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济寒潮凛冽,却成了张晨风和他麾下虎狼之师最好的磨刀石。龙盛集团这架战车,在张晨风的驾驭下,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开足马力,在各条战线上掀起了一场场令人瞠目的逆势征伐。

苏晚晴执掌的“狂天集团”,将技术派的冷静和精准发挥到了极致。她不像传统开发商那样依赖经验和直觉,而是建立了一套复杂的数据模型,日夜不停地扫描全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场、在建项目和开发商财务状况。

一次,模型捕捉到沿海某新一线城市一个位于潜力新区核心地段的综合体项目,因原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停工,债权关系复杂,无人敢接。苏晚晴带着王磊和刘垚亲赴现场。

面对当地政府希望尽快盘活资产的急切,和一堆围着项目想啃骨头的各路“神仙”,苏晚晴面无表情地展示了她的分析报告:精确到每一栋楼的建安成本、未来五年的市场租金预测、以及基于不同复工和销售节奏的现金流模型。她用毫无感情波动的语调,报出了一个低到让对手骂娘、却又刚好卡在各方心理底线的收购价。

“要么接受,要么看着它烂在那里。”她推了推眼镜,补充了一句,“我们可以等。”

最终,在地方政府斡旋和各路“神仙”被她那套冰冷逻辑磨得没脾气后,“狂天集团”以近乎捡漏的价格拿下了这个黄金项目。王磊随即带着施工队强势进场,雷厉风行,刘垚则把成本抠到了骨子里。很快,“狂天·未来城”的巨幅广告就立了起来,成了当地逆势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类似的案例在多个城市复制,“狂天”之名,以这种冷酷而高效的方式,迅速在地产圈打响。

王晓曦和秦敏搭档的“风雷集团”,则走的是另一条狂野路线。

王晓曦利用经济下行,许多中小外贸卖家现金流紧张的机会,化身“并购狂魔”。她带着团队,一家家上门“谈心”,软硬兼施。有时候是挥舞着钞票,“友好”地收购对方的核心渠道和团队;有时候则是利用规模优势,在平台上发起价格战,逼得对方无路可走后再低价接手。她把这套打法称为“趁你病,要你命”,效率极高。

秦敏则负责“品牌洗脑”和整合。每收购一家,她就迅速将其产品和渠道打上“风雷优选”的标签,利用之前积累的媒体资源,铺天盖地地宣传“风雷集团整合行业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优性价比”。她还搞了个“全球好物发现官”的Ip,亲自上阵拍短视频,用其明艳的形象和极具煽动力的话术,硬是在消费低迷期把“风雷”的海外购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马强则保障着这条狂野扩张之路的“物理畅通”。他的物流网络在危机中逆势扩张,吞并了几家区域性物流公司,硬是打通了几条性价比极高的跨境专线。遇到有地头蛇想卡脖子,马强往往不需要动手,只是带着人往那儿一站,眼神扫过去,对方多半就怂了。他知道,风哥现在需要的是稳定和效率,不是麻烦。

正规化与布局:总部的“定海神针”与未来的“龙盛大厦”

张晨风大手一挥,启动了他谋划已久的正规化布局。

风雷集团率先搬离了拥挤的别墅,正式进驻二环内一栋崭新的甲级写字楼,占据了整整三层。明亮的玻璃幕墙,现代化的办公空间,穿着职业装的员工步履匆匆,终于有了大型集团的样子。王晓曦站在自己的独立办公室里,看着楼下车水马龙,意气风发。秦敏的品牌战略中心也鸟枪换炮,有了专业的影棚和会议室。

紧接着,狂天集团也在国贸商圈核心地段挂牌成立,租下了高端写字楼的顶层,视野开阔,气派非凡。苏晚晴依旧偏爱简洁,办公室除了一台顶配电脑和巨大的数据显示屏,几乎没有多余装饰,但所在的位置本身就宣告了其不容小觑的实力。

而最让张晨风寄予厚望的,是正在加紧建造中的 “龙盛大厦” 。地块位于未来重点发展的商务区,由钟栎瑶主导设计,融入了“女娲”系统的智能理念,目标是建成未来的区域地标。张晨风时不时会带着李壮去工地视察,看着地基一天天夯实,钢结构一层层拔高,他眼中充满了期待——那里,将是龙盛帝国未来的真正心脏和象征。

赵文佳和钟栎瑶坐镇升级后的总部中枢,协调着三大集团以及“女娲”核心研发的资源,确保这艘越来越庞大的战舰运行平稳。李壮跟着张晨风东奔西跑,见识了各种大场面,人也变得更加沉稳精干,成了张晨风身边不可或缺的护卫和助手。

张晨风站在国贸“狂天集团”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在危机中依然躁动不安的城市。他的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不仅扛住了寒流,更利用这次危机,完成了关键性的规模化扩张和正规化转型,从草莽英雄,真正蜕变成了一个架构清晰、兵强马壮的商业帝国。

“乱世出英雄啊……”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属于征服者的笑意。这四方征战,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看到了更远处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