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 > 第158章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灵能展区开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灵能展区开放

2024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北京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作为全国科技界的年度盛事,今日的博物馆早已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科普爱好者齐聚于此,共同庆祝属于他们的节日。而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博物馆全新增设的“灵能防御展区”——这是人类首次将灵能技术与防御体系公开亮相,标志着灵能科技正式从秘密科研走向公众视野。

博物馆一层西侧,原本的近代物理展区已完成全面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充满未来感与远古神秘感的灵能防御展区。展区入口处,一座高3米的全息投影门缓缓开启,投影中流淌着淡金色的灵能气流与暗红色的上古符文,与秦陵灵能阵的能量网络如出一辙,仿佛在邀请观众踏入一个跨越古今的科技秘境。入口上方,“灵能防御展区”六个大字采用灵能感应材质打造,当观众靠近时,字体便会发出柔和的蓝光,下方的副标题“科技赋能灵能,守护地球安宁”则清晰点明了展区的核心主题。

展区内部采用“远古灵能起源-现代科技融合-未来防御应用”的动线设计,分为三大板块:文物实证区、技术展示区、互动体验区。整个空间的照明由灵能感应灯提供,灯光会随着观众的移动自动调节亮度,地面铺设的柔性显示屏则循环播放灵能粒子流动的动态画面,仿佛脚下便是涌动的灵能海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灵能晶体清香,那是从展区的通风系统中释放的微量灵能净化剂,既能稳定周边灵能场,又能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感到身心舒畅。

文物实证区的核心展品,是三星堆玉册的1:1高精度复制品。玉册被放置在一台特制的文物级灵能展示柜中,展示柜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结构,内层镀有灵能反射膜,能有效隔绝外界灵能干扰,维持柜内恒定的灵能环境——温度22c±0.5c,湿度55%±2%,灵能浓度0.8灵能单位,确保复制品的材质稳定性。展示柜顶部安装了微型多光谱射灯,灯光从不同角度照射在玉册上,让表面的古蜀符文与内部隐现的月背灵能节点分布图清晰可见。玉册旁的全息投影设备则循环播放着张杰团队制作的解读视频,详细介绍玉册的发现过程、灵能隐纹的破解方法以及月背灵能节点的重要意义。

“这就是三星堆玉册?没想到上面竟然藏着月背的灵能地图!”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物理系教授驻足在展示柜前,眼中满是惊叹,“远古文明竟然能掌握如此先进的灵能探测技术,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不仅如此,”旁边一位佩戴着联盟工作证的年轻工程师补充道,“秦陵发现的灵能阵与这玉册的灵能符文同源,说明远古时期的灵能文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为我们现代灵能技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

林岚身着浅蓝色的技术保障制服,正半跪在展示柜旁,手中握着灵能环境监测仪,仔细检查着各项参数。她的额前戴着一个轻便的灵能感应头环,能实时感知展示柜周边的灵能波动。“展示柜灵能浓度稳定在0.82灵能单位,温度21.8c,湿度54.7%,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林岚对着手腕上的通讯终端说道,“麻烦技术组再校准一下全息投影的亮度,确保玉册隐纹的展示效果。”

作为展区技术保障的负责人,林岚团队的核心任务是确保所有灵能展品和设备的稳定运行。除了文物级灵能展示柜,展区内的其他灵能设备——包括灵能晶体样本、灵能核心部件等,都配备了独立的灵能稳定装置,这些装置采用了秦陵灵能阵的区域能量均衡器核心技术,能将灵能波动控制在0.5%以内,避免对展品和观众造成影响。

技术展示区的核心展品,是“凌霄-2型”灵能机甲的1:2比例模型和一台真实的灵能武器演示机。机甲模型通体银白,肩部装有灵能护盾发生器,背部的灵能推进器散发着淡淡的蓝光,手臂上的灵能炮管细节清晰可见,下方的信息面板滚动播放着机甲的性能参数:灵能输出功率500灵能单位,护盾强度380灵能单位,最大作战半径100公里,适配灵能武器12种。模型旁的互动屏幕上,观众可以通过触控操作,360度查看机甲的结构细节,甚至能模拟灵能武器的发射效果。

灵能武器演示机则是一台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灵能步枪,枪身由轻质合金打造,核心部件镶嵌着一块小型灵能晶体,能释放出无害的淡紫色灵能光束,用于演示灵能武器的工作原理。陈阳身着一身干练的黑色战术服,正站在演示机旁,为围观的观众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

“这台灵能步枪的核心是这块灵能转化晶体,”陈阳手持步枪,指向枪身中部的透明舱体,“它能将灵能储存罐中的稳定灵能转化为高浓度的灵能光束,有效射程可达5公里,对仙族的灵能护盾和躯体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说着,陈阳将步枪对准展区角落的一个虚拟目标投影,按下了扳机。一道淡紫色的灵能光束从枪口射出,精准命中目标,投影上立刻显示出“击中目标,灵能破坏力等级:A级”的字样。观众们纷纷发出惊呼,不少孩子兴奋地拍手叫好。

“为了保障安全,展区内的演示机已经将灵能强度降低至0.1灵能单位,仅为实战型的百分之一,”陈阳补充道,“但它完全还原了实战型灵能武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灵能转化、光束聚焦、能量调节等核心技术。”

一位来自某军工企业的工程师上前问道:“陈教官,灵能武器的能量续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实战中如果灵能耗尽,是否有应急方案?”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陈阳点了点头,“目前我们的灵能武器采用了双能源设计,主能源是高密度灵能储存罐,续航时间可达8小时;备用能源是灵能吸收模块,能在战斗中吸收环境中的散逸灵能,虽然转化效率只有30%,但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额外的能量支持。”

就在技术展示区热闹非凡时,互动体验区的“灵能护盾生成模拟器”前也排起了长队。这台互动式灵能科普装置是林岚团队专门为展区研发的,它由灵能感应台、全息投影屏和灵能生成器三部分组成。观众只需站在感应台前,将双手放在指定区域,装置便会通过灵能感应技术,捕捉观众的生物电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灵能护盾投影,投影会显示在观众前方的全息屏上,观众可以通过挥手、转身等动作,控制护盾的大小和形状。

“太神奇了!我竟然能生成自己的灵能护盾!”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兴奋地挥动手臂,全息屏上的淡蓝色灵能护盾随之扩大,“你看,我的护盾能挡住虚拟怪物的攻击!”

小男孩的父亲,一位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研究员,也忍不住体验了一番。当他看到全息屏上显示的护盾强度数据时,眼中露出了专业的兴趣:“这个装置的灵能转化算法很先进,能将生物电信号精准转化为灵能波动,而且护盾的受力反馈也很真实,非常适合用于科普教育。”

展区中央的论坛区,马宏正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向台下的观众介绍灵能防御体系的建设进展。马宏身着深灰色的西装,胸前佩戴着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纪念徽章,神情沉稳而自信。他的身后是一块巨大的LEd屏幕,上面展示着全球灵能防御联盟的节点分布图和秦陵灵能阵的结构示意图。

“截至目前,全球灵能防御联盟已在六大洲建立了10个灵能护盾节点,”马宏的声音通过音响系统传遍整个展区,“这些节点采用了秦陵灵能阵的扩容技术,灵能输出总量达到3000灵能单位,能覆盖全球80%的陆地面积。一旦探测到仙族的入侵信号,所有节点将同步启动,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灵能防御网络。”

屏幕上的示意图随之切换,展示出灵能护盾启动后的模拟效果:淡蓝色的能量屏障从各个节点升起,迅速连接成一个巨大的球形护盾,将地球包裹其中。台下的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马总,请问灵能防御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如何?如果仙族采用灵能干扰战术,我们的护盾能否有效防御?”一位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教授举手提问。

“这是我们重点攻关的技术问题之一,”马宏从容回应,“我们的灵能护盾采用了多层结构设计,外层是灵能干扰屏蔽层,能抵御95%以上的灵能干扰;中层是能量强化层,采用了秦陵灵能阵的符文加固技术;内层是应急修复层,能在护盾受损时快速补充能量。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灵能干扰预警系统,能提前10分钟探测到异常灵能信号,为防御准备争取时间。”

就在马宏回答提问时,展区突然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红色的警示灯在天花板上快速闪烁,广播中传来系统自动播报的声音:“警告!检测到异常灵能信号,安防系统启动一级预警!警告!检测到异常灵能信号,安防系统启动一级预警!”

突如其来的警报声让展区内的观众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不少人面露惊慌,纷纷四处张望。“怎么回事?是灵能设备出问题了吗?”“会不会是仙族的信号?”议论声此起彼伏。

马宏立刻对着通讯终端沉声下令:“技术组立刻排查警报原因!安保组维持现场秩序,安抚观众情绪,不要引发恐慌!”

林岚早已第一时间冲到展区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内的屏幕上,多个红色警报图标正在闪烁,显示异常灵能信号来自展区的多个灵能设备——包括灵能武器演示机、灵能护盾生成模拟器和文物级灵能展示柜。“马总,初步排查结果显示,是展区内的灵能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灵能频率,与博物馆原有安防系统的信号频率发生冲突,导致安防系统误报!”林岚快速分析道,“博物馆的安防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电磁感应技术,而灵能设备运行时会释放特定频率的灵能波,这种灵能波被安防系统误判为异常入侵信号。”

“能不能暂时关闭安防系统?”马宏问道。

“不行,”林岚摇了摇头,“博物馆的安防系统与公安系统联网,关闭后会触发连锁预警,而且展区内有灵能晶体等重要展品,不能没有安防保护。”

“让李哲立刻过来!”马宏当机立断。作为灵能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专家,李哲是解决这类信号冲突问题的最佳人选。

此时,李哲正在博物馆的学术交流区参加灵能技术研讨会,接到通知后,他立刻带着笔记本电脑赶往灵能展区。“情况怎么样?”李哲一进入控制中心,便立刻问道。

“灵能设备的运行频率与安防系统的探测频率重叠,导致误报,”林岚将一份频率分析报告递给李哲,“灵能设备的频率范围在120-160灵能赫兹,而安防系统的电磁感应频率正好在这个区间内,所以被误判为异常信号。”

李哲快速浏览着报告,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问题的核心是安防系统无法区分灵能波和电磁入侵信号。解决方案有两个:要么调整灵能设备的运行频率,但这会影响展品的展示效果;要么升级安防系统的信号识别算法,添加灵能设备的专属频率库,让系统自动过滤这些正常信号。”

“第二个方案更可行!”马宏说道,“调整灵能设备会影响观众体验,而且时间紧迫,升级算法更快。”

“好,我现在就编写升级程序,”李哲点了点头,“需要博物馆的安防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后台权限,我要在算法中添加灵能设备的频率特征、能量波动曲线等识别参数,建立专属的灵能信号数据库,让系统能精准区分正常灵能信号和异常入侵信号。”

马宏立刻联系博物馆的安保负责人,协调系统权限。10分钟后,李哲成功接入安防系统后台。他的屏幕上,一行行代码快速滚动,数据库中不断新增灵能设备的频率数据——灵能武器演示机135.7灵能赫兹、灵能护盾模拟器142.3灵能赫兹、文物展示柜128.9灵能赫兹……每一个设备的频率特征和波动曲线都被精准录入。

“正在优化信号识别算法,添加灵能信号过滤模块……”李哲的声音冷静而专注,“模块安装完成,开始系统联调……”

控制中心内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盯着屏幕上的警报状态。随着李哲按下最后一个确认键,屏幕上的红色警报图标开始一个个熄灭,警示灯也停止了闪烁,刺耳的警报声渐渐消失。

“警报解除!安防系统运行正常!”系统自动播报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语气恢复了平稳。

控制中心内爆发出一阵轻微的欢呼声。林岚立刻检查各个灵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展示柜灵能环境稳定,灵能武器演示机正常,互动模拟器运行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马宏长舒一口气,对着通讯终端说道:“通知各区域负责人,警报已解除,恢复正常参观秩序,向观众做好解释工作。”

展区内的观众们在安保人员的安抚下,已经恢复了平静。当听到警报解除的消息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马宏走到论坛区的讲台上,向观众们致歉:“非常抱歉刚才的警报给大家带来了困扰,这是由于灵能设备的信号与安防系统发生冲突导致的误报。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快速解决了问题,现在展区的所有设备都已恢复正常运行,请大家继续参观体验。”

观众们纷纷表示理解,不少科技工作者还对联盟的快速响应和技术实力表示赞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信号冲突问题,足见灵能技术团队的专业水平,”一位来自中科院的院士说道,“灵能技术与传统安防系统的融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今天的小插曲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警报解除后,展区再次恢复了热闹的氛围。林岚继续巡查各个展品的运行状态,确保没有遗留问题;陈阳的灵能武器演示台前,观众们的热情更加高涨,不少人都想亲身体验一下灵能步枪的操作;张杰也赶到了展区,在三星堆玉册复制品前为观众们进行更详细的解读,他结合秦陵灵能阵的扩容成果,生动地讲解了远古灵能文明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过程。

“玉册上的灵能符文不仅是探测月背灵能节点的钥匙,也是破解灵能转化技术的关键,”张杰指着展示柜中的玉册复制品说道,“我们通过研究这些符文,成功改良了灵能增幅器的核心结构,让秦陵灵能阵的能量输出提升了30%,而这些技术成果,未来将应用到更多的灵能防御设备中。”

下午3时,灵能防御展区举行了正式的开放剪彩仪式。科技部、国防科工委的相关领导,联盟的核心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共同出席了仪式。剪彩仪式上,科技部领导发表讲话,对灵能防御展区的开放给予了高度评价:“灵能技术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灵能防御展区的开放,不仅是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致敬,更是向公众普及前沿科技、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举措。希望联盟能继续深耕灵能技术研发,为我国的科技强国战略和国家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剪彩仪式结束后,展区的参观人流达到了高峰。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们围绕在各个展品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高校师生们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展品的技术参数和讲解内容;家长们带着孩子,在互动体验区尽情感受灵能科技的魅力。

林岚、李哲、陈阳、张杰和马宏聚集在展区的休息区,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今天虽然出现了一点小插曲,但总体来说,展区开放非常成功,”马宏说道,“通过这个展区,我们不仅向公众展示了灵能技术的成果,也吸引了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关注灵能领域,这对我们后续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

“是啊,”张杰点头道,“今天有不少考古学和历史学的专家找到我,希望能参与三星堆玉册的后续解读工作,这为我们破解更多远古灵能文明的秘密提供了更多的力量。”

李哲则打开笔记本电脑,查看着安防系统的运行数据:“升级后的信号识别系统运行稳定,已经成功过滤了127次灵能设备的正常信号,没有出现一次误报。我已经将这个灵能信号数据库同步给了全球灵能防御联盟的其他节点,帮助他们解决类似的信号冲突问题。”

陈阳笑着说道:“今天有很多军工企业的工程师向我咨询灵能武器的研发细节,甚至有几家单位提出了合作意向,这说明灵能技术已经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林岚看着展区内兴奋的观众,尤其是那些充满好奇的孩子们,眼中闪过一丝温暖:“科普是科技传承的重要环节,今天看到这么多孩子对灵能科技感兴趣,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个领域,为灵能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博物馆的落地窗,洒在灵能展区的每一个角落。灵能设备的蓝光与阳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画面。参观的人群渐渐散去,但展区内的灵能设备依旧在稳定运行,仿佛在诉说着人类科技与远古灵能文明融合的传奇。

这一天,不仅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节日,更是灵能技术走向公众、走向未来的重要里程碑。灵能防御展区的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到灵能技术的魅力与价值,也让人类对抗仙族、守护地球的信念更加坚定。而在遥远的月背,那些等待被探索的灵能节点,也在静静等待着人类的脚步——灵能科技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