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恶毒女配今天也在装乖 > 第136章 我闭门谢客,专心理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我闭门谢客,专心理家

杖责仆妇的余威尚在,府中表面维持着一种紧绷的平静,但空气中弥漫的不安却挥之不去。我知道,雷霆手段只能震慑一时,若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侯府的处境,人心迟早会散。

外界的打压仍在继续,甚至变本加厉。除了产业上的麻烦,一些原本与侯府还算交好的人家,也开始明哲保身,送来些不痛不痒的节礼,人却不再登门。连宫里的赏赐,最终也只是由内务府派了个不起眼的小太监,草草送到府门便算了事,与往年的风光大相径庭。

“小姐,永昌伯府送来了年礼。”福伯呈上礼单,脸色不太好看。

我接过扫了一眼,礼物品类寻常,数量也较往年减了大半,透着十足的敷衍。“按旧例回礼,不必增减。”我平静地将礼单放下。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世情如此,不必苛责。

“可是小姐,这般下去……”福伯欲言又止。

“福伯,”我打断他,目光沉静地看向这位为侯府操劳半生的老人,“侯爷离京前将府中事务交托于我,我便要担起这份责任。如今外间风雨,非你我所能阻挡。但我们自己不能先乱了阵脚。”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积着的残雪,缓缓道:“传我的令,自今日起,侯府闭门谢客。除非宫中旨意或老爷、侯爷的紧急书信,其余一切拜帖、邀约,一律婉拒。府中诸人,无要紧事不得随意出府。”

与其让那些或窥探、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不断投射进来,扰乱人心,不如彻底关上大门,营造一个相对隔绝的环境。

“闭门谢客?”福伯有些迟疑,“小姐,这会不会……显得我们侯府怯了?”

“怯?”我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冷意的弧度,“我们不是怯,是懒得应付。与其将精力浪费在与那些牛鬼蛇神周旋上,不如关起门来,把我们自己的事情打理好。侯府的根基,不在那些迎来送往,而在于府内是否安稳,在于远在江南的侯爷是否无后顾之忧。”

我看向福伯,语气坚定:“外面愿意怎么闹,随他们去。我们只需让所有人看到,镇北侯府,即便主人不在,即便流言缠身,依旧门庭肃然,规矩不倒!这,才是最大的底气!”

福伯看着我,浑浊的老眼中渐渐焕发出一种光芒,那是被压抑许久的斗志和认同。他挺直了有些佝偻的腰背,郑重应道:“是!老奴明白了!这就去传令!”

闭门令一下,侯府仿佛真的与外界隔绝开来。高墙之内,是另一种节奏的生活。

我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理家之中。每日清晨,雷打不动地去给苏婉清请安,陪她说会儿话,宽慰她的心情。她的病需要静养,隔绝了外界的纷扰,精神反而渐渐稳定下来。

随后,我便会在书房处理一上午的庶务。账目核算得比以往更加精细,每一笔开支都反复斟酌,开源节流,确保侯府在产业受损的情况下,依旧能维持运转,甚至暗中积蓄一些力量,以备不时之需。我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砍掉,但对府中下人的月钱和日常用度却维持原样,甚至暗中嘱咐厨房,伙食标准不得下降。我知道,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稳住最基本的人心。

午后,我会去各处巡查。查看库房存储,巡视庭院打扫,甚至亲自去厨房查看采买回来的食材是否新鲜。我要求一切都要井井有条,一丝不乱。我要让每一个留在侯府的人都知道,只要安分守己,恪尽职守,侯府便依然是他们的庇护所。

萧知晴也全力协助我。她心思细腻,观察入微,常常能发现一些我忽略的细节。我们俩一个主外(应对管事、处理事务),一个主内(安抚母亲、留意下人动向),配合得愈发默契。在共同的危机面前,那层因身份而产生的隔阂,似乎真的消弭于无形了。

这日,我和她一同核对完一批年底要发放的赏赐清单,她忽然轻声说:“姐姐,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我摇摇头:“分内之事,谈何辛苦。”比起远在江南、身处漩涡中心的萧衍,我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以前在……在外时,”她顿了顿,似乎不太愿意提及过往,“常听人说,高门大户,倾轧不断,危难之时,最易分崩离析。如今看来,倒也未必。”

我明白她的意思。侯府如今内外交困,但核心却因为我们几个人的努力而维持着稳定。这固然有萧衍余威和侯府多年底蕴的缘故,但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坚守分不开。

“因为这里,是家啊。”我看着她,认真地说。

她微微一怔,随即垂下眼帘,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再说话,但紧抿的嘴角似乎柔和了些许。

闭门谢客的日子,清静,却也压抑。府外关于侯府“龟缩不出”、“气数已尽”的议论,偶尔还是会通过一些渠道传进来。每当这时,我便更加严格地约束下人,同时也会找些事情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我让揽月找了些话本子,挑些有趣的段落念给母亲听;让夏竹组织小丫鬟们做些女红,比赛谁做得又快又好,给予些许奖励;甚至我自己,也开始重新拿起针线,学着给苏婉清绣个抹额,给萧知晴做个香囊。我必须让府里有些许活气和盼头,不能死气沉沉。

夜深人静时,我依旧会拿出萧衍的信和那支金簪。信纸已被摩挲得有些起毛,金簪在烛光下闪烁着沉静的光芒。

“万事有我。”

“见簪如晤。”

我反复咀嚼着这两句话。他在前方搏杀,我在后方守城。我们各自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等待着云开月明的那一天。

我相信,他绝不会让侯府沉寂太久。

我也相信,我一定能替他,守好这个家。

侯府的大门紧闭着,隔绝了外界的风雨与喧嚣。

但高墙之内,希望与信念,如同深埋于冰雪下的种子,正在悄然孕育,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