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小军站在玻璃柜台前,没找到手表。

“你好同志,这里有手表吗?”张小军问道

里面的售货员是个扎麻花辫的女人,见张小军问,说话也很是客气

“有的,不过只有一种,你要看看吗?”

“给我看看吧,我想买一块儿”张小军说道

售货员从货架上翻出一个盒子,在张小军面前打开,但是没有递给张小军。

“这手表不能用手拿,上面玻璃容易沾印子,就这么看吧”售货员说道

这是常识,其实印子倒也无所谓,可以擦,但是要是有了划痕,那是影响卖相的。

接着,售货员介绍起手表。

北方牌手表,十七钻全钢三防。

这是如今市面上最便宜的一块手表。

无论是原装进口还是沪上手表厂产的,价格都要高一些。

这个手表是东北产的,才销售没两年,六十块钱。

不得不说,这会儿的售货员还是挺专业的,对店里的东西全都了如指掌,还会给你介绍。

旁边卖糖的地方,人家买多少,抓着扔秤上就差不多,最多添个一块两块的,给好些人看的都目瞪口呆,连夸这闺女手真准。

“行,那我就买一块儿这个吧!”张小军说道

他身上穿着崭新的棉袄,脚下踩着棉胶鞋,看着也不像没钱的样子,也没人看不起他。

掏出票和钱,就递给了售货员。

“六十正好,现在要戴吗?”

张小军接过手表,轻车熟路的戴上,他不是没戴过手表的人。

“谢谢”张小军客气的说道

这是后世养成的习惯,在如今,大家可很少说谢谢。

对着供销社上面的钟调整了表上的时间,张小军就去买其他东西了。

刚才看见的糖来上两斤,东北产的奶糖在现如今,算是最甜的了,不光是买给二叔家妹妹吃的,糖是很好的东西,进山的时候可以带一点儿补充体力。

看着还有卖肥皂和洗发膏以及洗衣粉的,张小军都买了点儿,香皂要五毛钱一块。

而最好的洗衣粉高达九毛四一包,洁馨牌的,虽然贵,但是这东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

洗发膏这东西,逐渐取代了洗发粉,再后来出现了洗发香波,最后才出现洗发水

倒不是不过日子,而是张小军前世虽然干的活儿脏,但是最起码的卫生条件要比现在好很多。

现如今头几天不洗,那都痒得不成样子。

晚上睡觉的时候,挠头皮的声音自己听着都起鸡皮疙瘩。

还买了一顶帽子,羊剪绒的,花了二十三块钱。

这个很有必要,在东北的冬天,不戴帽子脑瓜子都给你冻宕机,自己以前的帽子很单薄,走在外面还是很冷的。

“你好,给我称二十斤棉花”张小军说道

“多少?二十斤?那可得不少票!”售货员说道

“我知道,同志们让帮着带的,大家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张小军说道

乍一听,这人还真就是单位上班的。

棉花算是贵重的东西,两块五一斤,很多家庭都是没有钱做新棉袄的,往前几年,一家人穿一件棉袄,谁出门谁穿并不是谣传。

往前几十年,这棉袄是能传家的。

要不然张小军断亲那天,也不会因为一件棉袄跟张建设吵架。

大多家庭,孩子的棉袄要是小了,就改改,或者大孩子的棉袄给小的穿,这样子能省很多。

即便到了千禧年后,多的是孩子没穿过新衣服,都是穿哥哥姐姐的衣服,这种事情很普遍。

做一床被子就得十斤八斤的,还得做床褥子,剩下的给张小英做件棉袄。

倒不是张小军有多疼爱这个妹妹,而是自己不会做,让婶子帮着做,自然要付出点东西,再好的关系,老是占人家便宜,那也是不行的。

一次两次可以,再多人家就讲究你了,张小军不愿意欠别人的,他宁愿多花点儿。

省得以后要是翻脸,说出来都是自己亏欠别人,吵架都没脸。

棉花票买的有两种,市场买来的比较杂乱,分为定量棉絮票和补助棉絮票,但是加起来总额是够的。

这种事情很常见,单位每个职工的棉花票都不多,只能是到处换,想做床新被子是很费事的。

买了棉花买了布,张小军想了想又买了两盒万紫千红,大家都统称它为雪花膏。

这东西很洋气,抹在脸上香香的,算是给婶子的报酬。

又买了一捆尼龙绳,这东西是绿色的,非常结实,但是时间长不用后,会腐烂,

买了一个帆布包,这样子进山的东西都可以装进去,打完的子弹壳也可以装进去,很省事儿。

拉着爬犁往家走,艳阳高照,雪地上泛起一片光,晃得张小军眯了眯眼,有点儿晕。

哼着歌,嘴上叼着烟,他还挺开心,连看见一群野鸡都没打,也实在是没带枪。

张小军一路寻思着,现在严格来讲,自己算是户主,要不要去屯里要块宅基地,等开了春建房子,好歹也是个大小伙子了,借住在知青点还是不太好看。

“小军哥, 你干啥呢?”一个女声传来。

听到这声小军哥,张小军恍惚了一下,这还是小时候,娘没死之前,跟在屁股后的小丫头对他的称呼。

只是自从李海芳进门后,他已经没有时间出去玩了,两人也再没有什么交集。

听到这句小军哥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直到进了山后,再也没听到过。

只是见到故人泛起的哀愁,并没有青梅竹马的狗血和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破事儿。

这年头,男女关系是很严肃的事情,

放在前些年更甚,即便是在房间内说话,那也是要打开门的,不然人家说你作风不好。

于涛闺女于小雨,小名二丫。

长得明媚皓齿,扎着俩麻花辫,穿一件碎花棉袄,身材挺拔,能有一米七。

于家条件好,把闺女养的也很好,于涛是复员回来的,比较注重家里孩子的品行,所以家里人作风都很不错。

相比较以后那些骄横跋扈的,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二丫,死冷寒天的,搁大街上溜达啥呢?”张小军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