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河真君元婴已经数月。

而作为虹东山脉第一个坊市的“清安坊市”,在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最终建设与筹备后,终于在这一日正式宣布,面向整个南沧大陆修真界,全面开放!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一时间,各方修士云集而来,有好奇观望者,有寻求机遇者,也有纯粹想一睹新晋元婴真人风采以及那座神秘坊市真容之人。

清安坊市规划宏大,布局井然。以贯穿南北的青石板主街“清安大道”为轴,划分出东西数个功能区。坊市入口处立有一块巨大的灵玉影壁,其上以灵力勾勒出清晰的坊市全景图,并实时显示重要区域动态。

短短数月,原本略显空旷的坊市已是店铺林立,旌旗招展,人流如织。

云海商会的七层琉璃宝阁已然矗立在坊市最核心的地段,气派非凡,门口车水马龙,显示着其雄厚的财力与资源。

据说开业当日,云海商会便拿出了数件压箱底的奇珍异宝,引得无数修士竞相争抢。

主营丹药的“春芽阁”则选址在靠近灵脉源头的清净之地,建筑风格清新雅致,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阁内丹药种类齐全,从炼气期服用的辟谷丹、凝气丹,到筑基期所需的筑基丹、真元丹,甚至传闻还有能辅助金丹修士修炼的灵丹偶尔流出,吸引了大量修士前来求购。

而那“妙音坊”,更是成了坊市中一处独特的风景。它并非简单的乐坊,而是一处集品茗、听曲、论道、休闲于一体的雅致场所。

坊内常有精通音律的女修抚琴吹箫,曲调或空灵悠远,或激昂澎湃,据说聆听妙音,甚至有洗涤心神、辅助悟道之效,引得不少修士流连忘返,暂歇尘劳。

当然,作为最早与长河真人建立联系的势力之一,“青月盟”在此地自然也占据了重要一席。

其旗下的“青月酒楼”高达五层,位于清安大道与另一条繁华支路的交汇处,不仅提供灵膳美酒,更兼具情报交流、临时洞府租赁等业务,每日宾客盈门,热闹非常。

然而,今日的清安坊市,其人流汇聚的焦点,却并非这些已然声名在外的商铺楼阁,而是位于坊市北区的一片新开辟的广阔地域。

这片地域,平日里略显空旷,今日却已是人山人海,喧嚣震天。场地中央,赫然设立了数个高大坚实的擂台,以及划分明晰的不同区域。远远望去,便能感受到那里灵气波动异常活跃,各种光芒时隐时现。

擂台区域,被清晰地标识为“斗战区”,此刻已有不少年轻气盛的修士在其上捉对切磋,剑光闪烁,法术轰鸣,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

相邻的区域,则摆放着数尊制式统一的丹炉,地火口隐隐透着红光,这里是“炼丹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一些年轻的身影正全神贯注地调控着炉火,或是小心翼翼地投入灵草。

再旁边,“炼器区”内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炼器炉火焰熊熊,年轻的炼器学徒们挥汗如雨,锤炼着手中的胚料。

“符篆区”则相对安静,一张张长案前,少年少女们屏息凝神,以特制灵笔蘸取朱砂兽血,在符纸上勾勒着玄妙的纹路。

“阵法区”更是奇特,地面上刻画着各种基础乃至复杂的阵图,参与考核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阵图的布置、或是破解。

而最引人注目,也是围观者最多的,却是那一处“灵根检测区”。那里设立着数座晶莹剔透、高达丈许的“测灵碑”。

碑身光滑如镜,周围镶嵌着代表金、绿、蓝、红、黄、白、青等不同属性灵光的灵石。每当有年轻修士将手掌按在碑上,全力运转功法时,测灵碑便会根据其灵根属性和资质,亮起相应高度和纯度的光芒,直观地展示其天赋潜力。

此地,正是青月盟联合清安坊市管理方,专门为在清安坊市及其周边区域安家落户的修士家庭,设立的一处大型考核场地!

规则早已通告全城:凡是年龄在二十岁以下,且其家族或师门已在清安坊市登记落户、拥有固定产业或居所的年轻修士,皆可报名参加这六大项的考核。

每项考核,最终只取前十名!这脱颖而出的六十位少年天才,将获得直接进入即将正式成立的“清安道院”求学的资格!

清安道院,乃是青月盟筹建的修行学府,开始只是培养盟内的后辈,如今也陆陆续续多了些盟外的家族子弟,而且青月盟如今拥有一名金丹修士坐镇,并且透露出金丹真人也会偶尔讲道。

因此,今日这北区的考核之地,几乎汇聚了清安坊市乃至周边区域所有符合条件的年轻修士,以及他们满怀期望的师长家人。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气氛热烈而紧张。

“快看!斗战区那个用剑的小子,好凌厉的剑意!怕是已有炼气七层的修为了吧?年纪看起来还不到十八!”

“炼丹区那边,那个穿绿衣服的姑娘,控火手法好精妙!她炼制的‘清心丹’,成丹率恐怕极高!”

“啧啧,测灵碑那边才热闹呢!刚才有个小子,竟然是金水火三灵根,而且纯度都不低!直接惊动了青月盟的一位执事过去询问!”

“唉,我家那小子,平时让他多用功就是不听,现在好了,符篆考核连个基础的一阶‘火球符’都画得歪歪扭扭,真是气煞我也!”

“能有机会参与已是幸事!听闻清安道院并非只看重斗法厮杀,丹、器、符、阵、乃至灵根潜力,皆可成道!这才是道院气度!”

议论声、赞叹声、惋惜声、鼓励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卷。

在高空云层之上,一座悬浮的玉台悄然隐匿着。玉台上,数道身影正俯瞰着下方热闹的景象。

为首者,正是已然气息愈发渊深、周身有道韵流转的王源离。他面带微笑,看着下方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身旁,王源离抚须笑道:“本书,这些人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