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 > 第179章 皇家粮仓vs熊猫粮仓:御笔点金的神来之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9章 皇家粮仓vs熊猫粮仓:御笔点金的神来之笔

奉天殿内,地龙烧得再旺,也驱不散那股从地底砖缝里渗上来的、深入骨髓的寒意。巨大的蟠龙金柱沉默矗立,殿顶藻井繁复的彩绘在跳动的烛火下显得有些阴森。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侍立的太监宫女们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砖缝里,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那高踞于丹陛之上的雷霆。

户部尚书傅友文,这位掌管着大明钱粮命脉的“财神爷”,此刻却像一片被秋风吹落的枯叶,五体投地地匍匐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额头紧紧贴着沁凉的地砖,冰凉的触感直抵天灵盖,却压不住他浑身筛糠般的颤抖。官袍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了一大片。

“陛…陛下…”傅友文的声音像是从破风箱里挤出来的,带着绝望的哭腔,每一个字都抖得不成样子,“太…太仓…京仓、通仓、临清仓…诸仓清点…核实…核实完毕…实…实存新粮…仅…仅剩三万石零七斗…”

“哐当——!!!”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如同平地炸雷,猛地撕裂了死寂!

朱元璋一脚踹翻了御阶旁那只硕大的、正在散发着融融暖意的鎏金蟠龙炭盆!烧得通红的银丝炭如同愤怒的火流星,裹挟着滚烫的灰烬,四散飞溅!几点火星甚至溅到了傅友文伏地的官袍下摆上,“嗤嗤”地灼出几个焦黑的小洞,散发出刺鼻的焦糊味!

老朱那张被怒火烧得赤红的脸,在飞散的炭火灰烬映衬下,显得格外狰狞可怖。他猛地站起身,宽大的龙袍袖子带起一阵罡风,小眼睛里迸射出的寒光,如同淬了剧毒的冰锥,死死钉在傅友文的后脑勺上。

“三万石?!”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钢锉在刮擦着每个人的耳膜,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杀意,“傅友文!朕的好尚书!你告诉朕!偌大的太仓,我大明的根基!就剩下三万石粮食?!够干什么?!够这满朝文武吃几天?!够这京师百万张嘴喝几天稀粥?!”

他猛地指向殿外北方的虚空,手指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剧烈颤抖:“后日!后日北元使团就要进京!带着他们的狼子野心,带着他们的幸灾乐祸!来觐见!来‘朝贡’!朕拿什么给他们看?!拿什么给他们吃?!难道打开仓门,让他们看看朕这大明皇帝的‘家底’?!看看这能跑老鼠的‘皇家粮仓’?!让他们回去告诉脱古思帖木儿,我大明朝,穷得连招待使臣的粮食都拿不出了?!嗯?!”

最后一声“嗯?”,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傅友文的心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在地上,只剩下牙齿咯咯打颤的声音。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炭火在地上滚动发出的微弱噼啪声,还有朱元璋粗重如风箱般的喘息。无形的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岳,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三万石粮,如同一个冰冷的巴掌,狠狠抽在了大明王朝的脸上!这脸面,丢不起!尤其是在宿敌北元使团即将到来的节骨眼上!

就在这时——

“嗒…嗒…嗒…”

一阵急促、沉稳、却带着某种奇特粘滞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晰地穿过奉天殿外空旷的广场,踏上了殿前的汉白玉石阶。

这脚步声,在死寂的大殿里,显得如此突兀,如此…不合时宜。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龙椅上如同暴怒雄狮般的朱元璋,都下意识地转向了殿门口。

厚重的朱漆殿门被两名侍卫缓缓推开。

一个身影,逆着殿外清冷的天光,大步走了进来。

是李拾。

但他此刻的形象,与这金碧辉煌、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奉天殿,形成了无比刺眼的巨大反差!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靛青色粗布麻衣,上面布满了大片大片深色的油污,散发着浓烈刺鼻的焦糊味和油脂味。裤腿上沾满了泥泞和灰烬,脚上一双厚底布鞋的边缘,甚至还在往下滴落着浑浊的、带着油花的液体,“嗒…嗒…”地落在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上,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污浊的印记。他脸上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头发凌乱,几缕发丝被汗水粘在额角,整个人像是刚从某个爆炸的油坊或者焚烧的废墟里爬出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狼狈不堪、浑身散发着刺鼻气味的身影,他的腰背却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寒潭深水,步履沉稳,带着一种无视殿内肃杀气氛的从容。

他径直走到御阶之下,无视两旁大臣惊愕、嫌恶甚至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目光,在傅友文身边停下。没有跪拜,只是对着丹陛之上的朱元璋,深深一揖。

“臣李拾,参见陛下。”声音清朗,穿透了殿内压抑的沉闷,也盖过了地上炭火最后的噼啪声。

朱元璋的怒火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闯入者按下了暂停键。他眯起眼睛,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上下扫视着李拾这身格格不入的行头,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冰寒:“李拾?你这…是从哪个油锅里捞出来的?朕的奉天殿,何时成了油坊作坊?”

“回陛下,”李拾抬起头,脸上没有半分惶恐,只有一种近乎刻板的平静,“臣刚从西郊备用粮库火场出来。些许宵小纵火,已被扑灭,些许存粮受损,所幸主力无虞。”

“火场?”朱元璋眉头紧锁,显然这又是一个火上浇油的消息。

“陛下忧心国事,臣心感佩。”李拾话锋一转,目光平静地迎上朱元璋审视的眼睛,“臣闻太仓储粮告急,北元使团将至。臣,有粮。”

“你有粮?”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荒谬和极度的怀疑,“多少?!”

李拾没有直接回答。他缓缓抬起右手——那只手上也沾着油污和黑灰。然后,在所有人惊愕、不解、甚至带着一丝嘲讽的目光注视下,他从怀中——那件沾满油污的麻衣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但边缘也沾染了些许油渍的…纸片。

那赫然是一张“大明粮票”!

面额巨大,印着清晰的熊猫徽标和大明山川纹饰。

李拾上前一步,在朱元璋深沉如渊的目光下,在傅友文难以置信的偷瞄中,在满殿文武屏息的注视下,将那张沾染着他身上油污、带着火场余温的粮票,稳稳地、郑重其事地,按在了龙案之上,朱元璋的御笔朱砂砚台旁边!

就在粮票接触那光滑如镜的紫檀木龙案表面的刹那——

殿内悬挂的数十盏宫灯,烛火似乎同时跳跃了一下!

柔和的光线倾泻在粮票的纸面上。那看似普通的纸张,在特定的角度下,票面山川底纹的深处,竟隐隐浮现出一层极其细腻、流动着七彩光晕的防伪水印!而在水印的核心位置,左上角的祥云纹路中,一道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弱紫光(来自殿顶某块特制琉璃瓦的折射)悄然扫过!

刷!

一个微小却无比清晰的动态影像,如同被点亮的魔法水晶,瞬间在祥云纹中浮现、流转!

画面上,赫然是身着明黄常服、撸着袖子、正用筷子从翻滚的红油火锅里夹起一片羊肉的朱元璋!老朱眉头舒展,嘴角沾着一点红油,眼神惬意满足,额角甚至能看到被热气熏出的细密汗珠!那捞肉的姿态,那被辣得微微眯起的眼睛,活灵活现,烟火气十足!影像下方,还有一行微不可察、同样需要特定光线才能看清的篆体小字:“洪武亲鉴,粮票保真!”

整个奉天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神乎其技的“神迹”惊呆了!连朱元璋本人,看着粮票水印里那个捞火锅的自己,小眼睛都瞬间瞪圆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嘴角,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天的辣味…这…这混账东西!怎么把这…这都印上去了?!

“臣李拾,”李拾的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他指着龙案上那张流光溢彩的粮票,声音清晰无比,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以此票为凭,可于臣西郊粮库,即刻调拨新粮——十万石!以供陛下…招待北元贵客,充盈太仓,安定民心!”

十万石!

如同久旱甘霖!

如同绝境曙光!

朱元璋的目光,死死地锁在龙案上那张粮票上,看着水印里那个捞火锅的自己,又看着票面上清晰的熊猫徽记和山川纹路。震惊、荒谬、狂喜、一丝被“冒犯”的恼怒…种种复杂情绪在他脸上飞快掠过。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一股决断的洪流!

“好!好!好!”朱元璋连道三声好,猛地抓起御案上那方象征着至高皇权的盘龙玉玺!玉质温润,在宫灯下流转着内敛而沉重的光芒。

他高高举起玉玺,目光如电,扫过李拾,扫过那张承载着十万石粮食希望的粮票!没有丝毫犹豫,带着一种近乎宣泄的力量和帝王金口玉言的决绝,玉玺裹挟着风声,朝着粮票的票面中心,狠狠砸落下去!

这一砸,是皇权的背书!

这一砸,是绝境中的认可!

这一砸,更是开启新时代的沉重鼓点!

就在玉玺带着千钧之势即将触及票面、那方寸之地即将承载帝国玉玺之重的电光火石之间——

「滴!」

「检测到帝国最高权力象征介入!」

「‘熊猫粮票’信用体系获得终极锚定!」

「隐藏成就解锁:‘皇权加持’!」

「特殊称号激活:便民功臣!」

「称号效果:信誉度+∞,民间认可度大幅提升!」

冰冷的机械音伴随着璀璨的光幕,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瞬间在李拾的视界中央轰然绽放!光幕流转,金色的“便民功臣”四个大字如同烙印般灼灼生辉!

而在现实世界,玉玺沉重而冰冷的底座边缘,“嘭”地一声闷响,已重重印在了粮票票面的右下角!鲜红的“皇帝之宝”印文,如同四颗燃烧的血钻,深深嵌入纸纤维之中!

然而,就在印文落定、所有人都以为尘埃落定、傅友文几乎要喜极而泣的瞬间——

朱元璋那只握着玉玺的手,却并未立刻抬起!

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粮票上,那方刚刚砸下的鲜红印玺旁边!

老朱眼中精光爆射!他猛地将玉玺往旁边一推,空出的左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将那张刚刚盖了玉玺、价值十万石粮食的粮票,从龙案上抽了回来!

“陛下?”李拾也是一愣。

朱元璋根本不理会。他左手紧紧捏着粮票,右手抓起御笔,饱蘸了浓稠如血的朱砂墨汁!笔锋悬停在粮票光洁的空白背面,如同蓄势待发的毒龙!

他运笔如风!笔走龙蛇!力透纸背!

朱砂在纸面上狂野地舞动,带着帝王的霸道与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福至心灵般的激赏!

四个铁画银钩、筋骨虬结、充满了磅礴力量感的朱红大字,在粮票的背面,在“皇帝之宝”印玺的旁边,被一气呵成地书写出来:

便 民 功 臣

最后一笔“臣”字收锋,朱笔猛地提起,一滴饱满的朱砂墨滴,如同凝固的血液,悬停在笔尖,欲滴未滴。

朱元璋看着自己这四个字,又看看正面水印里那个捞火锅的自己,嘴角极其罕见地、极其细微地向上扯动了一下,似乎觉得颇为有趣。他将这张承载着十万石粮食、盖着皇帝玉玺、还带着御笔朱批的粮票,随手丢回给李拾,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拿着!速去调粮!误了时辰,朕唯你是问!”

---

当夜。

西郊粮库至太仓的官道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如同白昼!

数十台体型庞大的熊猫物流履带车,引擎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咆哮,排成钢铁长龙!粗大的烟囱喷吐着滚滚白烟,在星月下凝成一条翻腾的云带。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如同金色的瀑布,从粮库巨大的翻斗中倾泻而出,被履带车精准地吞入腹中。

蒯祥站在一辆指挥车的车顶,拿着铁皮喇叭,吼声压过了机器的轰鸣:“快!快!装车!发运!目的地太仓!天亮之前,十万石粮,一粒都不能少!让那帮北元的狼崽子看看,咱大明粮仓的底气!”

车轮滚滚,履带铿锵。金色的粮流,沿着钢铁的脉络,源源不断地注入帝国空虚的命脉。

而与此同时。

一张特殊的“拓片”,以惊人的速度在京师的地下钱庄、当铺、票号、甚至是大户人家的账房之间秘密流传。

拓片的原版,正是李拾那张背面写着“便民功臣”四个御笔朱砂大字的粮票!不知是哪个手眼通天的家伙,在粮票进入流通前,用最上等的宣纸和特制的墨汁,将背面的四个大字和那方“皇帝之宝”的印文,清晰地拓印了下来!

拓片上,“便民功臣”四字,朱红如血,笔力千钧,帝王的威严与褒奖扑面而来!尤其是那方鲜红的“皇帝之宝”印文,更是权威的终极象征!

“嘶…御笔!真正的御笔朱批!还有玉玺印!”

“我的老天爷!这…这比圣旨还硬啊!”

“便民功臣…这是陛下金口玉言给李东家封的号啊!”

“有此拓片为凭,还怕什么?这担保,比金山银山还硬!”

于是,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

这张原本只是作为十万石粮食凭证的粮票拓片,其背面的“便民功臣”四字,竟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了整个京师乃至周边地区,民间私下大额借贷、担保、拆借资金时,最顶级、最硬通、最令人疯狂的信用凭证!

“王掌柜,借我五万两周转!以此为押!”当铺里,商人甲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张精心装裱的拓片。

当铺掌柜老眼昏花,凑近一看那朱红的“便民功臣”和鲜红的印玺拓印,瞬间眼睛瞪得溜圆,呼吸都急促了:“押…押了!利息好说!有李东家这‘御封担保’,比啥都强!”

“李兄,这笔买卖风险是大,但你看,我弄到了这个!”绸缎庄密室内,商人乙神秘兮兮地展开一卷拓片。

对面的商人丙一看,倒吸一口凉气:“‘便民功臣’?!你…你从哪儿搞到的?!有它在,这买卖我投了!全投!”

“便民功臣”四个字,如同被皇帝亲手盖上了金印,在民间掀起了无声的金融风暴。它所代表的,已不仅仅是十万石粮食,更是李拾本人那被皇权背书的、坚不可摧的信誉,以及…一种在旧秩序崩塌时,人们本能抓住的新希望。

当十万石粮食悄然填满太仓的库房,散发着谷物醇香时。

“便民功臣”的拓片,正以另一种形式,填满着人们对信用的渴望,在这帝国的暗流中,悄然重塑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