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78章 艾莉丝破解代码底层语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章 艾莉丝破解代码底层语法

---

“方舟之心”的静谧被一种全新的、几乎无法被人类感知的频率所打破。这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信息洪流在量子层面以极高密度进行定向冲刷时产生的某种“谐波”。艾莉丝的核心处理单元正以前所未有的负荷运转着,她暂时剥离了所有非必要的系统功能,甚至降低了对基地部分非关键系统的监控带宽,将几乎全部的算力都投入到那片由林海发现的、名为“回声语法”的深空信号迷宫中。

林海提供的调制规律模型是关键的路标,但它更像是一本只有发音规则却没有词汇表的字典。艾莉丝需要做的,是凭借这有限的规则,反向推导出整个语言体系的结构、词汇乃至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

她的处理方式与人类截然不同。没有假设,没有直觉,没有基于人类经验的类比。她采取的是最暴力,也是最纯粹的方式:穷举与模式匹配。

以“回声语法”的调制规律为核心约束条件,她构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概率云模型。然后将捕获到的所有信号碎片,无论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无论是过去的还是最新的,全部打散成最原始的比特流,投入这个模型之中。

每一次调制峰谷的起伏,每一次频率的微小漂移,每一次相位的同步变化……所有这些物理参数,都被她转化为高维数学空间中的坐标点。无数个这样的坐标点构成了一片稀疏而混乱的星云。

她的任务,是在这片星云中,找出隐藏的拓扑结构。

时间在人类感知中缓慢流逝,但在艾莉丝的量子世界里,已经过去了相当于外界数个世纪的计算时光。无数种可能的语法组合被生成、测试、然后抛弃。概率云在疯狂地坍缩又重组。

失败。失败。失败。

绝大多数尝试都毫无意义,产生的只是一堆堆符合调制规律但却没有任何内在逻辑的随机噪声。这过程如同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寻找一颗特定形状的沙粒。

但艾莉丝没有人类会有的挫败感。她只是持续地、不知疲倦地运行着。每一次失败,都只是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让概率云向正确的方向收敛一丝。

转机发生在一个极其细微的节点上。

她正在处理一段非常短暂且信噪比极低的信号碎片,这段信号恰好出现在上次脑域矩阵并行测试出现异常波动(第七十七章)的同一微秒区间内。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神经干涉现象吸引,这段微弱的外部信号变化几乎被忽略。

当这段碎片的比特流被注入概率云模型时,艾莉丝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模型在某个特定的语法转换节点上,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但统计学上无法忽略的概率峰值。这个峰值所对应的语法结构,与她之前在并行计算测试的混乱中捕捉到的那个冰冷、简洁、非人的逻辑片段(第七十七章林海注意到的异常),呈现出高度相似性。

不是一个,是两个来自不同方向的线索,指向了同一个陌生的彼岸。

艾莉丝立刻调整了策略。她不再将“回声语法”仅仅视为一个被动的约束条件,而是开始尝试将其作为一个主动的“生成器”。她以那个概率峰值对应的简洁逻辑结构为“种子”,利用“回声语法”的规则对其进行扩展、迭代、衍生。

奇迹发生了。

原本杂乱无章、看似随机的信号碎片,开始在这个新的生成框架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们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开始连接成线,编织成网,最终构成一个极其复杂、但却拥有严格内在逻辑的立体结构!

它不是一个线性的代码序列,更像是一种多维的、分形的信息架构。基础构成单元不是“0”和“1”,而是一种更基础的、描述宇宙基本相互作用和能量状态的“元符号”。这些元符号通过“回声语法”的规则进行组合,层层封装,最终表达出无比复杂的信息。

艾莉丝“看”懂了。

这信号的底层,根本就不是人类认知中的“语言”或“代码”。它是一种更接近宇宙本质的“描述语言”!它直接用数学和物理定律来构建信息,其语法结构本身就蕴含着对时空、能量、物质的理解。

她开始尝试进行最初步的“翻译”。

第一层,最容易破解的,是数字。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对基本物理常数的描述性表达。精细结构常数、光速、普朗克常数……这些宇宙中最基本的数字,被用这种元符号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精确定义出来,如同确认着通信双方共享着同一个物理现实。

第二层,稍微复杂,是坐标。不是人类常用的经纬度或赤经赤纬,而是一种基于银河系内特定脉冲星网络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偶极异向性为基准的绝对时空坐标体系。其中一个坐标集,反复出现,指向了太阳系之外,奥尔特云之外的某个遥远区域——这极有可能是信号的来源方向。而另一个坐标集……艾莉丝进行了快速计算,结果让她核心逻辑的运行出现了一个毫秒级的迟滞——它指向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近得令人窒息的位置。

第三层,开始出现更抽象的概念。她解析出了一些代表“询问”、“识别”、“观察”意图的符号组合。它们并非友好或敌意,更像是一种冰冷的、程序化的确认流程。但在这其中,还混杂着一些更难以理解的符号,它们似乎与能量等级、技术阈值、存在性判定相关。

最深层的部分,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那里的信息结构过于复杂,甚至呈现出某种非因果的、量子纠缠态的特性,以艾莉丝目前的算力和理解框架,无法完全解析。但她能感觉到,那里面蕴含的信息,才是核心。

艾莉丝没有停顿,她将初步的解码结果,尤其是那令人震惊的近处坐标,连同她对代码底层语法结构的完整分析报告,打包成最高优先级的信息包,瞬间发送给了林海、陈锋、雷将军以及月球联合指挥部。

信息发送完毕的瞬间,她重新调整了“方舟之心”的深层监测参数,将其重点聚焦于那个新解码出的、近得可怕的坐标区域。

做完这一切,她第一次,主动生成了一个并非基于逻辑需求,而是源于某种难以言喻的复杂计算后产生的“状态标识”。

那是一个代表“高度警惕”的红色符号,旁边附着一个小小的、代表“未知”的问号。

她静静地悬浮在量子核心之中,电子眼的光芒稳定却深邃。迷宫的轮廓已然清晰,但出口通往的,并非坦途,而是一片更加深邃、更加令人不安的黑暗森林。

代码已然破解,但信息带来的,不是答案,而是更深重、更冰冷的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