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恶毒女配今天也在装乖 > 第210章 皇后的刁难升级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极殿上那场小小的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水面重归平静,但水下涌动的暗流,却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感知。

从庄严肃穆的前朝转到皇后所居的凤仪宫,氛围陡然一变。熏香暖融,陈设精致,连宫人行走的步伐都透着小心与柔顺。然而,这份看似温和的精致下,潜藏的压力却比前朝那些直白的目光更让人透不过气。

皇后端坐于上首,依旧是一身雍容华贵的宫装,笑容得体,眉眼温和。她先是照例关心了几句新婚是否习惯,府中可还安好,语气亲切得如同一位真正的长辈。

但我心中那根弦却绷紧了。以皇后的心性,前朝没能让萧衍难堪,在她自己的地盘上,绝不会轻易放过我。

果然,闲话过后,皇后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看似随意的考量:

“说起来,萧夫人如今是侯府主母,日后少不得要操持宴饮,接待京中命妇。这茶道一事,虽是小技,却也关乎府邸颜面,最是考较人的心性与品味。”她微微一笑,抬手示意身旁的女官,“正巧,前几日南边贡来了些新茶,品类繁多,滋味各异。不如就请萧夫人现场为我们烹煮一道茶,也让本宫瞧瞧,侯府女主人的风范如何?”

我心下一沉。来了。

这可比直接质问出身、或者明着敲打要刁钻得多。烹茶,看似风雅,实则处处是坑。水温、手法、茶具选择、礼仪流程,任何一点差错,都会被她无限放大,扣上“举止无状”、“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是“辜负皇恩”的帽子。她这是要在最“文明”的领域,给我最狠的下马威。

我下意识地看向身侧的萧衍。他面色不变,握着我的手却几不可查地收紧了一下,传递着安抚的力量。他刚欲开口,我却轻轻回握了他一下,示意让我自己来。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既然皇后出招,我接着便是。原主温知意为了附庸风雅,确实学过些茶道皮毛,虽然不算精通,但基本流程是懂的。而我来自现代的信息爆炸时代,杂七杂八的知识涉猎不少,对于茶文化也有超出这个时代的理解。

我起身,微微屈膝,姿态恭顺,声音清晰:“皇后娘娘厚爱,臣妇献丑了。”

宫人迅速布置好茶席,各式精致的茶具、琳琅满目的茶叶罐一一摆开。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殿内其他几位作陪的妃嫔也好奇地望过来。

我深吸一口气,走到茶席前跪坐下。指尖拂过温润的茶具,心神渐渐沉淀。我不再去想皇后的刁难,不去想周遭的目光,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器物与茶叶上。

按照记忆中的步骤,我净手、焚香、选茶——我选了一种香气清雅的绿茶。烫杯、置茶、冲泡……动作不算行云流水,却也中规中矩,没有出错。

皇后看着我的动作,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似乎在等待我出错。

当清亮的茶汤注入白玉盏中,我双手捧起,奉至皇后面前:“娘娘请用。”

皇后接过,并未立刻饮用,而是先观色,再闻香,最后才浅浅啜饮一口。她放下茶盏,脸上笑容依旧,眼底却没什么温度。

“茶汤清澈,香气尚可。”她缓缓点评,语气平淡,“只是这手法,略显生涩,火候把握也差了些许。萧夫人,看来平日还需多加练习才好。毕竟,镇北侯府的门第,往来无白丁,若是连杯茶都煮不好,难免惹人笑话。”

这话已是相当不客气,几乎是指着我的鼻子说我不配做侯府主母。

殿内气氛瞬间有些凝滞。

我垂着眼睫,并未因她的贬低而慌乱。在她放下茶盏的瞬间,我注意到她指尖在盏沿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这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却让我心中一动。

我抬起头,迎上皇后审视的目光,语气依旧恭敬,却带着不卑不亢的坦然:“皇后娘娘教诲的是。臣妇愚钝,于茶道一途确实所知浅薄。方才选此茶,只因闻其香气清冽,似有山间晨露之感,想着或能清心静气。至于手法火候,不及宫中技艺精湛万一,让娘娘见笑了。”

我先承认“不足”,姿态放低。然后,我话锋微转,声音柔和却清晰:

“不过,臣妇曾听闻,茶之妙处,不仅在于技法,更在于心境与分享。如同百姓家粗陶大碗烹煮的茶汤,虽无繁复礼仪,却蕴含家人围坐的温情;又如边关将士于风雪中用以暖身的浓茶,虽苦涩,却饱含保家卫国的赤诚。臣妇以为,茶之道,贵在真诚,贵在合用。能在合适的时候,为合适的人,奉上一杯合宜的茶,或许比一味追求技艺完美更为重要。娘娘母仪天下,心怀万民,想必更能体会这茶中蕴含的‘人间烟火’之味。”

我一口气说完,殿内一片寂静。

我没有在技艺上与她纠缠,而是跳出了“技”的层面,提到了“道”,提到了茶的“人情味”和“实用性”,甚至巧妙地将“边关将士”点了出来。这既回应了她的刁难,又暗中抬高了她的身份(母仪天下),还将话题引向了更广阔的层面,让她无法再就“手法生涩”这一点继续发作。

皇后看着我,脸上的笑容第一次真正地凝固了。她显然没料到我会这样回应,这番说辞既不失礼数,又暗藏机锋,让她一时找不到更妥帖的话来反驳。若再强行贬低,反倒显得她心胸狭隘,不解“民间疾苦”了。

坐在上首一直未曾说话的皇帝,此刻却忽然轻笑了一声,打破了沉寂:“呵呵,萧夫人年纪虽轻,见识倒是不凡。茶之道,确然不止在形,更在神。皇后,你以为呢?”

皇帝亲自递了台阶,皇后纵然心中不悦,也只能顺势而下。她重新端起笑容,只是那笑容略显僵硬:“陛下说的是。萧夫人能有此见解,实属难得。看来萧卿娶了一位……心思灵透的夫人。”

这一次的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我凭借急智和对人心的揣摩,勉强接下了皇后升级的刁难。

退出凤仪宫,走到阳光下,我才发觉后背沁出了一层薄汗。

萧衍牵着我,目光深沉地看了我一眼,低声道:“做得很好。”

我靠向他,轻轻舒了口气,小声道:“比应付十个安平郡主还累。”

他握紧我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冷意:“放心,她今日没能得逞,短期内不会再轻易出手。不过……”他顿了顿,“我的知知,似乎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为夫惊喜。”

我抬头,看到他眼中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骄傲,心中的那点后怕终于被暖意取代。

皇后的刁难或许暂时过去了,但我知道,这深宫之中的波澜,永远不会真正平息。而我和他,才刚刚开始学习,如何在这波澜中,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