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 > 第117章 秦老爷子的图纸!热轧机重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7章 秦老爷子的图纸!热轧机重生!

锻造车间,彻底变成一个战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所有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钟,一刻不停地转动。

秦振邦老爷子扔掉了他的文明棍,脱掉那身剪裁得体的西装,只穿着一件白衬衫,袖子高高挽起,露出精瘦但布满青筋的小臂。

他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在巨大的脚手架下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咆哮着。

“不对!这个齿轮箱的位置偏了三毫米!拆了!给老子重新吊!”

“那个谁!对,就是你!拧螺栓的力气没吃饭吗?用扭力扳手!二百牛米!听到没有!”

“还有你!轴承座里加的是什么玩意儿?猪油?猪油能当高温润滑油吗?蠢货!“

”去化学实验室,找赵承先那小子,让他用石油给咱们提炼最高标号的机油!”

老爷子骂起人来,中气十足,那股子从德国工厂里带出来的严谨和暴躁,比李云龙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葛老铁和钱老木匠,这两个在兵工厂里说一不二的老资格,此刻在秦振邦面前,却乖得像两个刚入门的小学徒。

他们跟在老爷子屁股后面,手里拿着小本本,老爷子每骂一句,他们就连忙记下来,生怕漏掉一个字。

他们是真服了。

周墨之前的指挥,靠的是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理论,是“科学”,听起来玄乎,但总能出奇迹。

而眼前这个秦老爷子,他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指令,都像是用铁水浇筑出来的,充满不容置疑的,实实在在的工业力量!

周墨虽然说了,先用简化版方案硬上。

但秦振邦在接手总装指挥后,根本不认。

他直接冲到“知识之墙”前,一把将周墨画的那些传动系统图纸全都给撕了下来,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狗屁!这简直就是对机械的侮辱!”

老爷子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周墨的鼻子破口大骂。

“用一根主传动轴带动所有轧辊?“

”亏你想得出来!你知道这会造成多大的扭矩损耗吗?“

”你知道受力不均会对轧辊造成多大的磨损吗?”

“还有这个轴承!滑动轴承?这是博物馆里的东西!“

”用这玩意儿,转速稍微高一点,就得烧得冒烟!”

周墨被骂得狗血淋头,却一点脾气都没有,反而像个虚心求教的学生,连连点头。

他知道,老爷子骂得对。

他设计的简化版,确实就是个“能转就行”的凑合玩意儿。

没办法,他一个人,精力有限,而且很多十九世纪末的机械结构,他也不是全懂,只能挑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来。

“都看好了!”

秦振邦骂爽了,直接抢过陈曦手里的炭笔和一大张草纸,铺在地上,趴下就开始画。

他画图,不用尺子,不用圆规。

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稳得像磐石。

笔直的线条,流畅的圆弧,精准的标注,从他笔下流淌而出,充满德国工业特有的,严谨到变态的美感。

“看这里!这叫‘多级减速齿轮箱’!”

老爷子指着图纸上一个由大大小小十几个齿轮组成的复杂结构,唾沫横飞地讲解着。

“动力从水轮机传过来,先进一级齿轮,转速降低,扭矩增大!“

”再进二级齿轮,转速再降,扭矩再增!”

“等力量传到最后的轧辊上,那股子劲儿,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

”是成倍地往上翻!到时候别说钢锭,就是给它一块钻石,也得给老子碾成粉!”

葛老铁和钱老木匠凑在旁边,听得眼睛都直了。

他们虽然听不懂什么叫“扭矩”,但“碾成粉”三个字,他们听懂了。

这玩意儿,比周厂长说的还狠!

“还有这里!轴承!”

秦振邦又画了一个剖面图。

“不能用滑动轴承!必须用滚珠轴承!”

“把咱们炼的最好的铬钨合金钢,用空气锤,锻打成一个个小钢珠!“

”再用车床,精加工出内外两个滚道!”

“用钢珠代替面接触,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

”这样一来,摩擦力能降低九成以上!机器转起来,才能又快又稳,还省劲儿!”

“爷爷,咱们没有磨床,钢珠的圆度达不到要求,装上去磨损会很快的。”

一直站在旁边,不敢说话的秦奋,终于小声地插了一句。

“磨床?谁说没有磨床就不能磨钢珠了?”

秦振邦瞪了他一眼。

“去!找两块最平的花岗岩石板过来!在上面涂上金刚砂和机油!“

”把钢珠放在中间,给我用人推着磨!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一个礼拜!”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就不信,几千个大小伙子,还磨不出几百个合格的钢珠!”

老爷子的一番话,简单粗暴,却充满最朴素的工业智慧。

秦奋彻底没话说了。

他发现,自己那点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在爷爷这种从尸山血海的工厂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还有冷却系统!”

秦振邦越画越兴奋,整个人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轧辊不能干转!必须用水冷!在轧辊中间钻孔,让水流进去,带走热量!“

”水从哪儿来?就从大坝里引!“

”用过的热水也别浪费,直接排到生活区,让战士们冬天也能洗上热水澡!”

一套套全新的,却又无比实用的方案,从秦振邦的嘴里,行云流水般地说了出来。

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将周墨提供的那些顶级食材——

电力、合金钢、机床,用最精妙的手法,重新烹饪组合,即将端上一道真正的工业盛宴!

周墨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他知道,自己捡到宝了。

秦振邦的这些知识,系统商城里不是没有,但每一个,都价值不菲。

比如那个【多级减速齿轮箱设计与制造工艺】,至少要150个科技点。

那个【滚珠轴承制造技术】,更是高达200点。

而现在,秦振邦一个人,就顶得上一个移动的“中级科技树”!

最关键的是,老爷子不仅懂理论,更懂怎么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土的办法,把这些“洋玩意儿”给造出来!

这是真正的,国宝级的宗师!

“好!就按秦老说的办!”

周墨当机立断,他知道,有秦振邦坐镇,这台热轧机的性能,绝对能提升一个档次!

虽然时间紧迫,但磨刀不误砍柴工!

“葛师傅!钱师傅!你们立刻带人,按照秦老的新图纸,把之前做的那些零件,全部返工!“

”需要重铸的,立刻开炉!需要重锻的,立刻上锤!”

“秦老,您需要什么人,需要什么材料,直接开口!整个兵工厂,全部资源,优先向您倾斜!”

“好!”

秦振邦重重一点头,那张老脸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神采。

他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德国,和那些金发碧眼的工程师们,一起为了一个全新的发动机设计,吵得面红耳赤,几天几夜不合眼的峥嵘岁月。

不!

现在比那时候,更让他激动!

因为,他脚下站着的,是中国的土地!

他即将亲手缔造的,是属于这个民族自己的,第一台钢铁巨兽!

一场以热轧机为核心的,技术升级大会战,在秦振邦的铁腕指挥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整个锻造车间,被重新划分成几个工区。

铸造区,高炉和转炉的火焰,几乎将天空烧穿。葛老铁亲自上阵,监督着铬钨合金钢的冶炼,为新的轧辊和滚珠轴承提供原料。

锻造区,水力锻锤和德国空气锤的轰鸣,如同永不停歇的战鼓。

机加区,三台“机床之王”马力全开,在秦奋和王石头、李二牛的带领下,日夜不休地加工着减速齿轮箱里,那些精度要求高到变态的齿轮。

而秦振邦自己,则带着几个从“秀才营”里挑出来的,有机械制图功底的年轻人,把自己关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绘图室里。

里面,堆满了各种型号的草纸和炭笔。

一张张比之前任何图纸都更加复杂、更加精密的零件图、装配图,从老爷子那双神奇的手中,源源不断地诞生。

这些图纸,不再是周墨之前那种简洁明了的“土法”风格。

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公差、形位精度、热处理要求、材料牌号……

这是一种纯粹的,严谨的,冰冷的现代工业语言。

陈曦在拿到这些图纸的副本时,手都颤抖了。

他知道,这些图纸的价值,无可估量。

这代表着,兵工厂的技术体系,正在从周墨一个人支撑的“天才模式”,开始向一个可传承、可复制的,真正的“工业化模式”转变!

时间,就在这疯狂的建设浪潮中,飞速流逝。

三天后。

当最后一个经过精密研磨的滚珠轴承,被小心翼翼地安装进巨大的齿轮箱时。

秦振邦看着眼前这台脱胎换骨,充满狰狞力量感的钢铁巨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它比周墨最初的设计,复杂了十倍,也强大了十倍!

它就像一头沉睡的史前凶兽,静静地匍匐在车间中央,只等待着电力的唤醒。

“周总工程师,”

秦振邦走到正在检查线路的周墨身边,声音沙哑,却充满了自豪。

“幸不辱命。”

“这头畜生,可以动了。”

周墨抬起头,看着老爷子那张写满疲惫,却又无比亢奋的脸,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三天,老爷子几乎没合过眼。

“辛苦了,秦老。”

“辛苦个屁!”秦振邦一摆手。

“快!让老子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大劲儿!”

周墨笑了笑,他走到动力控制台前,看了一眼外面黑压压的人群。

所有人都来了。

李云龙,葛老铁,钱老木匠……

兵工厂的两千多人,一个不落,全都聚集在锻造车间的门口,伸长了脖子,等待着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周墨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

他的手,稳稳地,推上那根连接着五十千瓦水力发电机组的总电闸!

“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