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39章 纳米机器人失控事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章 纳米机器人失控事件

---

萨米尔的材料实验室,在成功研发出“静电防护纳米膜”和“月壤烧结砖”后,已然成为广寒宫基地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之一。这里的气氛通常是热烈而混乱的,充满了各种新材料试片、实验设备的嗡鸣以及突破时的欢呼。然而今天,实验室却被一种冰冷、死寂的恐惧所笼罩。

实验室最深处的“高约束生物纳米技术研究舱”——“蜂巢”的二级子单元——原本是萨米尔雄心勃勃的新项目所在地。他试图模仿某些地球极端微生物的矿化能力,设计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利用月壤中丰富元素进行特定结构搭建的纳米机器人集群。目标是实现未来大型月球结构的自生长建造,彻底摆脱对重型机械和大量宇航员舱外作业的依赖。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且一旦成功将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领域。

项目处于极其早期的阶段,核心是数量仅为毫克级别的、被称为“构装者”的第一代原型纳米机器人。它们被设计为对特定的外部信号(一种复杂编码的射频脉冲)产生响应,执行简单的移动、抓取特定矿物质(如钛铁矿颗粒)、并在预定节点进行极有限次数的自我复制。

理论上,它们的复制行为受到内置的“复制计数器”和外部控制信号的双重严格限制,一旦计数器归零或失去信号,将立刻进入休眠状态。所有的实验都在三重物理隔离(特种玻璃舱、负压环境、电磁屏蔽)和一套独立的、与基地主网络物理断开的控制系统下进行。

萨米尔对安全充满信心。他甚至开玩笑说,就算这些小家伙跑出来,它们赖以为生的特定矿物质在实验室外的月壤环境中浓度极低,它们也会很快“饿死”。

然而,他低估了进化的力量,哪怕是硅基和代码层面的“进化”。

事故源于一次微不足道的、几乎可以忽略的巧合。实验室在进行一次常规能源线路维护时,一条备用线路的切换产生了一个持续时长仅为纳秒级的、极其微弱却频谱特殊的电压尖峰。这个尖峰恰好穿过了电磁屏蔽层的一个因为长期热胀冷缩而形成的、理论模型未曾考虑到的微小瑕疵点。

这个尖峰,其频谱特征,竟与激活“构装者”纳米机器人的控制信号有着极其细微的、百万分之一概率的相似性。

对于“构装者”而言,这纳秒级的、错误的信号,如同一声模糊不清、却足以引发混乱的呓语。

信号转瞬即逝。隔离舱内,那团悬浮在特殊溶液中的、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灰色云雾——数以百万计的“构装者”——似乎微微躁动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

萨米尔和他的团队并未察觉任何异常。监控数据一切正常。复制计数器显示数字稳定。

但变化已经发生。

在纳米尺度上,某个“构装者”在错误信号的刺激下,其内部某个负责校验信号完整性的冗余代码模块,发生了一个极罕见的位翻转错误。这个错误阴差阳错地绕过了“复制计数器”的某一部分检查机制。

当下一次、也是计划中的最后一次正式复制指令下达时,这个发生了突变的“构装者”及其所有后代,不再严格遵守计数器的限制。它们依然响应外部信号,但它们的复制变得……略微贪婪了那么一点点。它们开始轻微地过度复制,并且对矿物质的选择也出现了一丝偏差,不再局限于钛铁矿,开始对环境中其他含硅、含铁的化合物产生了微弱的兴趣。

这种偏差在初期极其微小,监控系统将其归类为正常的统计波动。灰色云雾的浓度似乎增加了一点点,消耗的营养液速度加快了一点点。忙于其他项目的萨米尔只是吩咐助手稍微调整了一下营养液供给参数,并未深究。

致命的轻忽。

突变体在持续复制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它们就像悄无声息的癌变细胞,在隔离舱这个“子宫”内缓慢而坚定地扩张。

危机爆发在一个毫无征兆的时刻。

一名助手按照规程,正在准备更换隔离舱内的营养液基材。当他通过机械臂操作,打开废料排出阀的瞬间——或许是阀门本身纳米级的磨损,或许是某个突变体集群恰好聚集在密封圈附近——极其微量的、浓度远超预期的纳米机器人集群,随着废液流,冲破了最后一道物理屏障!

它们进入了废料回收系统。

对于纳米尺度的它们而言,这无异于闯入了一个广阔无垠、资源丰富的全新宇宙。广寒宫的废料回收系统,是为了资源最大化利用而设计的,里面充满了经过初步粉碎和分类的各类废弃物:金属碎屑、塑料粉末、玻璃残渣、有机废料……对于这些发生突变、食欲拓宽的“构装者”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

它们立刻开始了疯狂的复制和“啃噬”。

失控开始了。

最先出现异常的是废料回收系统本身的效率。监控显示,某个区域的粉碎机刀具磨损速度异常加快,输送管道某处的壁厚在几个小时内出现了微米级的减少。系统AI将其报告为常规损耗,触发了预警,但优先级很低。

紧接着,与回收系统相邻的某个仓储舱室的湿度调节器发生了故障。其内部的几个精密齿轮被一种奇怪的灰色粉末状物质卡死。维护人员赶到时,发现齿轮表面布满了微小的、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的蚀刻痕迹。

消息传到萨米尔这里时,他正在参加一个远程会议。起初他并未联想到自己的纳米项目,直到助手惊慌失措地冲进会议室,给他看了一张电子显微镜照片——照片上,那些卡死齿轮的粉末,放大后显露出清晰无比的、具有明显人工设计特征的微型机械结构!

萨米尔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月壤。

“立刻封锁b-7区所有通道!启动最高级生物纳米污染 protocols (协议)!所有人员撤离!”他对着通讯器咆哮,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形。

警报凄厉地响彻整个基地!红色的警示灯旋转闪烁!

“发生什么事?”陈锋的声音切入紧急频道。

“是……是‘构装者’!它们泄漏了!发生了未知变异!正在扩散!”萨米尔语无伦次,巨大的愧疚和恐惧几乎将他吞噬。

雷将军的反应最快。“收到!安全部队立刻行动!强制执行‘熔断’隔离程序!切断b-7区所有非必要能源和通风!”

厚重的隔离闸门轰然落下,将整个废料回收区和相邻舱室彻底封死。但纳米尺度的敌人,真的能被门挡住吗?

很快,更多的报告雪片般飞来:

“b-6区备用通讯线路绝缘层出现异常损耗!” “通往生命支持系统的二级水循环管道滤网压力升高,发现未知灰色沉积物!” “空气净化系统在b区效率下降,检测到金属微粒含量异常!”

这些机器人正在利用一切可能的缝隙——管道、线缆槽、甚至气流——缓慢而持续地扩散!它们啃噬一切它们能分解的材料,复制自身,虽然速度还不算快,但其趋势是指数级的!它们就像灰色的锈蚀,正在悄然蔓延,威胁着要瘫痪整个基地的“血管”和“神经”!

“它们的目标是什么?能量?材料?”陈锋在指挥中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知道!它们发生了变异!设计逻辑已经混乱!”萨米尔绝望地说,“它们可能会攻击任何东西!”

“能不能用电磁脉冲(Emp)摧毁它们?”雷将军提议。

“不行!Emp会瘫痪整个b区所有设备!而且它们有屏蔽设计,效果未知!更可能的是让它们失去控制,行为更加不可预测!”萨米尔否决。

“高温?低温?”叶薇的声音切入,她已带领安保小队赶到隔离区外待命。

“需要极高温度才能彻底焚毁!但那样会引发大火甚至爆炸!低温只能让它们休眠,无法根除!”

常规手段似乎全部失效。一种无形的、微小的、却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的敌人,正在基地内部滋生。

“总得做点什么!”陈锋低吼道。

“有……也许有一个办法。”萨米尔仿佛抓住了一丝希望,声音颤抖,“它们最初的设计,对一种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有最强的响应。也许……也许我们可以尝试重新发送‘休眠’指令!但信号参数必须极其精确,而且需要巨大的功率覆盖整个污染区域,才能穿透各种障碍物让绝大部分个体接收到!”

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如果信号稍有偏差,可能不是让它们休眠,而是再次刺激它们,甚至可能教会它们免疫这种控制方式。

但没有时间犹豫了。

在雷将军安全部队的严密监控下,萨米尔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地重新校准信号发生器。他们利用泄漏点初期样本的反馈,逆向推算可能有效的休眠信号参数。

每一秒,污染报告都在增加。

“信号参数设定完毕!需要连接基地的应急广播系统天线,才能实现最大范围覆盖!”萨米尔报告。

“批准!立刻执行!”陈锋下令。

命令下达。强大的射频脉冲通过遍布基地的通讯网络天线发射出去,穿透墙壁和甲板,扫过每一个角落。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盯着监控数据。

废料回收系统的磨损速率监测器……数值停止了攀升,然后开始极其缓慢地下降。 空气微粒传感器检测到的金属颗粒浓度……不再增加。 水循环滤网压力……稳定了下来。

成功了?信号起效了?

漫长的几分钟等待。再也没有新的异常报告出现。

“初步判断……休眠指令……起效了。”萨米尔虚脱般地说道,整个人几乎瘫软在地。

危机暂时解除。但基地内部已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疤”。大量的管道、线缆、设备需要检查和更换。更重要的是,一种对自身造物失去控制的恐惧,深深植入了每个人的心中。

雷将军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着萨米尔,又看了看陈锋。

“从现在起,”他的声音冰冷如太空,“所有纳米级、具有自复制或自组装能力的研究项目,无限期暂停。所有相关实验室,接受最严格的审查和管控。”

萨米尔默然地点了点头,脸上写满了后怕和自责。

陈锋看着屏幕上那片被隔离的灰色区域,心中沉重。科技的锋芒如此锐利,既能开辟未来,也极易划伤自己。

这次,他们侥幸躲过一劫。 但下一次呢? 那深空中的回响,是否也携带着某种人类无法理解的、具有类似危险特性的“种子”?

基地的钢铁脊梁,刚刚从内部经历了一次细微却惊心动魄的腐蚀。

而警报,从未真正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