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 > 第263章 张鲁归降赴荆州,吕布安置汉中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3章 张鲁归降赴荆州,吕布安置汉中事

杨松立刻马不停蹄,再次赶往葭萌关。他将张鲁愿意亲率部众前来纳降的消息禀报吕布,吕布闻之大喜,对杨松更是嘉许不已。

白水关内,张鲁将大军暂交杨柏统领守关,自己则带着弟弟张卫以及将领杨昂、杨任,点齐五千兵马,离开这困守多时的险关,怀着复杂难言的心情,一路南行,前往葭萌关。

这一日,葭萌关北门大开,吕布亲率高顺、甘宁、周仓等将出关相迎。见到张鲁队伍迤逦而来,吕布策马向前数步,朗声笑道:“公祺兄,深明大义,使数万生灵免于涂炭,布感佩于心!”

张鲁见吕布果然亲自出迎,心中稍安,连忙与张卫、杨昂、杨任等下马,快步上前,对着吕布深深一揖,随即跪拜于地,口称:“败军之将,今愿率众归降,望温侯恕罪收纳!”

吕布见状,立刻翻身下马,快步上前,亲手将张鲁扶起,恳切道:“公祺兄何必行此大礼!今既归心,前事休要再提!” 他又依次扶起张卫、杨昂、杨任,温言抚慰。

众人一同入关,至府衙坐定。张鲁面露难色,迟疑片刻,还是开口道:“温侯,实不相瞒,白水关内粮草已将告罄,数万将士恐有断炊之危……”

吕布不待他说完,便大手一挥,爽快道:“此乃小事,何足挂齿!”随即转头下令:“周仓!”

“末将在!”

“你即刻去筹备足够三万大军食用半月之粮草,交由甘宁、徐盛二位将军!”

“甘宁、徐盛听令!”

“末将在!”二将踏前一步。

“命你二人,率领本部兵马,押运粮草,随杨昂、杨任二位将军即刻返回白水关!抵达之后,即行接管白水关全部防务及兵权,妥善安置降卒,分发粮食,稳定军心!”

“末将遵命!”甘宁、徐盛、杨昂、杨任齐声领命,与周仓一同退出大堂,前去准备。

吕布又对张鲁、张卫笑道:“二位一路劳顿,且先在关内安住。今夜布设下宴席,为二位接风压惊。”

是夜,葭萌关内灯火通明,宴席之上,酒肉齐备。酒至半酣,吕布放下酒樽,对张鲁道:“公祺兄,如今战事未歇,益州纷乱,葭萌关地处前线,非是安居之所。我意,明日便派精锐兵马,护送二位及家眷先返回汉中南郑,再由汉水转至荆州。”

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安排:“荆州富庶繁华,远胜汉中。我在江陵为二位安排上好的府邸田产,足以安身立命,颐养天年。届时,二位可将家小尽数接往荆州,共享太平富贵。”

张鲁与张卫闻言,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片雪亮。这看似优厚的安排,实则是要将他们兄弟离开汉中,彻底置于吕布控制之下,以防再生变故。然而,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兵权已交,粮草仰人鼻息,岂有反抗的余地?张鲁心中暗叹一声,面上却只能挤出感激的笑容,拱手道:“温侯思虑周详,安排妥帖,鲁……感激不尽,一切但凭温侯做主。”

张卫亦只得跟着称谢。

次日,吕布便令高顺、丁奉二将领兵严密守卫葭萌关,谨防梓潼张任。自己则亲自带着张鲁、张卫以及他们的部分亲随家眷,离开葭萌关,北上汉中。

吕布率领队伍,先行抵达白水关。此时关内,甘宁、徐盛顺利接管了防务与兵权,并将带来的粮食分发给了汉中军士卒。数万将士得了活命粮草,军心迅速安定。

吕布召见甘宁、徐盛及杨任,对甘宁的叮嘱道:“兴霸,此地暂由你与徐盛负责,待局势彻底稳定,便将这数万大军逐步南调,移驻至葭萌关,统一整编操练,以备后用。”

他又特意看向杨任:“杨任将军,我知你文武兼备,是难得的人才。白水关移军事宜,你需全力协助甘宁将军。待大军移防葭萌关,你亦随军听用,在我麾下,必不埋没你的才干。”

杨任见吕布如此看重,心中感念,抱拳肃然道:“末将杨任,谨遵温侯之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温侯信重!”

安排妥当白水关事宜后,吕布未作久留,带着张鲁、张卫兄弟,以及杨昂、杨柏、杨松等原汉中核心文武,启程返回南郑。

南郑城内,贾诩早已得信,出城相迎。吕布入城后,即刻于郡守府内进行人事部署。他对贾诩说道:“文和,汉中能迅速平定,你功不可没。此后,汉中全境之军务防务,便全权交予你和张绣了,由你总督全局,坐镇南郑。”

接着,他指向闫圃、杨松、杨昂、杨柏等人,对贾诩道:“此几位皆汉中俊杰,文和可量才录用,妥善安排职位,使其能为治理汉中、稳固后方出力。” 贾诩躬身领命,表示必会人尽其才。

随后,吕布亲自安排船只与护卫,将张鲁、张卫兄弟及其家眷,由汉水水路,送往荆州江陵安置。

诸事安排已毕,吕布心无旁骛,将汉中全然托付给值得信赖的贾诩与张绣。他带着兵马,再次快马加鞭,返回葭萌关前线。

此刻的吕布,再无后顾之忧。汉中已平,后路稳固,收编的张鲁部卒正在整合,来自永安的东路军也已向江州发起进攻。他的目标牢牢锁定了那个由蜀中第一大将张任率五万精锐镇守的梓潼城。

与张任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平定益州的关键一役,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