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 第432章 惊惧与盘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靖汉十七年·春末·伊列王庭与汉军归途:

当汉军携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和一身血腥气南归之时,关于碎叶川惨败、尤其是北方河谷大营被突袭屠戮的详细战报,也以最快的速度,被侥幸逃出的零星幸存者和飞驰的传令兵,带回了伊列人位于极北苦寒之地的王庭。

消息传来,如同在伊列部族联盟的最高层投下了一颗炸雷,引发的不是愤怒的咆哮,而是死一般的寂静与难以置信的惊骇。

金顶大帐之内,伊列部族联盟的大单于猎骄靡,手持着那份染着血污和泪痕的羊皮战报,手指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他那张常年因严寒和权谋而显得冷硬的面庞,此刻竟有些苍白。帐下分列两旁的各部族酋长、叶护、翕侯们,更是面面相觑,鸦雀无声,许多人眼中充满了恐惧和茫然。

“碎叶川…五千精锐…一击即溃…”

“河谷大营…万人部众…一夜之间…屠戮殆尽…”

“我族游骑…被其轻骑反追…斩杀殆尽…”

“汉军…汉军主力…竟敢只带十日粮草…深入我境近千里…”

一个个冰冷的词汇和数字,如同重锤般敲击在每个伊列贵族的心头。他们原本以为,南下支持乌孙内乱,是一次试探性的、风险极低的投机,即便失败,也能轻松撤回北方老巢。汉军虽强,但远在西域,主力又被羌人、漠北等事牵制,绝无可能为了一个乌孙大动干戈,更不可能深入他们视为天然屏障的北方荒原。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汉军不仅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其战斗力之强悍、战术之刁钻、手段之酷烈,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那李凌…是魔鬼吗?!”一名年轻的酋长终于忍不住,失声叫道,“他怎敢…怎敢如此?!”

“不是魔鬼,是比魔鬼更可怕的…纪律和决心。”一位年老睿智的叶护声音沙哑地开口,他曾经在年轻时与匈奴人打过交道,“汉军…与我们以往遇到的任何敌人都不同。他们不为掠夺财物女子,不为草场牲畜,他们…似乎只为毁灭和征服而来。其军令如山,其兵卒效死,其将领…冷酷如冰。”

猎骄靡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帐内每一个惶惶不安的贵族,声音低沉而嘶哑:“我们…错了。我们低估了汉朝,低估了他们的皇帝,低估了他们的将军。我们…得罪了一个我们根本得罪不起的庞然大物。”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恐惧。他们伊列部族虽然庞大彪悍,但分散在广袤的北方,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汉朝,是一个拥有亿兆人口、完整国家机器、恐怖战争潜力的真正帝国。与这样的帝国为敌,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汉人…汉人会善罢甘休吗?”另一个酋长颤声问道,“他们会不会…继续北上?来找我们…报仇?”

这个问题,让大帐内的空气几乎凝固。没有人能回答。以汉军此次表现出的强硬和远程打击能力,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在某个春天,再次集结大军,甚至联合匈奴残部,发动一场直捣伊列王庭的远征!

“收缩!”猎骄靡猛地站起身,做出了一个痛苦却必要的决定,“传令所有南部、东部的部落,立刻向王庭方向收缩!放弃边缘草场,集中力量!加强王庭戒备!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再向南踏出一步!”

“那…那死去的族人…就…就这么算了?”有酋长不甘心地问。

“不算了,又能如何?!”猎骄靡厉声反问,眼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现在去报复,就是送死!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弄清楚汉人的真正意图和底线!需要…重新评估我们与这个南方巨人的关系!”

伊列王庭的会议,在压抑和恐慌中结束。一项项收缩势力、加强防御的命令被传达下去。原本雄心勃勃的南下策略,被汉军的这次血腥打击彻底粉碎,转而变成了全面防御和观望。整个伊列部族联盟,都笼罩在一种对南方未知报复的恐惧之中。

与此同时,汉军南归的路上。

李凌看着身后那浩浩荡荡、数以万计的牛羊马匹队伍,心情与伊列人的惊惧截然不同。虽然经历了苦战和杀戮,但巨大的收获冲淡了一切。

“子瑾,你看,”李凌指着那如同云彩般移动的畜群,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近乎“贪婪”的笑容,“如此多的良种牲畜…漠北、河西、西域新建的那些军属安置营,开垦荒地,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些畜力吗?耕牛、驮马、产奶的牛羊…这不全都有了?”

周云闻言,也不禁莞尔:“将军所言极是。此次北进,虽险,然收获之丰,远超预期。仅是这些牲畜,便足以解决移民初期的诸多难题,省去朝廷无数转运之费。”

李凌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望向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荒原,看到那片富饶而又充满危险的土地:“伊列人…盘踞北方,坐拥如此丰美的草场和牲畜,却只知劫掠…实乃暴殄天物。”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经此一败,伊列人必然胆寒,短期内绝不敢再南下。但其地…其资源…呵呵。”他没有把话说完,但周云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凌的心里,已经在盘算着下一次了。

这一次是反击和震慑,那么下一次,或许就可以是真正的“打草谷”了。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系统地、持续地掠夺伊列人的牲畜和资源,用来滋养大汉新开拓的边疆!

这种诱惑实在太大了。几乎无本万利,还能持续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简直是为正在大规模移民实边的大汉量身定做的“补给线”。

“待漠北稍定,西域稳固…”李凌喃喃自语,仿佛在规划着未来的蓝图,“或许…每年秋高马肥之时,都可遣一支精骑北上,‘拜访’一下我们的伊列‘朋友’。”

周云看着李凌,心中了然。这位将军,已经从一场被迫的反击战中,看到了为帝国持续“输血”的新途径。伊列人的噩梦,或许才刚刚开始。而帝国的北疆,将在这循环往复的“打草谷”中,变得更加富庶和强大。

南归的队伍,带着胜利、收获和未来的野心,消失在南方地平线下。而北方的伊列王庭,则在一片收缩和恐慌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未知的明天。力量的对比和心态的优劣,已然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彻底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