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剑狱符途 > 第103章 (下)固层揭片存组织痕,痕印点亮器官演化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下)固层揭片存组织痕,痕印点亮器官演化路

尹教授戴着放大镜手套,用竹制镊子小心掀起页岩夹层——薄如纸片的页岩片缓缓展开,上面的“双层组织印痕”清晰得令人震撼:外层细胞呈六边形,紧密排列像一层“铠甲”(保护组织),内层细胞呈不规则状,间隙中还留着疑似“营养运输通道”的细微纹路(营养组织),在显微镜下,两层细胞的连接处能看到淡褐色的“连接物质”残留,经现场检测仪分析,正是多细胞生物细胞间常见的“果胶类物质”!“是完整的组织分化痕迹!”尹教授激动得声音发颤,“6.1亿年前,这些生物就已经能让细胞‘各司其职’——外层防外界伤害,内层负责吸收营养,这是‘器官形成’的第一步!没有这次组织分化,后来的根、茎、叶,心脏、肝脏、肺,都不可能出现!”

林晚凑到显微镜前,聚灵玉佩贴在页岩片旁,灵气与组织印痕的“层次感”产生强烈共振——她的左眼闪过连贯的演化画面:晋宁的多细胞集群不断繁衍,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部分细胞开始“定向演化”,外层细胞变坚硬形成保护层,内层细胞变疏松方便储存营养;细胞间慢慢长出连接物质,让两层组织牢牢结合;这些有组织的生物在浅海底部生长,留下的印痕被泥沙掩埋,最终形成页岩中的“组织档案”;再后来,不同组织进一步组合,慢慢演化出简单器官,为动物、植物的彻底分化埋下伏笔……“这是‘器官演化的第一盏灯’!”林晚轻声说,“简单集群只是‘细胞堆在一起’,而组织分化是‘细胞按功能组队’——就像从‘散兵游勇’变成‘正规军队’,每支队伍有明确职责,才能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顾倾城看着页岩片上的双层印痕,感慨道:“以前总觉得‘组织、器官’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现在才知道,生命花了数亿年才走出这一步。6.1亿年前的这些生物不知道,它们的组织分化,会成为后来所有复杂生命的‘结构模板’——我们皮肤的表皮细胞、胃壁的黏膜细胞,本质上都是在重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的演化逻辑。”

尹教授将页岩片小心翼翼地放进铺有无菌绒布的标本盒,解释道:“这组组织痕迹还有个更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了‘组织分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多细胞集群到组织分化,生命用了2000万年,期间不断调整细胞功能、优化连接方式,才完成这次关键突破。这提醒我们,任何复杂结构的形成,都需要时间和耐心,演化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如此。”

当天傍晚,寻珍团队将组织分化标本送往国家古生物重点实验室,进行细胞连接物质与组织功能的深度研究。尹教授在遗址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此处为6.1亿年前埃迪卡拉纪浅海遗址,存有多细胞生物组织分化印痕,是生命从‘简单集群’向‘结构化组织’跃迁的关键见证。”

车子驶离鹤庆浅海遗址,湿地的冷雾在车窗外渐渐散去。林晚握着聚灵玉佩,玉佩的灵气变得格外厚重,像是吸收了组织分化的层次感与智慧。顾倾城递过来一杯温热的姜枣茶:“现在我们算是摸到了器官演化的‘起点’吧?从组织分化到后来的器官形成,再到系统出现,复杂生命的‘构建逻辑’终于清晰了。”

林晚接过姜枣茶,看着杯中漂浮的姜片,轻轻点头:“算是清晰了,但还有很多未知等着探索——比如这些组织是怎么进一步组合成器官的?不同器官之间是怎么形成‘协同工作’的机制的?不过这些未知,正是寻珍之路最吸引人的地方。你看我们的身体,皮肤保护我们、肠胃消化食物、心脏输送血液,这些器官都是从最初的组织分化一步步来的——我们就是6.1亿年前那批‘组织生物’的‘终极作品’,是它们的结构创新,让我们能成为有完整生理功能的智慧生命。”

车子朝着大理古城的方向疾驰,深秋的夕阳将苍山染成金色,透过车窗洒在林晚的手上。聚灵玉佩贴着掌心,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生命的演化是一场漫长的“结构搭建工程”,从单细胞的简单结构,到多细胞的集群协作,再到组织分化、器官形成,每一步都藏着“优化结构、提升功能”的智慧。而林晚和顾倾城都清楚,他们的寻珍之路还会继续——因为生命演化的故事,永远有新的细节等着被发现,永远有新的感动等着被见证。就像此刻杯中温热的姜枣茶,既是当下的温暖,也是远古生命结构智慧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