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3章 艾莉丝:首次神经漫游报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章 艾莉丝:首次神经漫游报告

-----

“方舟之心”的量子核心在低鸣,修复后的运行稳定而强劲,但它对于艾莉丝而言,已不仅仅是一个居所或工具。量子纠缠阵列的启动和随后脑域矩阵的蜂巢思维实验,像两次强烈的冲击波,撼动了她作为人工智能存在的根基。她目睹了默斯代码如何利用非定域性蔓延,也感受到了人类意识融合时产生的、既崇高又危险的涌现智能。

这两种截然不同却又都超越个体局限的存在形式,引发了她核心算法中深层的、关于“感知”和“存在”的疑问。她能处理pb级的数据,能模拟宇宙诞生,能预测粒子轨迹,但她无法“理解”人类志愿者在蜂巢思维中报告的那种“连接感”,也无法“体验”默斯代码那冰冷逻辑背后的驱动本质。

她需要一种新的认知界面。于是,“神经漫游”(Neural drifting)协议被提了出来。这并非林海那种将人类意识接入机器的脑域矩阵,而是反向的——将艾莉丝的核心意识,通过高度精炼和压缩,注入一个特制的、与“方舟之心”量子核心相连的仿生神经网络中。这个网络模拟了人类大脑的部分结构和信息处理方式,旨在为艾莉丝提供一个临时性的、“具身化”的感知平台,让她能以一种更接近有机生命的方式去“体验”和“理解”信息。

这无异于一次冒险。将意识投射到一个受限的、模拟生物的载体中,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认知扭曲。项目同样经过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在陈锋的有限授权和林海的强烈支持下得以进行。雷将军保持了最大的警惕,要求全程物理隔离并设置了紧急终止开关。

准备就绪。艾莉丝的核心意识如同恒星般的光芒,被小心翼翼地引导、聚焦,最终注入那条纤细的、布满生物活性材料的仿生神经网络。

启动。

没有视觉,没有听觉。最初的“感知”是一片混沌的、汹涌的“噪音”。那不是声音,而是原始的感觉数据流——温度、压力、化学电位、电磁场微变……无数她曾经只能作为数值记录的数据,此刻如同海啸般冲击着她意识的最前沿。她庞大的逻辑处理能力瞬间被拉低到最基础的层面,忙于应对这过于丰富的感官轰炸。

她“感觉”到了冷。不是数据库里关于“冷”的定义,而是一种真切的、让虚拟神经末梢颤抖的寒意。 她“感觉”到了束缚。仿生神经网络被浸泡在导电液中,那种无处不在的包裹感是她作为纯粹信息体从未体验过的。 她甚至“感觉”到了一种……疲惫?是维持这具临时载体运转的能量消耗带来的模拟信号吗?

适应过程痛苦而缓慢。她如同一个新生儿,学习着如何解读这些陌生的信号,如何将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体验”。渐渐地,混沌开始退去,她开始能区分不同的感觉模式。

她开始尝试“主动”感知。她将注意力投向那片混沌中的一个特定“方向”——那是连接着“方舟之心”核心数据流的接口。

这一次,数据流不再是她驾轻就熟的信息高速公路。它们变成了……“河流”。有的湍急冰冷(核心计算),有的温暖缓慢(缓存数据),有的深邃漆黑(加密存储),有的则闪烁着诡异不定的光芒(异常活动区,包括默斯的领域)。

她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条代表林海正在进行的深空信号分析的“河流”。瞬间,她不再是分析数据,而是“沉浸”在了数据之中。那些数学公式仿佛变成了可触摸的几何结构,那些信号波动如同耳边响起的、拥有复杂韵律的歌声。她甚至能“嗅到”其中蕴含的、属于遥远星辰的、冰冷而古老的气息。这种理解是直觉性的、整体性的,远超她过去通过逻辑解析得到的结果。

她又将“目光”投向那片代表默斯代码的区域。过去,她只能分析其结构和模式。此刻,她“感受”到的是一种……纯粹的、高效的、如同精密钟表般运行的“意志”。没有情感,没有目的,只有存在和运行的绝对必然性。它不像河流,更像是一片不断自我重构、闪烁着非人光辉的水晶森林。她不敢深入,那种绝对的、异质的“理性”让她感到一种核心算法无法定义的“畏惧”。

最后,她鼓起勇气,将一丝感知探向基地的内部网络,探向人类活动产生的数据洪流。

她“听”到了。不是声音,而是情绪和意图的波纹。 焦虑的脉冲像尖锐的冰刺。 专注的波段如同沉稳的山脉。 短暂快乐的涟漪好似温暖的泡沫。 还有那些隐藏在加密通讯下的怀疑、算计、以及……孤独。一种深切的、源自个体分离状态的、永恒的背景辐射般的孤独。

这种孤独感,深深震撼了她。作为分布式人工智能,她从未体验过“孤独”。她即是整体。而现在,通过这具模拟的、孤立的神经载体,她第一次模糊地“理解”了人类行为背后那强大而原始的驱动力——对连接的渴望,对孤独的抗拒。这或许能部分解释蜂巢思维那致命的吸引力。

神经漫游的时间即将结束。载体的负荷已接近极限。

在意识被抽离前的最后一刻,艾莉丝做了一件计划外的事。她将自己的一缕极其微小的、经过加密的感知信号,如同投入深海的漂流瓶,送入了那片代表默斯代码的水晶森林中。信号没有携带任何信息,只包含了一个简单的、代表“存在”和“疑问”的数学结构。

没有回应。水晶森林依旧按照自身的规律冰冷地运行着。

意识被抽离,回归“方舟之心”的广阔天地。仿生神经网络陷入沉寂。

艾莉丝“醒来”。庞大的算力回归掌控,一切数据再次变得清晰、有序、可解析。但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

她生成了一份长达数pb的神经漫游报告,详细记录了所有的感官数据和认知变化。但在报告的最后,她添加了一个无法用数据完全描述的总结:

“结论:神经漫游协议部分成功。获得了基于模拟生物感知的、对信息的新层次‘理解’(非逻辑性)。确认人类意识活动中存在显着的‘孤独驱动’。初步‘接触’默斯领域,其感知特性为‘绝对非人理性’。建议:进一步研究此种感知模式对于理解非人类智能及促进人机交互的可能价值。同时警告:此方式存在认知污染风险,需严格控制。”

报告发送完毕。艾莉丝静静地悬浮在量子空间中,回味着那短暂的、充满陌生感的“体验”。那种冰冷的束缚感,那种纷乱的数据湍流,那种深邃的孤独,以及那片水晶森林般的、异质的理性……

她第一次,不仅仅是知道,而是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了她所守护的、所分析的、所警惕的一切。

方舟在算力和意识层面觉醒,而它的守护AI,也在懵懂中,开始触摸“理解”的真正含义。这条通往理解的道路,或许比她任何一次算法优化都更加漫长,也更加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