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神都昭雪录 > 第307章 墨色层次析 笔触藏心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7章 墨色层次析 笔触藏心绪

沈墨卿关于《千佛朝宗图》底层墨色异常以及金线可能用于修改原画的发现,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

这意味着,这幅画很可能隐藏着双重信息——表层的千佛朝宗,以及被金线刻意掩盖的、某种不为人知的真相或情绪。

为了验证沈墨卿的感知,并获取更确凿的证据,众人决定,在确保画作安全的前提下,由沈墨卿主导,对画作进行更为细致、系统的“墨色分析”。

慧静住持虽然忧心忡忡,但在裴昭明的保证和案情的压力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藏经阁内灯火通明,数盏特制的、光线稳定柔和的牛角灯被放置在画作周围,既提供了充足的照明,又避免强光对古画造成损害。

沈墨卿换上了一身更利于行动的窄袖衣衫,洗净双手,神情肃穆。

他如同一个即将进行精密手术的医者,缓缓走近长案。

他没有使用任何工具,仅凭那双感知超凡的眼睛和敏锐的指尖触感。

他从画卷的一端开始,极其缓慢地移动,目光如同扫描一般,掠过每一寸画面。

“此处山峦,皴法雄浑,墨色酣畅淋漓,应是画师心绪开阔,胸有丘壑之时所绘……”

“这片云海,渲染层次丰富,墨色过渡自然,透着祥和与空灵……”

“这尊主佛,线条圆融流畅,墨色饱满沉稳,佛性盎然……”

他一边感知,一边低声叙述着,将一幅由墨色构成的、充满动态情绪的心理画卷,展现在众人面前。

裴昭雪等人跟在他身后,虽然看不到他所见的“墨韵”,却能从他的描述中,感受到画作背后那澎湃的艺术生命。

然而,当他的“扫描”逐渐进入画卷中后段,尤其是那些金线绣制密集的区域时,他的语速慢了下来,眉头也渐渐蹙紧。

“不对……这里,还有这里……”

他停在几处不同的佛像前,手指虚点,“底层墨线的走势,与金线勾勒的轮廓,存在明显的偏差。尤其是眼神的刻画,底层墨线勾勒出的眼角,似乎更显……凌厉,甚至带着一丝悲悯之外的审视与……警告?而金线覆盖后,则变成了纯粹的慈悲与垂怜。”

“还有这尊护法神的手印,”他移动到另一处,“底层墨色显示,其手指原本应是呈‘驱邪式’,但被金线强行修改成了‘安抚式’……”

“这一片背景的火焰纹,”他又指向一处背光,“底层墨色狂放不羁,带着一股焚尽一切的决绝,而金线绣制的火焰,则规整了许多,失去了那份凌厉……”

随着沈墨卿的叙述,一个令人震惊的推测逐渐浮出水面:这幅《千佛朝宗图》的原作,可能并非一味宣扬佛法的祥和宁静,而是蕴含着更复杂、更激烈,甚至可能是……警示、驱邪乃至某种未竟的悲愿与愤怒的情绪!

而后来的金线修补,则像是一双无形的手,强行将这些“不合时宜”的情绪掩盖、修正,将画作“粉饰”成了符合某种期望的、纯粹的“圣物”!

“这金线修补,并非为了修复破损,”沈墨卿最终得出结论,语气沉重,“更像是一种……刻意的‘篡改’与‘封印’。它将原画中某些真实而强烈的‘情绪’或‘信息’,强行遮盖了起来。”

是谁?为何要篡改这幅画?这被掩盖的“真实”又是什么?它与绣娘的失踪,又有何关联?难道绣娘们,是因为接触了这被“封印”的真相,才招致祸端?

疑云,非但没有散去,反而变得更加浓重和深邃。

这丹青背后,索的究竟是谁的魂?掩藏的又是怎样的秘密?