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确实是好过了起来。

至少林阳是这么觉得的。

自从那“许都通宝”成了市面上的唯一硬通货,他感觉整个世界都清爽了。

去东市买一匹上好的蜀锦,给院里添置几样竹器,甚至只是在街角买一块刚出炉的麦饼,都不再需要经历一场堪比谍战的心理博弈。

递出钱,收下货,找回的零钱叮当作响,每一枚都沉甸甸的,带着麦穗的踏实感。

这天午后,林阳正躺在院中新买的摇椅上,盖着薄毯,悠哉悠哉地晃着。

天气已转凉,只有中午时分才能好好晒晒。

旁边的小泥炉上,新买的陶壶正“咕嘟咕嘟”地煮着茶,茶香四溢,让人昏昏欲睡。

“这才是生活啊。”林阳眯着眼,惬意地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解决了假币问题,系统奖励的“体质强化”让他感觉身体轻盈了不少,连带着精神头都好了许多,躺平也躺得更安稳,更舒心。

他甚至这几天开始期待,那个叫孟良的老兄,再过来带点麻烦,继续充当“工具人”。

他正美滋滋地盘算着,是不是该托这位孟良兄想办法搞点西域的葡萄籽,明年来种种。

院门口,熟悉的脚步声又响了起来。

“澹之,好雅兴啊。”

孟良和郭睿,也就是曹操和郭嘉,一人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林阳起身,随手拱了两下,算是致意,然后着人搬来竹椅。

曹操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将食盒放在石桌上,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肉香瞬间弥漫开来。

“听闻澹之喜好美食,我那‘朋友’特地从樊城请来的名厨,做了这道‘逍遥鸡’,还有这坛‘杜康酒’,聊表心意。若非澹之高见,他那生意,怕是早已关门大吉了。”

曹操的语气中,满是真诚的感激。

这次的货币改革,效果好得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仅一举解决了劣币危机,稳固了许都经济,更是通过“良币驱逐劣币”的法则,让“许都通宝”的信誉,开始悄然渗透到周边的郡县。

那些行商往来,宁愿多费些周折,也要将货物换成“许都通宝”再带回去。

这无形之中,等于是在为曹操吸纳天下财富。

更重要的是,通过熔毁礼器和“发丘”得来的铜料,不仅铸造了足够的新币,府库还因此充盈了不少。

荀彧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已经好几天都合不拢嘴了。

可以说,林阳那看似随口的一番话,为曹操的霸业,打下了一块前所未有之坚实的经济基石。

这份功劳,无论怎么赏赐,都显得微不足道。

林阳闻着香味,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

他瞥了一眼那油光锃亮、香气扑鼻的烧鸡,又看了看那古朴的酒坛,毫不客气。

林阳拿起筷子:“子德兄,你那朋友的事,不过是我随口胡诌几句,当不得真。这礼,太重了。”

“哎,澹之此言差矣。”郭嘉笑着给他斟了一杯酒,“于你,是随口之言。于子德兄的朋友,却是救命之恩。这一饭一酒,再是寻常不过!”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林阳也不好再矫情。

他夹起一块鸡肉放进嘴里,肉质鲜嫩,虽然比不得自己的厨艺,但在这时代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上品。

再喝一口酒,绵柔醇厚,一线入喉。

有道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林阳也认了,反正就当是上次胡说八道的报酬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曹操见时机差不多了,装作不经意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新的愁容。

林阳抬头。

来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孟良兄,看你这模样,莫不是你那位多灾多难的朋友,又遇上什么坎儿了?”林阳没好气地问道。

“澹之真乃神人也,一言中的。”曹操一脸的“钦佩”,随即又化为苦恼,“唉,说来也是怪事。自打用了那新钱,生意是好做了。可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郭嘉在一旁适时地接过话头,为这桩“烦恼”添上注脚:

“不错。如今这许都通宝,因其信誉卓着,工艺精良,反倒成了众人争相收藏之物。市井小民,得了新钱,宁可省吃俭用,也要将钱藏于罐中、埋于床下。富商大贾,更是将成箱的通宝锁在库房,视若珍宝。如此一来,市面上流通的钱,反而越来越少。”

林阳听明白了。这不就是现代人说的,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过强,导致了流动性紧缩么?

“藏钱就藏钱呗,只要别再用假币糊弄我就行。”林阳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又给自己倒了杯酒,“这算什么烦恼?钱嘛,不就是用来藏的?”

曹操苦笑着摇了摇头,神情愈发沉重:“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关键是,近来北方战事将起的消息,已是满城风雨。”

他刻意压低了声音,仿佛在说一桩秘密:

“袁绍于河北集结大军,兵锋直指官渡,一场大战,迫在眉睫。百姓们得了信,心中惶恐,更是将手里的钱攥得死死的。不止如此,他们如今连粮食都开始囤积。城中米铺,但凡开门,便被抢购一空。粮价一日三涨,许多粮商见有利可图,干脆闭门歇业,囤积居奇。如今市面上,已然是有价无市,百姓们抱着钱,却买不到一粒米。长此以往,不等袁绍打过来,许都自己就要先乱了。”

曹操说完,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阳。

这一次,他没有问“该当如何”,而是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摊开在了林阳面前。

院子里的空气,似乎也随着他的话语,变得凝重起来。

林阳的眉头,终于皱了起来。

他可以不在乎什么货币流通,也可以无视什么北方战事。

反正按照历史线来说,袁绍打不进来这许都。

但“买不到米”这四个字,却像一根针,精准地扎在了他的要害上。

开什么玩笑?

买不到米,意味着他府上的大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意味着他桌上的菜肴会从三荤两素变成两荤一素,最后变成野菜清粥。

意味着他躺平大业的物质基础,即将被釜底抽薪。

这还了得?

他安稳的小日子,又要被搅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