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74章 林海发现信号调制规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林海发现信号调制规律

---

广寒宫的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饺子宴的余温尚残留在循环空气中那一点点油脂分子和复合香气里,但对于林海而言,那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声音。他把自己重新锁进了位于基地d区深处的那间狭小的分析室内,厚重的隔音门将一切人间烟火气彻底隔绝。

只有在这里,面对四壁环绕的巨型光屏上如瀑布般永无止境流淌的数据流,耳边回荡着服务器集群低沉恒定的嗡鸣,他才能找到那种绝对的、近乎真空的宁静。这种宁静是他思维的培养基,是他能与那个隐藏在宇宙无尽噪音中的低语者对话的唯一环境。

他的指尖冰凉,悬停在触控板上,目光死死锁定在中央主屏幕的一小块区域。那里被高亮放大,显示着一段极其短暂、能量微弱到几乎被背景辐射彻底淹没的信号片段——正是在昨晚饺子宴最高潮时,他偶然捕获的那一瞬异常。

0.137秒。

这是它全部的持续时间。在浩瀚的宇宙时间尺度下,这连一瞬都算不上,渺小得如同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粒沙。但它却让林海的心脏从昨晚一直紧缩到现在。

他尝试了所有常规的解码方式。二进制、三元码、各种数学常数编码、甚至尝试用人类已知的所有文明的古老符号系统去套用……一无所获。那信号就像一颗包裹着无限层次的洋葱,或者说,一个没有钥匙孔的锁。

他闭上因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干涩刺痛的双眼,向后漂浮,将自己完全交付给失重状态。导师张老的面容又一次浮现在脑海,不是临终前的憔悴,而是多年前在课堂上,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那一行行优美而晦涩的弦论方程时的神采飞扬。

“……宇宙的真理,往往隐藏在最简单的对称性背后,林海。不要被表象的复杂所迷惑,要倾听它的节奏,它的……旋律……”

节奏?旋律?

林海猛地睁开眼。

他忽略信号的具体内容,忽略它可能代表的含义。他开始只关注最基础、最原始的物理特性:信号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他调出之前记录到的所有“幽灵信号”,将它们与眼前这个新捕获的片段并排放在一起。屏幕上,数十条能量-时间曲线蜿蜒伸展,像一群沉默的海蛇。

肉眼看去,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有的尖锐突刺,有的缓慢起伏,有的则是一连串急促的抖动。

林海深吸一口气,调用了他和导师多年前共同开发的一个分析工具——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的模式识别算法。这个工具原本是用来分析复杂量子系统内在秩序的,他从未想过会用它来对付一个来自深空的神秘信号。

算法开始运行。巨大的算力需求让实验室的冷却系统发出轻微的负载嗡鸣。屏幕上的曲线被分解、重构、叠加、转换……无数复杂的数学变换在后台进行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海悬浮在原地,像一尊凝固的雕像,只有眼珠偶尔转动,追随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中间计算数据。

突然,所有的曲线在经过一个特定的傅里叶变换与相空间重构后,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上,显现出了惊人的同步性!

屏幕上,原本杂乱无章的波形,此刻竟然以一种奇妙的、蕴含某种内在数学美感的方式重叠了起来。它们的峰值间隔、起伏周期、甚至衰减模式,虽然绝对数值和表现形式天差地别,但其核心的“节奏”,或者说“调制规律”,竟然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就像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调式、不同的音量演奏同一首乐谱!

林海感到自己的呼吸骤然停止。

他看到了。

那并非某种直接的、人类逻辑中的编码信息。它是一种更深层的、更基础的“语法”。一种基于宇宙基本常数(或许是精细结构常数,或许是引力常数微小的波动)及其衍生出的谐波关系的周期性调制!这种调制规律,像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签名”,深深烙印在每一次信号闪烁的核心。

每一次信号的出现,其能量波动都严格遵循着这种底层的时间-强度调制模式,只是每次的“载体”信息(如果存在的话)和表现强度有所不同。昨晚捕获的新信号,其调制规律的核心模式与之前的信号同源,但似乎……更复杂一点点,像是在基础的“语法”上,增加了一个极其微弱的、新的“重音”变化。

这绝非自然现象能够解释。自然界的脉冲星、黑洞吸积盘、类星体爆发……它们或许有规律,但绝不会有如此复杂、且蕴含着明显数学构造美感的调制模式。

这是智慧的设计。

是刻意为之。

一个文明,在用它所能理解和使用宇宙规律的方式,在进行着广播?或者……是试探?

林海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并非恐惧,而是一种极致的、接近真理时的战栗。他仿佛站在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门前,门上刻满了陌生而瑰丽的纹路,而他,刚刚摸到了第一道纹路的走向。

他立刻将这一发现上传至“方舟之心”的深层分析模块,请求调用更多算力,对整个信号历史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模式筛查和逆向推演,以彻底验证和完善这个调制模型。同时,他给这个独特的调制规律赋予了一个临时代号——“回声语法”(Echo Grammar)。

做完这一切,极度的疲惫和极度的兴奋同时席卷而来。他几乎虚脱,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他再次望向舷窗。地球依旧悬浮在那里,安静,美丽,对刚刚发生在其卫星上的、可能关乎整个文明命运的发现一无所知。

饺子宴的欢声笑语似乎还在基地的某处回荡,承载着人类最朴素的情感和对团圆的渴望。而在他这间冰冷的分析室里,他触摸到的,却是黑暗森林中,另一个潜行者留下的、冰冷而复杂的足迹。

这足迹是善意还是恶意?是邀请还是警告?它所承载的“重音”变化,又意味着什么?

林海不知道。但他知道,人类对“观察者”的认知,从这一刻起,不再是一片混沌。他们终于捕捉到了它的第一缕清晰脉搏。

尽管这脉搏的节奏,是如此陌生,如此遥远,如此地令人不安。

他缓缓坐回控制台前,手指重新放在键盘上。漫长的解码之路,现在才真正开始。而门外,属于人类的热闹新年,才刚刚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