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一的清晨,六教的大阶梯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学生。

张晨风习惯性地选了中间靠过道的位置,刚放下书包就看见苏晚晴抱着几本书走进来。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衬衫,头发整齐地扎在脑后,径直走向前排那个靠窗的固定座位。

高数课的陈教授讲课节奏很快,板书行云流水。

张晨风埋头记笔记,偶尔抬头时注意到苏晚晴始终保持着端正的坐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注解。

课间休息的铃声响起,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张晨风正低头整理笔记,忽然感觉有人站在旁边。抬头一看,苏晚晴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上周的课后题,我整理了几种解法。她递过来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

张晨风翻开笔记本,眼前顿时一亮。笔记不仅字迹工整,而且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重点,每种解法都附有详细的推导过程。太感谢了,这个对我帮助很大。

第三题的第二种解法,你用的是拉格朗日定理?苏晚晴问。

对,但我觉得证明过程有点绕。

苏晚晴拿过草稿纸,写下几个公式:可以用柯西中值定理简化。她边说边画示意图,讲解清晰明了。

两人讨论得专注,完全没有注意到教室后门站着一个人。王晓曦本来想找张晨风一起去吃午饭,看到这一幕后咬了咬嘴唇,转身离开了。

下午的计算机导论课在计算机系大楼的机房进行。张晨风刚找好位置坐下,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好巧啊!王晓曦笑眯眯地在他旁边坐下,我辅修计算机,以后就是同学啦!

讲课的是个年轻讲师,语速快得让人跟不上。

讲到指针概念时,王晓曦凑过来小声问:这个指针到底是什么啊?我怎么完全听不懂?

张晨风简单解释了几句,但王晓曦还是似懂非懂。

看着她困惑的表情,张晨风想起早上苏晚晴那种一点就通的默契,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

下课铃响时,王晓曦沮丧地收拾书包:看来我真不是学计算机的料。要不是为了...她突然停住,转移了话题:一起去食堂吃饭吗?

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王晓曦突然问:你和苏晚晴很熟啊?

就是普通同学。

可她对你好像特别不一样。王晓曦歪着头,我听说她从来不主动和别人讨论问题,今天居然主动找你。

张晨风没有接话。他想起苏晚晴递给他笔记时那个细微的表情变化,确实比平时柔和许多。这种特别的对待,让他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你知道吗?王晓曦继续说,经管学院好多男生想追她,都被冷冰冰地拒绝了。有人说她眼光高,只看得上学霸。

张晨风笑了笑:传言不可信。

但我觉得是真的。王晓曦盯着他,你看,她不是只愿意和你讨论问题吗?

回到宿舍,张晨风翻开苏晚晴的笔记仔细阅读。不得不说,这份笔记做得极其用心,不仅涵盖了课本知识,还补充了不少拓展内容。

最让他惊讶的是,笔记最后还附了一页书单,都是与课程相关的重要参考文献。

他拿出手机,给苏晚晴发了条消息:笔记很详细,谢谢。书单上的书图书馆都有吗?

很快收到回复:大部分有,缺的两本我可以借你。

这种高效直接的交流方式,确实很符合苏晚晴的风格。

晚上去水房打水时,张晨风又遇见了王晓曦。她似乎还在为下午的事耿耿于怀:你说,苏晚晴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

别瞎猜了。张晨风无奈地说,她只是对学习认真而已。

才不是呢!王晓曦撇嘴,我打听过了,她从来没给别的男生做过笔记。

这句话在张晨风心里激起了一圈涟漪。他想起前世那个总是独来独往的苏晚晴,这一世似乎真的有些不同。

但这种不同意味着什么,他还没有想明白。

临睡前,张晨风又翻开苏晚晴的笔记。在最后一页的角落,他发现用铅笔轻轻写着一行小字:周三下午图书馆,有问题可以找我。

这大概是苏晚晴表达友好的方式吧,他想着,把笔记小心地收进了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