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恶毒女配今天也在装乖 > 第187章 我出谋划策,他前台执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7章 我出谋划策,他前台执行

漕运总督人选之争的胜利,如同一剂强心针,不仅挫败了赵王的图谋,更让我和萧衍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房不再仅仅是他处理公务的地方,更像是我俩共同的“作战指挥室”。

我开始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各项事务中。萧衍似乎也有意培养我,将越来越多的事情交给我分析处理。他负责把控大方向,调动资源,在前台应对各方明枪暗箭;而我,则更多地隐藏在幕后,梳理信息,分析利弊,提出建议,查漏补缺。

这日,我们收到密报,赵王似乎并未因上次的挫败而收敛,反而加紧了在军中的渗透,目标直指北境几个关键军镇的副将位置。这些位置虽不显眼,但若被其心腹把持,关键时刻足以影响局部战局,甚至掣肘主帅决策。

“名单上的这几人,背景干净,战功也算扎实,明面上挑不出错处。”萧衍将一份名单推到我面前,眉头微蹙,“若直接反对,显得我们心胸狭隘,打压后进。”

我拿起名单,仔细看着上面的名字和履历,脑海中飞速运转。直接反对不行,那就只能让他们自己“出问题”。

“战功扎实,不代表品行无亏。”我沉吟道,“军中升迁,除了军功,是否也需考量其治军、御下之能?以及……是否与地方势力过往从密,有结党营私之嫌?”

萧衍眸光一闪:“说下去。”

“我记得,之前核查北境与地方往来文书时,似乎看到过其中一人家族与赵王封地内的几个大商户资金往来密切。另一人,其麾下军纪似乎偶有松懈,虽未出大乱子,但若深究,总能找到些由头。”我一边回忆,一边说道,“我们不必直接弹劾,只需将这些‘风声’,通过合适的渠道,巧妙地放出去。自然会有御史闻风而动,也自然会有人去‘提醒’陛下,这些看似完美的人选,或许并非那么合适。”

这就好比现代的商业竞争,有时候不需要正面攻击对手,只需要抛出一些对其不利的“市场传闻”,自然会影响投资者(在这里是皇帝和朝臣)的信心。

萧衍听完,手指在名单上轻轻敲击着,眼底掠过一丝算计的精光。“不错。真凭实据难找,但流言蜚语……有时比利剑更伤人。”他看向我,唇角微勾,“你这借刀杀人之计,用得愈发娴熟了。”

我脸微微一热,嗔道:“什么借刀杀人,这叫合理利用规则,规避风险。”

他低笑一声,不置可否,但显然接受了我的提议。他立刻召来心腹,低声吩咐了一番,如何不动声色地将这些“风声”散播出去,选择哪些“合适”的御史,又将“提醒”以何种方式递到陛下耳边。

整个过程,他安排得滴水不漏,老辣而精准。我在一旁听着,心中暗暗佩服。我的计策或许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但真正将其完美执行,将效果最大化的,还是他这位深谙权谋之道的镇北侯。

接下来的几天,朝中果然泛起了一些微妙的涟漪。先是几位素以“清流”自居的御史开始旁敲侧击地询问那几名将领的情况,接着便有官员在陛下面前“不经意”地提起军中将领与地方豪强交往过密可能带来的隐患。虽然没有明确的指控,但那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自行生根发芽。

最终,在吏部与兵部联合审议时,那几名赵王力推的将领,升迁之事便被以“尚需考察”、“资历稍欠”等不痛不痒的理由暂时搁置了。

又一次,兵不血刃地化解了对方的攻势。

“看来,赵王殿下最近要头疼一阵子了。”收到消息时,我正帮萧衍整理书案,忍不住带着几分小得意说道。

萧衍放下手中的笔,抬眸看我,夕阳的余晖为他冷硬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他朝我伸出手。

我犹豫了一下,将手放入他的掌心。

他轻轻一拉,我便跌坐在他身侧的椅子里。他手臂环过我的肩膀,将我揽住,下巴轻轻抵在我的发顶。这是一个极其亲昵而自然的姿势,带着浓浓的依赖与占有。

“嗯,”他低沉的声音在我头顶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有你在身边出谋划策,我省心不少。”

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热和沉稳的心跳,听着他毫不吝啬的肯定,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充盈着我的心间。我不再仅仅是需要他庇护的菟丝花,而是能与他并肩站立、共同面对风雨的伙伴。

我靠在他怀里,轻声问:“那下次,若赵王再出别的招数,我们该如何应对?”

他低笑,胸腔传来轻微的震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有张良计,我们……”他顿了顿,低头在我额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声音笃定而温柔,“自有过墙梯。”

我出谋划策,他前台执行。这种分工明确、彼此信任、相辅相成的模式,让我俩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凝聚出了远超简单相加的力量。

我知道,这仅仅是与赵王漫长博弈中的一小步。但这一步,却让我无比确信,无论前路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我和他携手,便总能找到破解之法。

未来的路,我们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