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恶毒女配今天也在装乖 > 第125章 哥哥被政敌弹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那夜与萧知晴深谈,又收到萧衍那封简短却意味无穷的家书后,我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虽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内心却奇异地安定下来。既然避无可避,那便迎头而上。我开始更积极地接手府中事务,甚至主动向福伯请教一些往年账目和人情往来中的关窍,苏婉清见我如此,担忧之余,也多了几分欣慰。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午后,我正与萧知晴在她院中围着暖炉,看她新得的一本前朝游记,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夏竹略显惊慌的声音:

“小姐!小姐!”

我心头一跳,与萧知晴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夏竹向来稳重,何事能让她如此失态?

“进来。”

夏竹推门而入,气息微喘,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焦急:“小姐,二小姐,不好了!前头传来消息,说……说侯爷在江南被御史弹劾了!”

“什么?!”我猛地站起身,手中的游记“啪”地一声掉在地上。

萧知晴也是脸色一白,立刻追问:“可知所为何事?消息从何而来?”

夏竹稳了稳呼吸,快速回道:“是福伯让奴婢立刻来禀报的。具体缘由还不甚清楚,只隐约听说与漕粮、还有……还有结交地方官员、行为不检有关。弹劾的折子是今日早朝时当庭递上去的,现在满朝都传遍了!”

漕粮?结交地方官员?行为不检?

这几个罪名,一个比一个刁钻狠毒!漕运本就是油水丰厚、关系盘根错节的肥差,极易被人做文章。“结交地方官员”更是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就是结党营私!而“行为不检”……这简直是在往萧衍那冷硬如冰的名声上泼脏水!

我的心瞬间沉了下去,手脚一阵冰凉。萧衍离京不过月余,弹劾便如此迅猛地来了,这绝非偶然,必定是早有预谋!

“父亲母亲可知晓了?”萧知晴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声音都绷紧了。

“老爷已经知道了,此刻正在前厅,宫里……宫里也来了人,宣老爷即刻入宫觐见!”夏竹的声音带着哭腔。

宣父亲入宫!陛下这是什么态度?是相信了弹劾,要找父亲问罪?还是……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萧衍不在,父亲入宫,侯府如今能主事的……

我和萧知晴同时看向对方。

“姐姐,”萧知晴率先开口,清冷的眸子里此刻满是坚毅,“我们不能乱。”

“我知道。”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夏竹,你立刻去找福伯,告诉他,紧闭府门,今日起谢绝一切访客,若有人递帖子或是打探消息,一律含糊应对,就说我们内宅妇人,不知朝堂之事。另外,让府中所有下人管好自己的嘴巴,若有人敢私下议论、传递消息,一经发现,立即发卖,绝不姑息!”

“是!小姐!”夏竹见我条理清晰,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连忙领命而去。

“揽月,”我又看向自己的丫鬟,“你去门房守着,若有任何新的消息,或是父亲从宫中回来,立刻来报!”

“是!”

吩咐完这些,我转向萧知晴:“妹妹,我们去母亲那里。”

苏婉清果然已经得到了消息,正坐在榻上垂泪,赵嬷嬷在一旁焦急地劝慰着。见我们进来,她立刻抓住我的手,声音哽咽:“意儿,晴儿,你们说这……这可如何是好?衍儿他在江南会不会有事?那些杀千刀的,为何要如此污蔑我儿!”

“母亲宽心,”我反握住她冰凉的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可靠,“哥哥行事向来稳妥,绝不会授人以柄。这定是朝中有人见哥哥深受陛下信任,又手握重权,心中嫉恨,才使出这等下作手段。陛下圣明,必不会偏听偏信。”

萧知晴也在一旁劝道:“姐姐说的是。父亲已经入宫,想必陛下也是想了解情况。此时我们更不能自乱阵脚,让人看了笑话。”

苏婉清看着我们两个年纪不大的女儿家,在这种时候反而显得比她还镇定,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但眼中的忧虑丝毫未减。

我们陪在苏婉清身边,说着宽慰的话,但彼此心里都明白,这场风波绝不会轻易平息。

接下来的半天,侯府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每一个脚步声,每一次门响,都牵动着我们敏感的神经。

傍晚时分,萧远山终于从宫中回来了。

我们立刻迎到前厅。萧远山面色沉凝,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沉稳。

“父亲,陛下如何说?”我迫不及待地问。

萧远山看了我和萧知晴一眼,目光在我们强作镇定的脸上停留片刻,沉声道:“陛下并未当场表态,只将弹劾的折子留中不发。召我入宫,也只是例行询问衍儿在江南的近况,让我这个做父亲的,‘约束家人,静待核查’。”

留中不发……这算是不好不坏的消息。至少说明陛下没有立刻相信弹劾,但也没有维护萧衍的意思,而是在观望。

“核查?”苏婉清紧张地问,“谁去核查?”

“陛下已下令,由都察院派人前往江南,暗中查访。”萧远山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弹劾之事,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衍儿在江南,怕是真被人盯上了。”

我的心揪紧了。都察院……那里派系林立,若派去的是萧衍的政敌之人……

“父亲,我们如今该如何?”萧知晴轻声问出了关键。

萧远山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我们:“紧闭门户,谨言慎行,一如往常。衍儿不在,我们更要稳住,不能让人抓住任何把柄。外面的事,自有我和他在朝中的盟友周旋。”他特意看了我一眼,“意儿,府中上下,尤其是那些往来应酬,你要多费心,一律推掉。”

“女儿明白。”我郑重应下。

这一刻,我无比清晰地认识到,我与侯府,与萧衍,早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若倒台,我们所有人都将万劫不复。

接下来的几天,侯府门可罗雀。与之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往日那些殷勤攀附的嘴脸,如今大多避之不及,唯恐惹上麻烦。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这几日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按捺住内心的焦灼,每日依旧按时处理府务,去苏婉清处请安,与萧知晴说话,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异样。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对萧衍的担忧,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

他在江南,面对的不只是复杂的漕运事务,还有这来自后方的明枪暗箭。他可知京中的风波?他身边可有足够信任的人?他……能否安然度过此劫?

握着那支他送来的金簪,冰凉的触感让我混沌的头脑稍微清醒。

萧衍,你让我不必在意他人眼光,万事有你。

可现在,风雨已至,你可能安然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