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真人展现的无敌实力,让魔龙拼死都未能伤其分毫。

如此悬殊的差距,老真人却表现得讳莫如深。

其余三位道人也纷纷颔首。

关于那场浩劫,

如今江湖上已鲜有人知。

毕竟时隔太久,

已近千年光阴。

但武当山仍保存着相关典籍,

这些记载已传承数千年。

真武伏魔。

千年前那位以一己之力,

** 了无数魔道巨擘。

这等壮举,

在漫长岁月中几乎无人知晓。

那场战役太过惨烈,

人族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

故而无人愿意铭记。

时至今日,还记得的人已寥寥无几。

该记住的人,都已作古。

悲剧终将化作神话传说。

有些伤痛,

在这个时代,

已没几人记得了。”

但武当祖训代代相传,

历代掌门都谨记于心。”

关于异界来敌,

虽江湖上不见传闻,

各派内部却都有类似训诫。”

万载之前,

北方有真武,有人皇,

有西王母等圣贤。”

而今之世,

这般人物已不复存在。”

若异界再度来犯,

恐怕难现当年盛况。

正因如此,

更显事态非常。

这一日,

李鑫倾尽所知。

风雪笼罩山庙之时,

山河交错之间,

连李鑫也未料到日后会出现那般超凡人物。

张三丰无愧天下第一人之名,

武当也当之无愧为

千百年来真正的天下第一宗门。

镇守人间三百载,

护佑万民安康。

张三丰的宏愿,

足以令诸多前辈汗颜。

千年万年,

芸芸众生中,

唯有一座江湖,

一位真人。

他姓张。

三丰,便是三秋时节,也能体会到五谷丰登的喜悦。

......

李鑫登上武当山这天,山上山下,人头攒动。

风雪山神庙,真武聆听诵经声。

即便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也未必能在这样的日子里,

遇见这样一场雪。

瑞雪,预示着丰年的力量。

李鑫很快被引入武当正峰山岚间的青阳宫。

这座青阳宫,正是武当千年根基的核心所在。

如今的青阳宫,被整个武当视为重中之重。

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宫殿的恢弘气势,

都堪称绝世。

宫内有百里长廊,

四方八道,十座修道宫宇,

堪称真正的道宫。

李鑫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武当的底蕴,

果然非同凡响。

自踏入武当之日起,李鑫便未曾安稳过。

郭襄的名声在武当山内,

实在太过耀眼。

而李鑫并非仅仅战胜了郭襄,

而是以碾压之势击败了她。

这其中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几乎整个武当山都将李鑫视为潜在的对手。

山上山下,无人不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然而,武当 ** 们又怎能不对强者心生好奇?

有人笑谈剑如雨落,有人赞叹剑似游龙。

有人御剑飞行,有人隐入云雾。

但与此同时,李鑫也被众人无形中疏远。

武当山上,众人难免对他心怀敬畏。

对这位少年,

既有钦佩,亦有复杂的情绪。

修行之路上,突然出现这样一位天才,

确实让许多人倍感压力。

不过,李鑫并未在意这些声音。

真正的强者,本就该包容质疑者。

因为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

时光飞逝,转眼一月有余。

年关将至,山上山下,

皆是一片热闹景象。

李鑫未曾下山,江玉燕等人也未来寻他。

这一个月里,江湖与庙堂,

皆不太平。

移花宫封山,门下 ** 销声匿迹。

江湖上数个大宗,也纷纷选择闭门不出。

庙堂之上,文臣武将更迭频繁,

甚至连天子之位也岌岌可危。

以往人们总说江湖水深,

如今看来,庙堂亦不遑多让。

相比之下,武当山倒是宁静许多。

尽管江湖 ** 不断,

但武当终究不同于寻常门派。

“李鑫师兄。”

“李鑫师兄。”

李鑫微微回神。

说话的是一名小道童,年纪不过十余岁。

小家伙活力四射,乌溜溜的大眼睛里透着天真。

对什么都兴致勃勃的模样。

李鑫原本准备去上课。

在武当的日子就像从前上学时一般,尽管他是从外门晋升到内门。

但老真人待他极为宽厚。

整个武当上下也视他如亲人。

这般待遇。

令李鑫心怀感激。

只不过。

武当的课业繁重,丝毫不逊于前世。

而且琐碎得令人头疼。

静宣师弟。”

李鑫停下脚步,学着道士的样子向小道童行了个礼。

虽是个门外汉,倒也把小道士的礼仪学得有模有样。

师兄,你可听说过......

小道童静宜,和李鑫一样没什么人理会。

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整个武当山,这小道童的身份都极为特殊。

甚至在内门 ** 中,他的地位能排进前十。

当郭襄被誉为武当未来剑道第一人时。

这小道童已凭一柄道剑,被称为武当五代 ** 中的剑道翘楚。

在剑道上的天赋,据说仅次于王剑。

将来只有他和郭襄两人,能争夺天子山剑首之位。

这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但正因地位超然,许多内门 ** 都不敢接近这小道童。

倒也不是不敢,只是不愿与这般强势的小家伙打交道。

更重要的是,小道童性情古怪,喜怒无常。

谁也摸不透这小祖宗什么脾气,想要什么。

还有个缘故——

他也是位大宗师。

李鑫原以为自己这个大宗师已经很了不得。

可见到这小道童时,仍不免吃惊。

世上竟真有这等天才,不过十来岁年纪。

就已臻至大宗师境界。

......

大宗师之境,当真骇人。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李鑫只觉得难以置信。

好在虽然小道童生而知之的本事让他惊讶。

但也不至于太过震撼。

他本就是随性之人,只当这是场生而知之的游戏罢了。

在这小家伙面前,还不至于道心受挫。

毕竟他也是个大宗师。

而且是最年轻的踏月大宗师。

修士能踏月而行,方为真正的宗师风范。

虽说小道童确实生而知之,但踏入大宗师境界后。

这种天赋也需要时间打磨,更要看机缘造化。

天人灌顶,是机缘。

观摩天人交战,亦是机缘。

得张三丰亲传,更是修行路上。

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机缘。

若单论机缘二字——

这确实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机缘。

小道士今日专程来寻这位师兄,

根源还要追溯到李鑫初上武当那日。

当时小道士在人群中远远望了一眼。

那日整座武当山都在观望这位手持双剑、

横练功夫登峰造极的外门 ** 晋升内门。

虽说武当内门并非全是道家 ** ,

但像李鑫这般刚入门就直入内门的,

终究是独一份。

众人多是冷眼相待,

等着看笑话的也不在少数。

唯独这小道童心思纯粹,

满脑子只转着一个念头:

我不如他,

他可为我师。”

这般想法不知让多少天才子弟觉得匪夷所思。

两个生而知之者相遇了。

不过李鑫的生而知之是靠着系统加持,

而眼前这小子才是真正的天赋异禀。

就连李鑫的系统都能感知到,

这小道童身上那股玄之又玄的气息。

正因如此,

两人很快熟络起来。

李师兄,

师父说的生而知之者当真只有三人吗?

林长老确实说过,

天下生而知之者不过三:

武当一个,

长安一个,

还有一个下落不明。”

小道童眨着眼睛笑道:

我觉得就是你。

而且我总觉得我们这些所谓的生而知之,

都比不上师兄。”

马屁功夫倒是见长。”

李鑫笑骂着,

却也不会真把这小滑头的话当真。

虽说确实是天纵奇才,

终究还是个毛头小子。

难怪大家都说这小子性情古怪。

若不是总爱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也不至于惹得众人避之不及。

少说废话,

找我到底什么事?

李鑫懒得跟他绕弯子。

师兄爽快!

小道童拂尘一甩,

正要卖关子,

却被李鑫瞪得缩了缩脖子。

听说西边要开门了。”

西边?武当西边有什么?

自然是龙虎山那群牛鼻子啊。

武当居左,

龙虎居右,

向来势同水火。”

在东边和西边,都是道家圣祖的两大战场。

虽然两边确实有过交手,但更多是为了互相促进成长。

因此前后圣祖道庭都会拿出一些珍贵的东西来。

为了避免老一辈强者大打出手引发冲突,

只能让我们这些年轻 ** 作为交换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