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说好的科学修真呢 > 第65章 新研究室与“谛听三号”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章 新研究室与“谛听三号”计划

拿着新鲜出炉、还带着灵宝阁特殊封装气息的“特别实习生”玉牌,林辰团队正式入驻了位于苏墨实验室旁边、编号为“甲柒”的独立研究室。这里原本是中心用来堆放备用仪器和档案的地方,虽然积了些灰尘,但空间宽敞,结构坚固,更重要的是,拥有独立的防护阵法和较高的隐私权限。

场景一:热火朝天的“新家”建设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小队成员们立刻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开始按照各自的专业和风格,对研究室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石磊负责最基础的“物理防护升级”。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批掺了“星辰砂”的灵能混凝土和几块厚重的“玄铁板”,然后运起《震字诀》,双拳覆盖着土黄色灵光,如同人形打桩机一般,咚咚咚地开始加固墙壁和地面。每捶打一下,整个研究室都仿佛随之震动,灰尘簌簌落下。他一边干还一边念叨:“辰哥,你放心!俺把这墙弄得比俺的胸大肌还硬!保管让那些宵小之辈撞得头破血流!” 结果因为动静太大,引来了隔壁苏墨教授的隔空传音警告:“小子,拆房子呢?再吵就把你们踢回宿舍!”

慕容白则沉浸在符文的世界里。他抱着一大罐特制的“灵犀符墨”,手持他那支宝贝符文笔,在研究室光洁的墙壁、天花板甚至门板上,绘制他最新改进的“复合灵光隐匿阵列”和“自适应反击防御符文”。只见他身影飘忽,笔走龙蛇,道道灵光随着笔尖流淌,逐渐交织成一片复杂而绚丽的符文网络。他工作时神情专注,嘴里还喃喃自语:“此处需引入非欧几何拓扑结构以增强空间扭曲效果……嗯,能量回路这里用斐波那契螺旋排列或许能提升百分之三的效率……” 整个研究室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变得灵光闪闪,仿佛一个巨大的、正在呼吸的符文生命体。

李奕则兴奋得像个拿到了新玩具的孩子。他将从理论物理学院借调来的几台高级算力灵脑组装成一个庞大的计算矩阵,接上密密麻麻、闪烁着各色光芒的灵能线路。他占据了研究室最大的一个角落,光幕上无数代码和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他的核心任务,是推进那个雄心勃勃的“谛听三号”计划。

“谛听一号是原型,谛听二号是功能验证机!”李奕推了推反光的眼镜,脸上洋溢着创造者的光辉,“而谛听三号,将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它将是一个集高精度环境灵力监测、超高速战场数据分析、多模式战术辅助决策、广谱灵能干扰与屏蔽、乃至有限距离空间跃迁于一体的全能型战略移动平台!”

他调出精心设计的三维构图:一个流线型、充满未来科技感的银白色梭形机体,表面覆盖着自适应光学迷彩,两侧有可收放的灵能翼板,底部是复杂的反重力符阵和矢量喷口。

“它将是我们应对未来复杂局面的‘眼睛’、‘耳朵’、‘大脑’,必要时也可以是‘盾牌’和‘利剑’!”李奕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想象一下,当敌人还在用神识苦苦扫描时,谛听三号已经提前零点五秒预判了他的攻击轨迹!当我们需要转移时,它可以直接打开一条短途空间通道!”

林辰看着光幕上那堪称华丽的设计图,以及旁边那长得令人眼晕的功能列表和性能参数,先是感到一阵振奋,随即现实的问题涌上心头。他拍了拍李奕的肩膀,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那个……李奕啊,想法非常棒!但是,咱们是不是先考虑一下……预算?还有,驱动这么个大家伙,需要的能源核心……恐怕把咱们几个卖了都不够吧?”

李奕闻言,非但没有气馁,眼中反而闪过更加狂热的光芒,他推了推眼镜,目光“不经意”地、极其隐晦地先后瞟向了两个方向:

“预算问题,我们可以正式以‘特别实习生’和研究项目的名义,向中心和学校申请专项经费!理由就是‘用于高危古代遗物的安全监控与研究保障’!至于能源核心嘛……”他压低了声音,“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那几份‘彼岸小吃’的能量逸散模型,尝试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异种能量转换器……或者……”他的声音变得更低,带着一种危险的诱惑,“……研究一下,如何安全地、可控地从那个‘静默石碑’碎片上,‘借’用一点点几乎无穷无尽的‘秩序之力’?哪怕只是一丝丝边缘逸散的能量,其能级也……”

“打住!后面那个想法立刻给我打住!想都别想!”林辰冷汗都快下来了,立刻斩钉截铁地打断了他,表情严肃无比,“李奕,我警告你,那个方块比我们见过的任何东西都危险!打它的主意,无异于自杀,还可能拉着所有人一起陪葬!能源的问题我们再想别的办法,哪怕用一百块标准灵石堆着用,也绝对不准碰那个方块!”

李奕看着林辰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缩了缩脖子,终于悻悻地放弃了这个危险的念头,咕哝道:“好吧好吧,我就是提出一个理论上的可能性……那就只能用备选方案,设计一个超大型复合聚灵阵了,就是效率低了点,可能需要……嗯,大概三千块标准灵石才能充满一次电?”

林辰扶额,感觉刚到手还没捂热的实习生经费已经在向他挥手告别了。

场景二:各自的修行与“万象”理论的深化

在研究室建设和小队项目推进的同时,每个人也在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自身实力。

石磊在加固完墙壁后,每天雷打不动地进行着他的体能和《震字诀》训练,偶尔会拉上林辰切磋。林辰发现,石磊虽然路子野,但对力量的掌控有种天生的直觉,往往能爆发出远超自身境界的破坏力。

慕容白除了完善研究室的符文防御,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苏墨实验室和中心的档案室里,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古代阵法与现代灵力工程学的知识,并尝试将林辰那些“万象归流”、“镜心映照”的模糊概念,用更严谨的符文语言和数学模型表达出来。他正在撰写一篇《论动态灵枢场在复合符文阵列中的非线性应用》的论文初稿。

李奕在疯狂敲代码、设计谛听三号的同时,也开始系统学习《灵能网络安全》、《高阶算法与道法推演》等课程,并着手建立一个小型的、专门用于分析“异常现象”和“跨界信息”的私有数据库。

而林辰自己,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他一方面要继续消化严老师要求的标准化理论,将前世的经验彻底融入现代修真体系;另一方面,要深入理解“镜心”的奥妙,探索其除了“映照”之外的其他能力;同时,还要协助苏墨,对“静默石碑”碎片进行持续监控和有限度的安全研究。

他常常独自坐在研究室隔出的静室里,面前同时摊开《灵力微积分详解》和记载着“镜心”感悟的玉简。时而眉头紧锁,在草稿纸上推演繁复的公式;时而闭目凝神,引导“镜心”缓缓旋转,映照自身灵力流转与外界的细微变化。他发现,当“镜心”与标准化理论结合时,他对力量本质的理解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深化,许多以前凭感觉施展的术法,现在都能清晰地“看”到其内在的灵力架构和运行逻辑。

这种将“野路子”与“科学”强行融合的过程痛苦且艰难,但每一点进步,都让他对自身道路更加坚定。

然而,平静的研究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几天后,秦锋再次来访,带来的消息让研究室里刚刚升起的温馨氛围瞬间降至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