恶邻!

今天它敢派航母来试探,明天它就敢派陆战队登陆我华夏领土!

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打掉它的獠牙,打断它的脊梁,让它再也不敢,也再不能对我华夏起半点觊觎之心!”

这股意志,已然成为了华夏军方的共识。

就这样,在台风天灾的余波与彼此深刻的敌意中,华夏与扶桑之间的关系比风暴来临前更加紧绷。如同一根被拉到极限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时间在更加压抑的暗流涌动中飞速流逝,三个月很快过去。

依照旧历,年关将至。

然而在这永恒的永夜之下,所谓的过年早已失去了季节更迭的意义,只剩下人类心中对过往秩序的一丝残存记忆。

唯一能提示“时节”变化的,是天空开始飘落的鹅毛大的雪花。

它们从墨黑色的天幕中无声析出,只有在安全区探照灯或房屋窗户透出的光线照射下才骤然显形。

如同无数飞舞的精灵,最终落在匆忙行走的人们的发顶、肩头...

带来刺骨的寒意,也为这片死寂的黑暗世界蒙上了一层凄冷的白。

但这肃杀的严寒,并未冻结华夏的战争机器。

经过数月的全力休整与动员,华夏军方整体实力已恢复至台风灾前七成左右。

受损的舰艇得到了紧急修复或替代,消耗的弹药得到了补充,兵员得到了休整和训练,各大安全区的防御也进一步巩固...

虽然远未达到巅峰状态,但已是一股足以撼动区域格局的强大力量。

旧历12月17日。

一场决定未来东海乃至整个东亚命运的最高级别会议,在华夏某个绝密的地下指挥中枢召开。

与会者,囊括了四大战区的最高执政官以及三大舰队的总司令员。他们每个人的肩上都承载着成百上千万幸存者的命运,脸上带着凝重与决绝。

会议的主题,在压抑而高效的气氛中,被清晰地摆上了桌面:

正式商讨,并向扶桑国,开启全面战争的事宜。

没有过多的铺垫,也没有无谓的争论。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各种预案早已被反复推演。

会议直接进入了最核心的环节:

战略目标确认:是旨在摧毁扶桑的战争潜力,还是迫使其无条件投降?亦或是...更彻底的清算?

主攻方向选择:是以海军为主力,直扑扶桑本土,还是先行拔除其在周边海域可能残存的前哨基地?

登陆作战可行性:在目前的海军实力和后勤保障下,发起大规模两栖登陆的胜算与风险评估。

国际反应预估:虽然全球联系几近断绝,但仍需考虑其他可能存在的势力(如太平洋另一侧的鹰酱)是否会介入。

战争动员与后勤保障:如何在不严重影响内部重建和民生的情况下,支撑一场跨海远征。

巨大的电子沙盘上,扶桑列岛的地形清晰可见。

每一位将领和执政官的发言都言简意赅,却重若千钧。

“我认为,首战即决战!必须利用其尚未从台风打击中恢复的窗口期,给予其毁灭性打击!”

北海舰队司令语气铿锵。

“后勤是关键,我们的燃油和弹药储备,必须精确计算到每一次战役消耗......”西北战区执政官则更加务实。

“考虑到永夜和严寒环境,我们的士兵需要更专业的极寒作战装备......”

争论、分析、权衡、决断。

雪花在指挥中心厚重的观测窗外无声飘落。

而各大战区和三大海军舰队最高决策者的办公室内,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战鼓,已然被重重敲响。

向扶桑复仇、并一劳永逸消除这个世仇威胁的战争车轮,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转动。

最高首脑会议的决议,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华夏庞大战争机器的每一个齿轮。

在这场奠定基调的会议结束后的后面几天,华夏军队内部大大小小数十场专项会议、作战会议、后勤保障会议在各级指挥机构相继召开。

所有的议题都紧密围绕着最高会议定下的对扶桑开战这一核心决策展开,将其细化为可执行的命令与方案。

空气仿佛都因这密集的筹划而变得灼热且凝重。

与此同时,华夏海军的三大舰队——东海舰队、北海舰队、南海舰队,开始了大规模、高强度的集结与调动。

......

pS:抱歉,今天有点事,更新晚了点儿,再厚颜无耻的求一波免费的为爱发电,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